1.安步当车: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2.筚路蓝缕(荜路蓝缕):意思是坐着柴车,穿着破衣服去开辟山林。
后因以“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辛。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方言》云:‘楚谓凡人家贫衣破丑敝为蓝缕。
’蓝缕,谓敝衣也。
”孔颖达疏:“以荆竹织门谓之筚门,则筚路亦以荆竹编车,故谓筚路为柴车。
3.别无长物: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
现形容贫穷。
长物:多余的东西。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4.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
不足:不值得;训:法则,教导,规范。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5.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那个人明白,形容蛮横或固执。
形容人不讲道理。
喻:开导,晓喻。
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6.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消息无需推行宣传,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传布迅速。
胫:小腿;走:跑。
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7.不即不离: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
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
出处:《圆觉经》卷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8.不卑不亢:形容人说话办事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卑:低、自卑;亢:高傲。
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9.不落窠臼:比喻文章或艺术等有独创风格,不落伍。
窠:鸟兽的窝。
臼:一种中间凹下的舂米器具。
窠臼:比喻老套子,旧框框。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宋·吴可《学诗》诗:“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
”10.不容置喙: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容:容许,允许。
置:安放。
喙:嘴。
11.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
多用来表示不同意或轻视然:对。
出处:《史记·魏世家》:“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
”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12.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三国志·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13.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形容恰到好处。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14.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用来形容文章或言辞的精准得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消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
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15.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没有令大家失望。
负:原意为违背,背弃,后引申为辜负,对不起。
;众:众人;望:期望。
16.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后又引申为为人所信服。
孚:信服。
出处:《诗经。
大雅。
下武》:“永言配命,成王之孚”17.不经之谈: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经:通常的道理。
不经:不合道理。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其语闳大不经。
”晋·羊祜《戒子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18.不肖子孙:指不能继承祖先事业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不肖:不像(指不像先人),不贤。
出处:《庄子·天地》:“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子。
”《孟子·万章上》:“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
”19.不一而足:原指不是一事一物可以满足。
后指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很多,反复出现,不能一一列举。
不止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
足,充足,足够。
出处:《公羊传·文公九年》:“始有大夫,则何以不氏?许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20.侧目而视:形容憎恨或畏惧而又愤恨或拘谨畏惧的样子;易误解为尊敬。
侧:斜着。
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
”21.出神入化:出自佛教经典对于境界的描述神:神通。
指极其高超的境界。
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或超脱了神通达到了自由国度的境界22.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23.曾几何时:才过了没多少时间。
指没过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曾:文言副词,有‘乃’的意味,曾经;几何:若干、多少;时:时间。
出处:宋·赵彦端的《介庵词·新荷叶》词:“回首分携,光风冉冉菲菲。
曾几何时,故山疑梦还非。
”24.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众人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快:痛快。
出处:《明史·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25.大智若愚:才智出众的人在处理很多日常事情上显得很傻,很吃亏,但是在事关他的根本大事上却做的很出色,很成功。
若:好像。
出处:《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26.当仁不让:原指为了仁,不谦让。
现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勇敢地承担起来,决不推让。
当:面对着,向着。
仁:儒家思想的核心,可解释为“正义”,这里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让:退让,避让,谦让。
出处:《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
”27.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出处:清·程允升《幼学琼林·人事》:“同恶相帮,调之助桀为虐;贪心无厌,谓之得陇望蜀。
”28.登堂入室: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
登上厅堂,进入内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循序渐进,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易误用为“进入”。
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
入室比喻最高境界,登堂仅次于入室。
出处:出自西汉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29.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高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
虔诚地跪拜。
比喻崇拜到了极点。
多为贬义。
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30.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出处:《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31.豆蔻年华: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时开淡黄色花。
比喻处女。
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32.对薄公堂:簿: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受审问;公堂: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33.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濡:沾湿;染:沾染。
形容见得多了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指好也指坏。
出处: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宋·朱熹《与汪尚书书》:“耳濡目染,以陷溺其良心而不自知。
”34.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详尽复述出来。
出处:宋·欧阳修《泷冈阡表》:“吾耳熟焉,故能详也。
”35.繁文缛节:文:文:规定、礼仪。
缛:繁多。
节:礼节。
繁琐的、不必要的仪式或礼节。
出处:清·魏源《治篇十一》:“以繁文缛节为足黼太平。
”36.匪夷所思:匪:同“非”,不是;夷:同“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平常的。
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
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37.粉墨登场:用粉墨化妆,登台演戏。
今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含贬义)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出处:明.张岱《蔡义伶文》:“汝身前,粉墨登场,努眼张舌,喜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
”38.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
形容数量非常多,到处都能得到。
也说“俯拾即是”出处:唐·司空图《诗品·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39.面目全非:非:不相似。
样子完全不同了。
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含贬义)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40.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
也泛指给别人带来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中“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身同感受。
”41.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
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
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42.各行其是:行:做,办;是:对的。
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
(参考《现代汉语词典》)出处:《庄子·徐无鬼》:“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
”43.续:连接。
貂:晋代皇帝的侍从官员用作帽子的装饰。
貂不够用了拿狗尾巴来顶替,指封官太滥。
亦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的东西后面,前后两部分非常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当对自己使用时也带有自谦的含义,表谦虚(多用于日常生活)。
出处:《晋书·赵王伦传》:“奴卒厮役亦加以爵位。
每朝会,貂蝉盈坐,时人为之谚曰:‘貂不足,狗尾续。
’”44.功亏一篑:亏:亏欠。
篑:盛土的筐子。
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
出处:《尚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45.故步自封:比喻死守传统,不求进步。
故:旧;故步:旧时行步之法,引伸为旧法;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