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必背成语

高考必背成语

高考成语必背手册打印版全国卷1.安步当车: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束缚。

14.登堂入室:比喻学识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很高水平。

15.苦心孤诣:用尽心思刻苦钻研,达到别人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苦心,刻苦的用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16.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

17.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都能够详尽地说出来。

18.分庭抗礼:原指宾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

现在用来比喻平起平坐,互相对立。

19.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

20.粉墨登场:化妆上台演戏。

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21.高屋建瓴(líng):形容居高临下,不可阻挡的形势。

建,倾倒;瓴,水瓶。

22.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光怪,光彩奇异;陆离,色彩繁杂。

23.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也说神工鬼斧。

24.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25.怙(hù)恶不悛(quān):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26.涣然冰释: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成消除。

涣然,消散的样子;冰释,像水一样消融。

27.讳莫如深:隐瞒得再没有比它更深的了。

28.济济(jǐ)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含有在一起。

济济,众多。

29.间(jiān)不容发:距离极近,中间不能放进一根头发。

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30.金科玉律:必须遵守、不能改烃的信条。

多含贬义。

31.开门揖盗: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

揖,作揖,表示欢迎。

32.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33.鳞次栉(zhì)比:形容屋舍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34.令行禁止: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35.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或办事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36.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

37.如数家珍: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8.三缄(jiān)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39.身无长(cháng)物:再没有别的东西。

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长物,多余的东西。

40.拾人牙慧:拾取人家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

41.石破天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42.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43.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如同猿跳马奔。

44.坂上走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45.蔚为大观:丰富多彩,成为盛大的景象。

多指文物等。

46.喜结金兰:高兴地成为结拜兄弟姐妹。

47.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

形容勤于政务。

48.胸无城府: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

褒义。

49.烜(xuǎn)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烜赫,气势很盛。

含贬义。

50.一傅众咻(xiū):一个人教,众多的人干扰,形容环境对人影响极大。

51.一鳞半爪: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52.贻笑大方:让有见识的内行笑话。

贻,遗留。

53.颐指气使: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来示意。

指有极势的人傲慢的神气。

54.以耳代目:把听来的当成亲见的。

形容不亲自调查研究,专门听信别人的话。

55.意兴阑珊:形容兴致将尽。

56.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丰富多彩。

57.仰事俯畜:对上待奉父母,对下养活妻子儿女。

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58.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见踪影。

59.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60.余能可贾(gǔ):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贾,卖。

61.振聋发聩(kuì):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人们清醒过来。

聩,耳聋。

62.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

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63.紫气东来:表示祥瑞。

64.自怨自艾(yì):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

现在只指悔恨。

65.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66.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7.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细心挑选,去粗存精。

也形容工作的繁难。

6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6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70.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71.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72.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73.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74.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75.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76.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

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77.别鹤孤鸾:后来就用此比喻夫妻离散。

78.对泣牛衣:比喻夫妻共守穷困。

79.鸾飘凤泊: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

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80.牛郎织女:喻指夫妻分离。

81.挈妇将雏:带着妻子,领着儿女(挈、将:带领;雏:幼小的鸟,喻指儿女)。

82.笔酣墨饱:笔墨运用得很畅快,很充分。

多形容书法、诗文酣畅浑厚。

83.笔走龙蛇:笔下龙蛇腾跃。

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洒脱。

也代指挥毫写字。

84.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85.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86.力透纸背:原指书法遒劲有力,现也用来形容诗文生动,深刻有力。

87.龙飞凤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

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88.龙蛇飞动:形容书法笔势的劲健生动。

89.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

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90.美女簪花:形容书法或诗文风格的娟秀多姿。

91.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92.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

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

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也作“信手涂鸦”93.按部就班:原指写文章时结构安排得当,选词造句合乎规范。

形容做事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顺序。

现在指有时按老规矩办事,缺乏闯劲。

94.百读不厌:形容文章或书籍写得非常好,再读多少遍也不厌倦。

95.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

(鞭辟:鞭策;里:里层)。

辟读“pì”。

96.波澜老成:波澜:比喻文章多起伏;老成:形容文章很老练。

形容诗文气势雄壮,功力深厚。

97.补苴罅漏:弥补儒学的缺漏。

泛指用来弥补文章理论中的缺漏或漏洞。

苴:jū,用草来垫鞋底。

98.不枝不蔓:没有分枝,没有藤蔓。

多形容说话、文章简洁、连贯,不庞杂、赘烦。

99.惨淡经营:原指动笔之前的精心构思(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进行。

现多形容苦心筹划、营谋某事。

100.长歌当哭:长歌:引吭高歌,这里指写文章。

当:当作。

该词用在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指用写文章来代替哭泣。

101.大处落墨:指绘画或写文章要从主要的地方着笔。

比喻做事要从大处着眼,首先解决关键问题。

102.大含细入:原指文章内容精搏,既包涵天地的元气,又概括了极微小的事物。

后来用以称赞文章的博大精深。

103.大有文章:有不少可以探究的奥妙。

指言谈、文学或表露的现象之中有很令人揣摸不透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104.大做文章:为了某种目的而在某些事情上借题发挥或横生枝节,以扩大事态。

105.跌宕起伏:指文章的抑扬顿挫而富于变化。

106.海阔天空:大海辽阔,天宇空旷。

形容境界开阔,也比喻说话、写文章漫无边际。

107.闳中肆外:闳:内部宽大的样子;肆:放纵,不受拘束。

形容文章的内容丰富,文字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108.挥洒自如:指写作画时笔墨的运用毫不拘束,酣畅自然。

也指写文章流畅洒脱。

109.金相玉质: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完美。

110.夸夸其词:指说话、写文章时用语夸张超过事实。

111.夸夸其谈:形容(说话、写文章话说得浮夸,不切合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112.良金美玉:比喻人品德很好。

也比喻文章写得完美。

113.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充满了好物品、好文章或有用的人才。

114.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

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115.平易近人:指态度谦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章、讲话)浅近易懂,使人喜欢看,喜欢听。

116.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

现常用于贬义。

117.千锤百炼:千百次地打铁炼钢除去杂质。

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

比喻文章、作品经过多次过细的修改。

118.曲终奏雅:雅:雅乐。

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雅正的乐音。

原来是说不够完美,后转形容文章或艺术表现在结尾时显得特别精彩。

119.索然寡味:索然:枯燥无味的样子;寡:少。

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

也作“索然无味”。

120.提要钩玄:语出韩愈《进学解》“纪事者提其要,纂言者民必钩其玄。

意记事的史书一定要作出纲要,说理的文章一定要探索它的深奥道理。

121.汪洋恣肆:气势宏大磅礴。

多形容气度或文章。

122.味同嚼腊:味道像嚼蜡一样。

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123.文不加点: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124.文山会海:形容人整天到晚忙于写作文章与会议,精力不能集中。

125.下笔成章:章:文章。

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

形容写文章很快。

126.洋洋洒洒:形容文章篇幅很大(洋洋:众多、盛大的样子;洒洒:连绵不断的样子)。

127.要言不烦:文章言论等简明扼要。

要:简要。

128.倚马可待:原形容文思敏捷,很快就能写好文章。

现泛指很快就能完成。

129.不绝如缕:如将断未断的细线(绝:断)。

原形容形势危急,后亦比喻声音(或事物)微细,或某一方面承继乏人。

130.穿云裂石:一般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131.振聋发聩:比喻言论惊人,影响深远。

132.沸反盈天:声音像烧开的水那样翻滚,充满空间。

133.孤掌难鸣:一个巴掌拍不出声音来。

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难以成事。

134.戛然而止:形容突然停止(戛:刹车的声音;戛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135.口碑载道:称颂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口碑:众人口头称颂跟文字刻在石碑上一样)。

136.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137.轻手蹑脚:手脚动作声音很轻,尽量少出声音。

138.人声鼎沸:人群声音嘈杂,就像锅子里的水在沸腾一样(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局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

139.如泣如诉: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哀诉。

形容悲切婉转的声音。

140.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像听到他的声音,像看到他本人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