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类布线技术

六类布线技术

现行以太网同轴电缆的接法有两种——直径为0.4厘米的RG-11粗缆采用凿孔接头接法,直径为0.2厘米的RG-58细缆采用T型头接法。粗缆要符合10BASE5 介质标准,使用时需要一个外接收发器和收发器电缆,单根最大标准长度为500米,可靠性强,最多可接100台计算机,两台计算机的最小间距为2.5m。细缆按 10BASE2介质标准直接连到网卡的T型头连接器(即BNC连接器)上,单段最大长度为185米,最多可接30个工作站,最小站间距为0.5米。
: 双绞线(Twisted-Pair)
常见几种介质
双绞线是现在最普通的传输介质,它由两条相互绝缘的铜线组成,典型直径为1毫米。两根线绞接在一起是为了防止其电磁感应在邻近线对中产生干扰信号。 现行双绞线电缆中一般包含4个双绞线对,具体为橙1/橙2、蓝4/蓝5、绿6/绿3、棕3/棕白7。计算机网络使用1-2、3-6两组线对分别来发送和接收数据。双绞线 接头为具有国际标准的RJ-45插头和插座。双绞线分为屏蔽(shielded)双绞线STP和非屏蔽(Unshielded)双绞线UTP,非屏蔽双绞线有线缆外皮作为屏蔽层,适用于 网络流量不大的场合中。屏蔽式双绞线具有一个金属甲套(sheath),对电磁干扰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适用于网络流量较大的高速 网络协议应用。双绞线根据性能又可分为5类、6类和7类,现在常用的为5类非屏蔽双绞线,其频率带宽为100MHz,能够可靠地运行4MB、ICME和16MB的网络 系统。当运行100MB以太网时,可使用屏蔽双绞线以提高网络在高速传输时的抗干扰特性。6类、7类双绞线分别可工作于200MHz和600MHz的频率带宽之上,且 采用特殊设计的RJ45插头(座)。值得注意的是,频率带宽(MHz)与线缆所传输的数据的传输速率(Mbps)是有区别的——Mbps衡量的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传输的二进 制位的数量,MHz衡量的则是单位时间内线路中电信号的振荡次数。双绞线最多应用于基于CMS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sion Detection,载波感 应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技术,即10BASE-T(10Mbps)和100BASE-T(100Mbps)的以太网(Ethernet)中,具体规定有:
Timeframe:
Draft 2a published April, 1998, final standard not expected until late 1999 or 2000 at earliest.
Category 7 Cabling Document: Description: Scope: Timeframe:
同轴电缆(Coaxial)
广泛使用的同轴电缆有两种:一种为50Ω(指沿电缆导体各点的电磁电压对电流之比) 同轴电缆,用于数字信号的传输,即基带同轴电缆;另一种为75Ω同轴电 缆,用于宽带模拟信号的传输,即宽带同轴电缆。同轴电缆以单根铜导线为内芯,外裹一层绝缘材料,外覆密集网状导体,最外面是一层保护性塑料。金属屏蔽 层能将磁场反射回中心导体,同时也使中心导体免受外界干扰,故同轴电缆比双绞线具有更高的带宽和更好的噪声抑制特性。
光导纤维(Fiber Optic)
光导纤维是软而细的、利用内部全反射原理来传导光束的传输介质,有单模和多模之分。单模(模即Mode,入射角)光纤多用于通信业。多模光纤多用于网络 布线系统。
光纤为圆柱状,由3个同心部分组成——纤芯、包层和护套,每一路光纤包括两根,一根接收,一根发送。用光纤作为网络介质的LAN技术主要是光纤分布 式数据接口(Fiber-optic Data Distributed Interface,FDDI)。与同轴电缆比较,光纤可提供极宽的频带且功率损耗小、传输距离长(2公里以上)、传输率高(可达数千 Mbps)、抗干扰性强(不会受到电子监听),是构建安全性网络的理想选择。
如果数据比率从每对500 Mbps提高到600 Mbps,那么这 种设计就可以用于1.2 Gbps系统。因此,六类布线不仅可以 降低支持千兆以太网的电子设备的费用,同时也为今后可能 超过1Gbps的局域网技术提供了基本设施保障
CP点及其测试问题
合并点(CP)是一个连接硬件,允许从楼层配线器(配线架)扩 展出来的永久安装的水平电缆与扩展到电信插座(TO)的可以移动的 水平电缆实现互连。合并点不应作为有源设备或用户接口使用。合并点 通常采用接合箱的形式,带有一个用于每条通信信道的IDC到RJ45连接, 或进出IDC连接。从功能上看,合并点为在大开间环境中重新排列水平 电缆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手段,如可以连接固定布线和可以移动的家具系 统布局。应该指出的是,合并点并不是一个管理点,因此还必须在配线
微波传输和卫星传输
这两种传输方式均以空气为传输介质,以电磁波为传输载体,联网方式较为灵活。
目前用铜线还是用光纤(1)
一。铜线:目前,标明通过非屏蔽双绞线运行的速率最高的工 作站应用是2.4Gbps的ATM。这种应用通过超五类布线实现,它采 用某种完善的编码技术,信号通过电缆中所有4对线分别传输,可 以在低于100MHz的运行频率中获得2.4Gbps的速率。
● 一段双绞线的最大长度为100米,只能连接一台计算机。 ● 双绞线的每端需要一个RJ45插件(头或座)。 ● 各段双绞线通过集线器(Hub的10BASE-T重发器)互连,利用双绞线最多可以连接64个站点到重发器(Repeater)。 ● 10BASE-T重发器可以利用收发器电缆连到以太网同轴电缆上。
Category 7 Cabling To be determined To be determined Initial work has only just begun. Approved standard not due until after year 2000.
1000Base-TX
使用三类布线运行100BASE-T4时每个用户连接的全 部费用(例如从路由器到网卡,包括电缆在内)为246美元, 而在五类布线的基础上实现100Base-TX仅需费用198美元, 相比之下,平均每个用户连接费用节省24%。
ANSI/EIA/TIA布线标准介绍(3)
Preliminary Standards Work
Category 6 Cabling Document: Description: Scope:
Category 6 Cabling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s for 4-pair 100 ohm Category 6 Cabling
架上完成服务的重新分配工作。
家居网络传输介质/各等级所支持的典型家庭服务
服务 电话 CATV 控制/报警 数据 数据网络 多媒体
等级1 * * * *
等级2 * * * * *
等级3 * * * * * *
各等级认可的家居传输介质
布线
等级1
等级22线对3类*源自4线对三类*4线对5类
75欧姆铜轴电缆 *
目前用铜线还是用光纤(2)
我们以一个包括100台工作站的典型办公楼层为例,对安装一个 4线对非屏蔽双绞线信道与安装一个多模光纤信道的成本进行比较
一。非屏蔽对绞线:需安装下列设备:(1)从网络布线室到100个用户终端站的100条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数 据电缆;(2)RJ45超五类接线板,把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端接到通信支架上;(3)水平电缆管理面板和垂直侧环, 在通信支架中帮助支撑集线器和接线板之间的所有RJ45接插线;(4)使用超五类单通道表面安装块端接每个插座; (5)包有乙烯绝缘体的电缆标签,贴在电缆两端,而机器打印的乙烯插座标签,贴在每个插座面板上;(6)两米 长的接插线;(7)三米长的跨接线;(8)电缆托架和吊线支撑系统,为所有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提供支撑;(9) 记录本,记录新机柜中的所有接插状况,并通过所有已安装插座的自动CAD功能,打印出已建的楼层规划图。 原材料成本 40000元 /劳动力成本 10000元/ 总计50000元
ANSI/EIA/TIA布线标准介绍(2)
Standards Under Development
TSB-95 TIA 568-A-5 TIA 568-B Category 6
ELFEXT, Return Loss, Level II-E Test Equipment Category 5E Enhanced Cable 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 Standar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4-Pair Category 6 Cabling
二。 光纤到桌面(OFTD)结构的成本
需安装下列设备:(1)从通信局域网络布线室到100个用户终端站的100条2芯多模光缆;(2)多模SC光纤接 线板,把电缆端接到通信支架上;(3)水平电缆管理面板和垂直侧环,帮助支撑所有双工接插线;(4)使用配有 一个双工耦合器的光纤墙板端接每台桌面;(5)包有乙烯绝缘体的电缆标签,贴在电缆两端,而机器打印的乙烯 插座标签,贴在每个插座面板上;(6)两米长的双工光纤SC接插线;(7)双工光纤用户/桌面SC跨接线;(8) 电缆托架和吊线支撑系统,为所有光纤提供支撑;(9)记录本,记录新机柜中的所有接插情况,并通过所有已安 装插座的自动CAD功能,打印出已建的楼层规划图。 原材料成本 160000元 /劳动力成本 32000元 /总计192000元
由于1000Base-TX设计采用两对线发送、两对接收的工作方式,因此不 需要全双工模式下的回波抵消。为了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将选择100Base- TX使用的MLT-3编码方式,MLT-3的带宽效率为每赫兹4比特,因此频宽为 125MHz。这很好地把六类布线限制在NEXT和PSNEXT范围内,因此串扰抵消 就是不必要的。就目前的半导体技术水平来看,不使用回波及串扰抵消器件将 至少减少1000Base-TX设计的50%的整体复杂性(与目前的1000Base-T设计相 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