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钢厂轧钢生产线自动化技术改造
工程分析报告
1.工程概况
1.1项目简介
本项目具体情况见表1-1
1.2项目组成
本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见表1-2。
表1-2 本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表
1.3物料与能源消耗定额
本项目物料与能源消耗表1-3。
表1-3 本项目物料与能源消耗表
2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2.1工艺流程简述
把料场的钢坯用吊车吊装在加热炉的滑轨上,用推钢机将坯料推进加热炉内,点燃煤气发生炉发出的气体,将钢坯加温到1150℃—1250℃,用出钢机将加温好的坯料顶出加热炉,经输送辊道进入粗轧、中轧、精轧、经轧制、压延、塑性变形后,加工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成品,然后经过冷却、定尺剪切、外观质量检查、包装、检斤挂牌、成品入库。
本项目的工艺流程如图2-1
2.2产污环节分析
本项目产污环节如图2-2
3污染物分析
3.1大气污染源强分析
加热炉使用吉林省舒兰褐煤造气技术开发公司制造的LMQ-Ⅲ型煤气炉,在炉后烟道不设任何除尘、脱硫设备的情况下,工业窑炉煤气燃烧后烟尘排放浓度控制在100mg/Nm3以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mg/Nm3,鼓、引、风机装机容量在幅度下降。
3.2废水污染源强分析
一是冷却水循环使用,二是含油污水采用化学试剂进行混凝沉淀处理:用石灰、活化氧化钙和聚丙烯酰胺进行混凝处理,可使冷却水净化率提高20-30%。
经水沉淀过滤后再循环使用,以保证轧钢机组上冷却水管上的喷嘴不阻塞。
3.3固废污染源强分析
加热炉加温后和轧钢生产线进热轧时产生的大量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产生量为6400吨/年,炉渣为4000吨/年。
4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4.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产生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沉淀池恶臭、加热炉煤气燃烧后的烟尘,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分别如下:
(1)沉淀池产生少量恶臭气体,考虑了污水处理站工艺为简单的一级强化处理,恶臭气体产生量较少,因此,仅以无组织方式排放恶臭气体即可是臭气浓度达到相
应标准,无需额外设置防治措施。
通过沉淀池周边的绿化带稀释后,对院内综合楼及院外环境空气基本无明显不利影响。
(2)加热炉煤气燃烧后烟尘排放浓度控制在100mg/Nm3以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200mg/Nm3,鼓、引、风机装机容量在幅度下降。
新建一座25米高的烟囱排放烟气。
4.2水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新建厂区采用煤气发生炉进行水循环、轧钢机冷却废水由新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达标排放,因此无生产废水排放,生产过程中的工人为原老厂原有轧钢生产线的生产工人,人员数量不增加,采用旱厕,不设置浴池与食堂,生活污水相对较少。
4.2.1煤气发生炉水循环措施
本项目煤气发生炉内的水不往外排,在其内部进行循环,其工艺流程如图4-1。
图4-1煤气发生炉的循环水示意图
4.2.2轧钢机冷却废水处理措施
本项目产生污水的设施为轧钢机,经院内自建沉淀池处理达标后排放。
根据本项目规模、性质和处理污水的排放去向,处理出水直接排放到河体,因此推荐采用一级强化处理。
本项目沉淀池处理流程为:轧钢机冷却废水通过管道流入泵站,再通过泵站将水抽到沉淀出油池中进行除油,再将水通入化学处理池中进行化学净化,再将水通入过滤池中进行过滤,再将水通入沉淀池中进行沉淀,最后将水排入河体,其工艺流程如图4-2。
图4-2轧钢机冷却废水处理流程图
4.3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正常工况下噪声源主要来自磨煤机、煤破碎机、各类大功率泵体、压缩机、煤气发生炉、轧钢机等,其源强噪声等级在85~95 dB(A)之间,其产生的噪声主要为空气动力性噪声及机械性噪声。
噪声防治措施主要考虑从声源上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
(1)声源治理
对高噪设备如煤破碎机、煤气发生炉、轧钢机等采用隔声室进行密闭、墙壁及顶棚采用吸声材料、减振材料支撑,并安装消声减震装置,建设时使用隔声门窗,空压机组采取全机组隔振处理。
可降低声压级至50~60dB(A)。
(2)传播途径降噪
在总平面布置时利用地形、厂房、声源方向性及绿化植物吸收噪声的作用等因素进行合理布局,充分考虑综合治理的作用来降低噪声污染,在厂区围墙周围设防护林带,种植高大树木,避免工厂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可美化环境。
4.4固废防治措施
对加热炉加温后和轧钢生产线进热轧时产生的大量氧化铁皮进行治理,治理方法是:经水池沉淀处理后,车间安排专人收集起来,卖给收集氧化铁皮的企业。
煤气发生炉烧煤气化时产生煤灰渣,收集起来全部卖给砖厂制砖用。
其它少量的废耐火材料返回耐火材料厂从新烧制后再使用。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