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知识点测试:硝酸的不稳定性

化学知识点测试:硝酸的不稳定性

10.红棕色C+4HNO3(浓) 4NO2↑+CO2↑+2H2OBaCO3不能Ca(OH)2溶液中Ca(OH)2浓度较低,不能形成CaCO3沉淀防倒吸AC浓硝酸的分解
【解析】
【详解】
(1)红热的木炭会跟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因此可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气体的颜色为红棕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 4NO2↑+CO2↑+2H2O;
2.B
【解析】
【详解】
硝酸是无色易挥发的液体,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易分解生成NO2,NO2溶解在浓硝酸中使硝酸显黄色,而且硝酸越浓,氧化性越强,常温下铁和浓硝酸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结合以上分析可知,B选项正确;
3.D
【解析】
【详解】
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易分解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为避免浓硝酸分解,则应避光保存,答案为D。
4.下列关于浓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见光易分解B.常与锌粒反应制取H2
C.常温下不与铝反应D.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增加
5.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B.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
C.浓硝酸、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玻璃瓶中
D.钠保存在盛有水的试剂瓶中
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保存FeCl3溶液时,通常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
D.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
2.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酸是无色、不挥发的液体
B.浓硝酸久置呈黄色
C.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D.浓硝酸和铁常温下不发生任何反应
3.浓硝酸应避光保存时因为它具有( )
A.强酸性B.强氧化性C.腐蚀性D.不稳定性
10.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下列装置,对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进行探究。
已知:4HNO3 4NO2↑+O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燃烧匙中的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状态,立即伸入三颈烧瓶中,并塞紧瓶塞,滴加浓硝酸,可观察到三颈烧瓶中气体的颜色为____,产生该气体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
(2)装置C中盛有足量Ba(OH)2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C中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____(填化学式)。其中的Ba(OH)2溶液___(填“能”或“不能”)用Ca(OH)2溶液代替,理由是_____。
(3)装置B的作用是___。
(4)装置D中收集到了无色气体,部分同学认为是NO,还有部分同学认为是O2。
8.棕玻璃4HNO3 2H2O+4NO2↑+O2↑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木炭逐渐溶解C+4HNO3(浓) CO2↑+2H2O+4NO2↑H+、Cl-、SO42-溶液变红Ba2++SO42-→BaSO4↓H++NH3∙H2O→NH4++H2O
【解析】(1)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需要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并用玻璃塞盖好,分解的方程式为4HNO3 2H2O+4NO2↑+O2↑,故答案为:棕;玻璃;4HNO3 2H2O+4NO2↑+O2↑;
B.氧化性的强弱和得电子的能力有关,和得电子的多少无关,浓HNO3氧化性强于稀HNO3,B项错误;
C.铵盐受热易分解,储存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防止铵盐分解,C项正确;
D.浓硝酸不稳定,分解会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二氧化氮溶于其中使溶液显黄,若通入过量氧气,则二氧化氮会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使溶液变为无色,D项正确;
(1)浓硝酸不稳定,易分解,需要保存在_____________色细口瓶,并用________塞盖好,该分解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红热的木炭,投入热的浓硝酸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选B。
7.A
【解析】
【详解】
A.浓硝酸不稳定,浓硝酸光照和受热都会分解,A正确;
B. 浓、稀硝酸均由N体现氧化性,不由H体现氧化性,故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均不放出氢气,B错误;
C. 常温下,浓硝酸与Al、Fe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C错误;
D. 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D错误;
故答案选A。
C.浓硝酸、氯水见光易分解,应避光保存,故C正确;
D.金属钠易和空气中的水、氧气以及二氧化碳反应,常保存在密度较小的煤油中,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保存即不改变物质的性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保存方法等,根据各种试剂的性质,选择合理的保存方法。
6.B
【解析】
【详解】
A.氨很容易液化,液态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A项正确;
A.NH3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与金属反应时,稀HNO3可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稀HNO3氧化性强于浓HNO3
C.铵盐受热易分解,因此贮存氨态氮肥时要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处
D.使发黄的浓硝酸变为无色的方法可向该硝酸中通入过量的空气
7.下列关于硝酸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浓硝酸光照和受热都会分解
①下列对该气体的检验方法合适的是__(填序号)。
A.敞口观察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
B.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试纸是否变红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②如果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____。
参考答案
C
【解析】
A.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可以隔绝空气,故A正确;B.由于液溴溶于挥发,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故B正确;C.保存FeCl3溶液时,若在溶液中加少量的单质铁,则铁与三价铁离子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溶液变质,故C错误;D.浓硝酸见光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置于阴凉处,故D正确;故选C。
(3)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二氧化硫通入水中,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为_______________,往反应后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反应后溶液中BaCl2溶液后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反之则为一氧化氮;
因此答案选AC;
②如果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无色气体是氧气,则氧气的来源是浓硝酸的分解;
【点睛】
一般的,在实验装置中,短进短出或者短进长出的装置,都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2)装置C中的白色沉淀为木炭被氧化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氢氧化钡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钙代替,因为氢氧化钙溶解度太低,反应现象不明显;
(3)装置B的作用是防倒吸;
(4)①A.敞口观察集气瓶内气体的颜色变化,若变为红色,则气体为一氧化氮,若不变色,则气体为氧气;
B.将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伸入集气瓶内,观察试纸是否变红无法检验该气体,因为一氧化氮和氧气均不会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
硝酸的不稳定性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化学试剂不变质和实验方法科学是化学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或实验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中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里
B.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4.A
【解析】
【详解】
A、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见光受热易分解,其分解方程式为:4HNO3 2H2O+4NO2↑+O2↑,故A正确;
B、浓硝酸属于强氧化型酸,与锌粒反应不会产生H2,故B错误;
C、常温下,浓硝酸与铝会发生反应,其产物是一种致密的氧化膜,故C错误;
D、浓硝酸具有挥发性,放置一段时间后,其中溶质挥发,会导致溶液质量减小,故D错误。
【点睛】
本题的C选项需注意,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会与铁、铝产生钝化现象,其现象的本质是因为发生了相应的化学反应而生成致密氧化膜,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5.C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导致玻璃塞打不开,应用橡胶塞,故A错误;
B.漂白粉在潮湿的空气里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次氯酸见光易分解,须密封保存,故B错误;
(4)氨水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NH4++H2O,故答案为:H++NH3∙H2O=NH4++H2O。
9.细口广口镊子或药匙药匙或纸槽棕尝
【解析】
【详解】
(1)液体药品应放在细口瓶中,固体药品应放在广口瓶中。故答案为:细口;广口;
(2)取用块状固体时用镊子或药匙,取用粉末状固体时用药匙或纸槽,对于见光易分解的药品应放在棕色的瓶中保存,实验室中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故答案为:药匙或纸槽;棕;尝。
B.浓硝酸与金属反应不放出氢气,而稀硝酸与金属反应可置换出氢气
C.常温下,因为铝和铁不与浓硝酸反应,所以浓硝酸可盛放在铝制或铁制容器中
D.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生成NO2和NO,故稀硝酸的氧化性大于浓硝酸
二、填空题
8.“三酸两碱”是最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化学、国防、石油、纺织、冶金、食品等工业。“三酸”是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氨水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9.对于实验室药品的保存与取用:
(1)液体药品应放在___(填“细口”或“广口”,下同)瓶中,而固体药品应放在___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