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_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第6章_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16
(RF)无线通信技术的局域网。
Wi-Fi (Wireless Fidelity) Wi-Fi由于较高的传输
无线AP
速度、较大的覆盖范围等优
点,在无线局域网的发展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6-3 无线局域网
6.2 因特网基础
6.2.1 什么是因特网
因特网是Internet的中文译名。
17 17
Internet 起源于ARPANET(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 划局(ARPA)提出并资助的网络计划),其目的是将各 地不同的主机以一种对等的通信方式连接起来,最初只 有四台主机。 20世纪80年代,世界先进工业国家纷纷接入Internet,
客户进程
响应 请求
客户进程
图6-4 C/S结构的进程通信
6.2 因特网基础
6.2.4 因特网IP地址和域名的工作原理
1. IP地址
23
IP地址是TCP/IP协议中所使用的网络层地址标识。 IP主要有两个版本:IPv4协议和IPv6协议。 IPv4地址用32位 (4字节) 表示,分为4段,每段1字 节,用一个十进制数表示,段和段之间用“.”隔开。 IP地址由各级因特网管理组织进行分配,它们被分 为不同的类别。根据地址的第一段分为5类:0到127为A 类;128到191为B类;192到223为C类,D类和E类留做 特殊用途。
9
的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
第二阶段,从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开始。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域网、局 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开始),Internet、信 息高速公路、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的迅速发展,信息 时代全面到来。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依据地理覆盖范围的大小,计算机网络分为: 1)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2)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 3)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2 因特网基础 6.3 使用简单的因特网应用 6.4 本章小结
3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1.1 计算机网络
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 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即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
4
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
信线路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的 系统。 要点:1) 计算机网络提供资源共享的功能;2) 组成 计算机网络的计算机设备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
6.2 因特网基础
24
2. 域名 域名 (Domain Name) 的实质就是用一组由字符组成 的名字代替IP地址。域名的结构为: 主机名 . · · · · · · . 第二级域名 . 第一级域名 国际上,第一级域名采用通用的标准代码,它分组 织机构和地理模式两类。由于因特网诞生在美国,所以 其第一级域名采用组织机构域名,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 都采用主机所在地的名称为第一级域名,例如:CN中国, JP日本,KR韩国,UK英国等。
6.2 因特网基础
6.2.6 接入因特网
接入英特网的方式
28
通常有:专线连接、局域网连接、无线连接和电话 拨号连接4种接入方式。 ADSL 目前,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对众多个人用 户和小单位来说,是最经济、简单、采用最多的一种
接入方式。
ADSL的下行速率为1.5~8Mbps,上行速率一般为 16~640Kbps。
使Internet迅速发展。
我国于1994年4月正式接入因特网,从此中国的网 络建设进入了大规模发展阶段。
6.2 因特网基础
6.2.2 TCP/IP协议工作原理
TCP/IP的层次结构
负责处理特定的应用程序数据,为 应用软件提供网络接口 为两台主机间的进程提供端到端的通信 确定数据包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 规定了数据包从一个设备的网络层 传输到另一个设备的网络层的方法
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1.2 数据通信
信道 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或渠道,作用是把携带
5
有信息的信号从它的输入端传递到输出端。
等。 无线信道有地波传播、短波、超短波、人造卫 星中继等。 信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 常见的有线信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21
计算机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是“自治”的,既要 为本地用户提供服务,也要为网络中其他主机的用户提 供服务。因此每台联网计算机的本地资源都可以作为共 享资源,提供给其他主机用户使用。 网络上大多数服务是通过一个服务程序进程来提供 的,这些进程要根据每个获准的网络用户请求执行相应 的处理,提供相应的服务,以满足网络资源共享的需要, 实质上是进程在网络环境中进行通信。。
线(263)、163、169、联通、网通、铁通等等。
6.2 因特网基础
无线连接 无线局域网的构建不 需要布线,省时省力, 也易于更改维护。 想要无线接入英特网, 一台无线AP是必需的。 通过AP,装有无线网卡
无线AP
30
Internet
电缆
的计算机或支持Wi-Fi功
能的手机等设备就可以 接入因特网。
英特网无线接入示意图
6.3 使用简单的因特网应用
6.3.1 网上漫游
1. 相关概念
WWW (万维网)
31
WWW是一种建立在因特网上的全球性的、交互的、
合在一起的设备称为调制解调器(Modem)。
电缆 电话线路 电缆
modem
计算机
modem 服务器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带宽(Bandwidth)与传输速率 带宽表示信道传输信息的能力,用Hz、KHz、 MHz或GHz作为单位。
8
数据传输速率(比特率)表示信道的传输能力,
单位为:bps(比特/秒)、Kbps、Mbps、Gbps与
2) DNS接受请求后,将域名转换为真实IP地址;
3) DNS将转换结果(真实IP地址)返回给用户。
6.2 因特网基础
6.2.5 下一代因特网
什么是下一代因特网(NGI)
27
简单说,下一代因特网 (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 就是地址空间更大、更安全、更快、更方便的因特网。 IPv4 和 IPv6 协议 经过40多年发展,用32位进行编址的IPv4地址早已 不够用了,IP地址将很快耗尽。 IPv6是下一代因特网最核心的内容,它扩展网络的 地址容量、安全性、移动性、服务质量QoS以及对流 的支持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元)转换成“IP数据报”,从而屏蔽了下层物理网络 的差异,向上层传输层提供IP数据报,实现无连接数 据报传送服务。 IP的另一个功能是路由选择。
6.2 因特网基础
TCP (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协议 TCP即传输控制协议,位于传输层。 TCP协议向应用层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确保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路由器(Router)
14
路由器是实现局域网与广域网互联的主要设备。 路由器检测数据的目的地址,对路径进行动态 分配,根据不同的地址将数据分流到不同的路径中。

如果存在多条路径,则根据路径的工作状态和
忙闲情况,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动态平衡通信负载。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2 因特网基础
ISP
29
要接入因特网,寻找一个合适的Internet服务提供商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是非常重要的。 ISP一般提供的功能主要有:分配IP地址和网关及
DNS、提供联网软件、提供各种因特网服务、接入服
务。 在中国,有许多ISP提供因特网接入服务,如首都在
6.1.6 网络软件
网络协议是最重要的网络软件之一。 TCP/IP是当前流行的商业化网络协议,被公认
15
为是当前的工业标准或事实标准。
TCP/IP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将计算机网络划分 为四个层次:

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主机至网络层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1.7 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LAN):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AN)是一种基于射频
第6章 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NCRE
课程学习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因特网基础:TCP/IP协议、C/S体系结构、IP地址和接入 方式等 简单的因特网应用:浏览器(IE)的使用,信息的搜索、 浏览与保存,FTP下载,电子邮件的收发,以及流媒体 和手机电视的使用
第6章 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18
应用层 传输层 互联层 主机至网络层
6.2 因特网基础
IP ( Internet Protocol )协议 IP协议是TCP/IP协议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它 的主要作用是将不同类型的物理网络互联在一起。 因此,需要将不同格式的物理地址转换成统一
19
的IP地址,将不同格式的帧(物理网络传输的数据单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序列,计算机产生 的电信号用两种不同的电平表示0和1。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
6
数字信号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调制与解调 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调制
7
(Modulation);将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的过程称 为解调(Demodulation)。将调制和解调两种功能结
20
网上所发送的数据报可以完整地接收,TCP能实现错
误重发,以确保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可靠传输。
依赖于TCP协议的应用层协议主要是需要大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