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读图可知,图中山地主要分布在半岛中部地区,东侧河流多向东南方向流动,A错;西海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B对;西海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该区域港口冬季没有封冻期,C错;图中山脉位于板块内部,不是板块相碰撞形成的,D错。故选B。
【点睛】
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
3.B
4.D
5.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及海雾成因及分布
3.本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分布因素,根据1998-2018年渤海海面夏季平均水温分布图进行判断,该海域中间部分等温线较稀疏,靠近陆地部分等温线较密集且数值较大,主要是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以及比热容的差异进而导致水温的分布,故选B。
4.根据甲海区不同季节雾日的海----气温差条件统计表进行判断,海温大于气温,出现在较暖的海面上,是由于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水的蒸发旺盛,水汽充足,遇到较冷的空气,凝结成雾,D正确,故选D。
(5)右图③、④两洋流中,__________(填数字)洋流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度一带,援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加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
9.读图,根据图例分析,M岛上500mm等年降水量线走向与纬线不一致,主要因素不是纬线,A错;图中洋流在M岛西南部有一流向高纬的洋流,应是暖流性质,所以沿岸降水多。等降水量线与洋流流向一致,是洋流影响形成,C对。岛的两岸海拔相似,B错。主要位于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区,D错。
10.结合前面分析,M岛西南部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气温较高,比较适合人类生存。所以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A对。其它地区条件相对比西南地区恶劣,不适合人类生存,B、C、D错。
【点睛】
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等温线弯曲的基本规律“凸低为高,凸高为低”,并能结合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综合分析。
12.(1)大西(大西洋) 亚(亚洲)
(2)暖流 增温增湿
(3)交界处 地形(地势)
(4)中东(西亚) 经济发展水平高,可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言之有理即可)
(5)新兴 经济结构
5.结合前面分析,夏季出现冷却雾的条件是海水的温度低于气温,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④地等温线稀疏,温度值较低,说明此城市海水深度大,水温较低,易出现冷却雾,故选D。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海雾的成因及海域等温线的分布等。
6.B
7.C
【解析】
【分析】
6.纳米比亚沿海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纳米比亚沿海位于非洲西部南端大西洋沿岸,寒流流经;空气中丰富的水汽经过沿岸寒流降温受冷凝结成雾;纳米比亚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和寒流降温,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ACD说法正确,B说法不正确。本题要求选择不正确选项,故选B。
D.图中山脉是由亚欧板块和大西洋板块相碰撞形成
海面空气发生平流运动时,若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导致大气底部水汽达到饱和状态,就会形成平流雾。平流雾根据海面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差异一般划分为蒸发雾和冷却雾。渤海海城夏季海雾多发,严重影响沿海工农业生产和交通运输安全。下图为1998-2018年渤海海面夏季平均水温分布图,下表为甲海区不同季节雾日的海----气温差条件统计表。据此完成3~5题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和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3.夏季,影响该海域水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大气降水D.陆地径流
4.甲海区的海雾大多
A.出现在较冷海面上,属于冷却雾
B.出现在较冷海面上,属于蒸发雾
C.出现在较暖海面上,属于冷却雾
D.出现在较暖海面上,属于蒸发雾
5.夏季最易出现冷却雾的海城是
A.①B.②C.③D.④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但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却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据此完成6~7题
【详解】
(1)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据图可知,该大洋环流是以中低纬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所以在北半球。
(2)a由低纬流向高纬是暖流,c由高纬流向低纬是寒流。a、c属风海流,处于西风带和东北信风带。
(3)该环流位于大西洋时,①处为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寒暖流交汇引起海水扰动,饵料丰富,鱼类丰富形成的渔场,与此成因相同的还有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
A.陆地上等温线因温度高而向南弯曲
B.陆地西侧等温线因暖流影响向北弯曲
C.图示国家的各种资源都很缺乏
D.图示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
二、填空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前往欧洲的难民增多,德国等国是其主要迁入地。德国鲁尔区曾经历了繁荣、衰落、振兴过程,如今已成为世界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典范。
【解析】
【分析】
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大洲、大洋、海峡、半岛名称,记住大洲分界线的主要地形名称。难民主要迁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可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利用河流流向,判断地势高低。
【详解】
(1)欧洲西临大西洋,P海峡是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
(2)Q洋流按性质分属于暖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增温增湿。
(3)R半岛多地震,原因是地处板块的交界处;水向低处流,决定该半岛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材料二 世界局部区域示意图
(1)欧洲西临_______洋,P海峡是欧洲与_______洲的分界线。
(2)Q洋流按性质分属于_______(填“寒流”或“暖流”),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3)R半岛多地震,原因是地处板块的_______;决定该半岛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纳米比亚沿海是上升补偿流形成的寒流,底层营养盐类上泛,A错误;由材料可知附近海域布满了各种失事的船只及其它各种残骸,被人们称为“骷髅海岸”,因此此片海域人类活动较少,B错误;离岸风导致深层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浮游动物繁盛,鱼类饵料丰富,C正确;火烈鸟生活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且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该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稀少,D错误。ABD错误,故选C。
(4)欧洲的难民主要来自西亚和北非,德国等国成为难民主要迁入地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可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5)鲁尔区的振兴措施包括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发展。
13.北依据:此环流为中低纬大洋环流,方向为顺时针。暖寒ac纽芬兰寒暖流交汇。加快污染物的净化③
【解析】
(4)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利--加快净化速度。
(5)③是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促进沿岸荒漠的形成。而暖流对沿岸的气候起增温增湿的作用,而④是东澳大利亚暖流,不会促使荒漠的形成。
14.地中海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乙丙乙湿带荒漠温带草原从沿海到内陆地形海陆位置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甲地位于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属地中海气候,生长着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8.A
9.C
10.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力,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两极地区的地理特征,降水的影响因素以及人口分布的因素分析,需要抓住图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8.西北航道是经过北冰洋的航道,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A对;南、北两极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其科研价值也存在一定差异;南极地区富含煤、铁等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两极地区生态系统均较脆弱,BCD错。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
【分析】
1.读图,结合经纬网判断,a海域附近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多幽深峡湾,由于纬度高,在地质历史时期,多冰川分布,受冰川侵蚀影响大,轮廓破碎,海湾较多, 多冰川作用的峡湾地貌;渔业资源丰富,有利于渔业生产;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若左图大洋环流,按洋流的寒、暖流性质分类,a属_______流,b属_______流;左图 a、b、c三条洋流中,属风海流的是_____和_____,
(3)若左图大洋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①处附近海域有加拿大的___________渔场,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
(4) 若左图②海区有一大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b洋流对该海域海洋污染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
6.关于纳米比亚沿海浓雾多而不散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较多
B.沿岸暖流流经洋面,水汽丰富
C.水汽经过沿岸寒流流经洋面受冷凝结成雾
D.气流下沉使得雾不易扩散
7.火烈鸟在此集聚的原因是
A.此处寒暖流交汇,营养物质丰富,使得浮游生物和鱼类大量繁殖
B.浓重的海雾使得火烈鸟不容易被猎人发现
(4)欧洲的难民主要来自_______和北非,德国等国成为难民主要迁入地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地区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