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小学网上法律学问竞赛江苏省中小学普法考试考试时间:45 分钟总分:100 分第1局部:单选题第 1 题:对无行为实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B )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A.其班主任教师B.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C.未成年人自己D.其学校校长第 2 题:离婚双方因扶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吵,达不成协议的,应当根据( A)的原则和双方详细状况判决。
A.保障子女的权益B.敬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C.有利于女方D.有利于男方第 3 题:根据义务教化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承受( B)的权利。
A.根底教化B.义务教化C.根底教化D.中级教化第 4 题:人行横道信号灯黄灯持续闪耀时,表示(C )A.不准通行B.可以通行C.需留意观望,确认平安后通行第 5 题:我国未成年人爱护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 B)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18B.16C.14D.20第 6 题:某班主任常常开拆学生的信件,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有不良行为,及驾驭学生思想状况。
下列对班主任行为的评价哪一个是正确的?( D)A.正常现象B.合法行为C.合理行为D.违法行为第 7 题:对离家出走且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D )机构收容教化。
A.居委会B.攻读学院C.就近的公安局D.儿童福利机构第 8 题:当您和亲友聚会,亲友喝完酒后要驾车回家,您应(C )A.告知他当心驾驶B.劝他系好平安带C.坚决阻挡他驾车第 9 题:小明(13周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行为违背了(D )。
A.宪法B.婚姻法C.教化法D.未成年人爱护法第 10 题:行人在通过无交通信号灯限制的人行横道时,您认为危急的做法是:( C)A.无车辆驶来时尽快通过B.车辆接近时抢先通过C.留意视察车辆,确认平安后通过第 11 题:乘车人下公交车,打算横过无交通信号的道路时,您认为最平安应(C )横穿。
A.从公交车头B.从公交车尾C.等公交车驶离,确认平安后第 12 题: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A )校舍和其他教化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平安、安康的B.简陋的C.临时修建的D.颜色艳丽的第 13题:根据未成年爱护法的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化和扶植未成年人运用(A )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B.自力救济C.强迫D.道德第 14题:根据未成年人爱护法的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C )。
A.发育、成长B.生活、教化C.平安、安康D.认知、思想第 15 题:根据未成年人爱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卖淫的,应依法( D)。
A.减轻惩罚B.从轻惩罚C.加重惩罚D.从重惩罚第 16 题:根据未成年人爱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监护人(A )为未成年人订立婚约。
A.不得B.可以C.不应D.应当第17 题:根据未成年人爱护法的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敬重未成年人的(D ),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施行体罚、变相体罚。
A.人权B.个人志愿C.人身自由D.人格尊严第 18 题:根据未成年人爱护法的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B )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A.自由、尊严B.人身、财产C.成长、安康D.生活、教化第 19 题:我国未成年人爱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A )周岁的公民。
A.18B.16C.14D.20第 20 题:乘车人在机动车道内,应当从(B )上下车。
A.机动车左侧B.机动车右侧C.只要不阻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左右侧都可以:第21 题:假如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C )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家长B.学校教师C.任何组织和个人D.同学第22 题:如客车意外失火,车门无法翻开,应(B ),尽快逃命。
A.撬开车门B.砸碎风窗玻璃C.先行灭火,再撬开车门:第 23 题:根据未成年人爱护法的规定,(A )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的爱护工作。
A.中央及地方各级国家机关B.中央国家机关C.地方各级国家机关D.家长以及学校、社会组织第2局部:多选题第 1 题:未成年人的爱护包括哪些种类?(ABCD )A.家庭爱护B.学校爱护C.社会爱护D.司法爱护第 2 题:婷婷及其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婷婷接着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接着上学。
这其中她父母施行了哪些违法行为?(BCD )A.虐待未成年人B.卑视女性未成年人C.使在学校承受义务教化的未成年人辍学D.迫使未成年人从事过重劳动第 3 题:学校和幼儿园支配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与( BCD)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安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平安事故。
A.旅游B.集会C.文化消遣D.社会理论第 4 题:我国国徽中的图案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AD)。
A.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指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B.五星代表全国人民的团结C.齿轮和谷穗象征着工农联盟D.齿轮和谷穗象征着工人阶级指导下的工农联盟第 5 题: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化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有哪些?(ABCD )A.携带管制刀具B.强行向别人所要财物C.偷窃、有意毁坏财物D.参及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第 6 题: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人们可以做的是(AC )。
A.闲聊B.吸烟C.停留D.酗酒第 7 题:弟弟今年9岁,姐姐今年13岁,下列属错误的是(ACD)。
A.弟弟可以骑自行车上道路行驶B.姐姐可以骑自行车上道路行驶C.弟弟和姐姐都不行以骑自行车上道路行驶D.姐姐可以骑车带弟弟上道路行驶第 8 题:(AB)参及道路交通,应有监护人带着A.学龄前儿童B.不能限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C.盲人D.残疾人第 9 题:爱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BCD)A.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B.敬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开展的特点D.教化及爱护相结合第 10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ABCD)都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平安法》。
A.机动车驾驶人B.非机动车驾驶人C.行人D.乘车人第 11 题:我国国旗上四颗星星分别代表什么阶级?( ABD)。
A.工人阶级B.农夫阶级C.城市小资产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第 12 题: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电影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ABCD )。
A.姓名B.居处C.照片D.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第 13 题:当前,不少未成年中学生,泡网吧成瘾,荒废学业,身心安康受到严峻的损害。
共青团中央、教化部、文化部等八个单位结合召开《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各地中小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学习、落实《公约》的要求,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上述事例表达了对未成年人的(AD )。
A.学校爱护B.家庭爱护C.司法爱护D.社会爱护第 14 题: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下列哪些机关或者组织恳求爱护?(ABC )A.公安机关或者民政部门B.共产主义青年团或者妇女结合会C.未成年人爱护组织或者学校D.城市居民委员会或者农村村民委员会第 15 题:人民法院免除刑事惩罚或者宣告缓刑以及被解除收容教养或者服刑期满释放的未成年人,(ABC )不受卑视。
A.就业B.复学C.升学D.上学第 16 题:某市实行的以下措施,属于对未成年人社会爱护的有(ABCD )。
A.学校加强思想教化和施行课程改革B.打击“黑网吧”,整顿书市,净化荧屏C.退出优秀影视图书,开班电视少儿频道D.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立第 17 题:关于我国国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国旗的整个团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B.五星呈黄色,象征中华民族属黄色人种之意C.五星呈黄色是为了表示民族的特征D.国旗五颗星星的排列象征中国共产党指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诚心拥护第 18 题:下列属于对未成年人进展学校爱护的是(BD )。
A.下岗工人王某虽然生活有困难,但还是坚持让他的女儿完成了初中学业B.某校实行卫生保健常识讲座和实行有效措施,指导学生预防“非典”C.某制衣厂根据《制止运用童工规定》拒收未成年人进厂打工D.广州市各中学开展“五五”法治宣扬教化系列活动第 19 题:未成年人在其父母死亡后,由具有监护实力的(BC )担当其监护人。
A.自己选择的成年公民B.祖父母、外祖父母C.兄长、姐姐D.学校第 20 题:道路交通信号包括(ABCD)A.交通信号灯B.交通标记C.交通标线D.交通警察的指挥第 21 题:有的场所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符合未成年人爱护法对社会爱护的根本要求。
以下属于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场全部(ACD )。
A.营业性的歌厅B.正在营业的影剧院C.营业性酒吧D.营业性舞厅第22 题: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敬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施行(BCD )。
A.指责B.体罚C.变相体罚D.停课第 23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射下的天安门,四周是(BC )A.谷穗B.齿轮C.麦穗D.圆圈第 24 题:下列(CD)不得作为交通工具参及道路交通。
A.独轮自行车B.双人以上自行车C.滑板D.旱冰鞋第 25 题:把未成年人培育成“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内容是(ABCD )。
A.有志向B.有文化C.有纪律D.有道德第 26 题: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监护人有哪些种类?(AB )A.法定监护B.指定监护C.托付监护D.代理监护第 27 题: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化方针,对未成年人进展(ABCD )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化。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和劳动教化第 28 题:任何组织和个人按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不得支配其从事(ABCD )的劳动和危急作业。
A.过重B.有毒C.困难D.有害第 29 题: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建条件,( BC)合适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须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A.完善B.建立C.改善D.促进第3局部:推断题第 1 题: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化、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惩处为主,教化为辅的原则。
错第 2 题: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未成年人的信件。
对第 3 题:行人横过道路,最平安的选择是走过街天桥或者地下通错第 4 题:爱护未成年人主要是国家机关、学校、家长的责任,及其他组织、个人关系不大。
错第 5 题:劳动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对第 6 题:国家依法爱护未成年人的独创创建和荣誉权不受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