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校考期末)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
材料从侧面反映了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B.宋词元曲广泛流行C.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D.都市生活丰富多彩2.(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A.大夫的提倡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C.农民的需要D.达官贵人的需要3.(2022春·福建厦门·七年级厦门市湖滨中学校考期末)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4.(2022春·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杭州城内有瓦子23处,其中北瓦子最大,有勾栏13座,分别表演戏剧、说唱、皮影戏等,昼夜不息的演出,观众数以千计。
由此可见,宋朝()A.市民生活丰富多彩B.书法绘画异彩纷呈C.文学创作成就斐然D.社会风气昂扬进取5.(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据载:“北宋开封城,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据此可知,宋代的“瓦”是()A.城镇居住的场所B.小商贩摆摊的地方C.专供演出的圈子D.娱乐兼营商业场所6.(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
看杂耍踢球、听说书唱戏、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娱乐兼商业场所是()A.瓦子B.榷场C.勾栏D.市镇7.(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宋代瓦市中除有小唱,杂剧,散乐等表演外,还有如算卦、剃剪、卖饮食等服务项目。
这反映当时A.都市生活丰富B.商品交易频繁C.戏剧空前发达D.节日习俗多样8.(2022春·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北宋东京,“酒店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
据此可知,当时()A.乡村文化繁荣B.夜市已经出现C.商品种类繁多D.交子开始使用9.(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据此可知()A.商业活动突破坊市制度B.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C.都市文化娱乐生活丰富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10.(2022春·福建莆田·七年级统考期末)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遮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
临安周围的市镇为临安市民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
这说明了当时()A.市场供应单一B.物产分布均衡C.市民活动受限D.市镇经济繁盛11.(2022春·福建莆田·七年级统考期末)随着宋代市民阶层兴起,都市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成为宋代“都市生活”的一张名片是()A.古玩店B.药材店C.瓦子D.榷场12.(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某同学搜集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物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主题是()A.汉赋的兴起B.唐诗的繁荣C.宋词的发展D.元曲的流行13.(2022春·福建南平·七年级统考期末)源于民间,始于唐朝,兴于五代,而盛于两宋的文学形式是()A.诗B.词C.杂剧D.小说14.(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表所示是某同学搜寻到的一些探究性学习内容。
由此可知,这位同学探究的学习内容是()A.唐诗的繁荣B.宋词的发展C.元曲的流行D.小说的巅峰15.(2022春·福建·七年级期末)生活在宋朝,其词风具有:“委婉、细腻、清秀”特点的词人是A.李清照B.关汉卿C.辛弃疾D.苏轼16.(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材料获取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
李明同学写出的关键词:元朝、杂剧作家、《窦娥冤》。
据此可知,他学习的历史人物是()A.关汉卿B.李时珍C.宋应星D.曹雪芹17.(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
这些陶俑()吹笛吹口哨舞蹈击节板A.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B.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C.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D.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18.(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每个朝代都有各自特色的文学形式,形成了中国古代一条亮丽的文学走廊。
其中,以《窦娥冤》作品为典型代表,具有综合性艺术特色的文学形式是()A.唐诗B.宋词C.元曲D.明清小说19.(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元代科举久废,遂有相当人数的优秀文人将他们的精力投入到杂剧的创造甚至表演之中。
”材料说明元曲兴起的原因是()A.国家政策的影响B.士人的个人喜好C.商品经济的发展D.民族融合的发展20.(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宋朝时流行的节日习俗,一直影响到今天。
宋朝时,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的节日,被称为A.元宵B.除夕C.元旦D.守岁21.(2022春·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宋代时期常有民众在清明等节日放风筝,还出现了“圆社”等专业的球类社团,这表明()A.科技进步B.节日众多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出现民族融合22.(2022春·福建漳州·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图为2022年中国宇航员翟志刚从太空发来的节日祝福。
据图中信息可知,他祝福的节日是()A.春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中秋节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材料北宋中后期在东京不但荡秋千十分普及,还有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的“水秋千”,结合所学可知东京城内还有瓦子等娱乐场所,从侧面说明当时北宋都市生活丰富多彩,故选D;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在南宋,A错误;宋朝没有元曲,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商业贸易繁荣,C错误。
2.B【详解】依据所学,随着宋代城市商业的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城市中出现了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娱乐文化生活需求,B正确;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城市商业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的结果,并不是大夫的提倡、农民的需要或达官贵人的需要,ACD排除。
故选B。
3.D【详解】根据所学,随着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为了适应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D项正确;根据所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形式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是适应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不是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排除A项;根据所学,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在西汉已经确立。
材料无法体现其地位逐步在提高,排除B项;根据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信息,选项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项。
4.A【详解】根据材料“杭州城内有瓦子23处,其中北瓦子最大,有勾栏13座,分别表演戏剧、说唱、皮影戏等,昼夜不息的演出,观众数以千计”可得出瓦子是宋朝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勾栏是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材料体现了宋朝市民生活丰富多彩,A项正确;材料与书法绘画、文学创作、社会风气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项。
5.D【详解】根据“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可见瓦中有卖药、卖饮食和娱乐等商业活动,得出宋代的“瓦”是娱乐兼营商业场所,D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故选D 项。
6.A【详解】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A项正确,排除CD项;榷场是宋夏边境贸易的地方,排除B项。
故选A项。
7.A【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宋代瓦市中除有小唱,杂剧,散乐等表演外,还有如算卦、剃剪、卖饮食等服务项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就叫瓦子,这反映当时都市生活丰富,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商品交易频繁,排除B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戏剧空前发达,排除C项;题干中没有体现节日习俗多样,排除D项。
故选A项。
8.B【详解】根据“多点灯烛沽卖,粥饭点心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直至天明”可知当时出现了夜间进行的商业活动,说明夜市已经出现,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夜市的出现,ACD项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B 项。
9.B【详解】材料的大意是说杭州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里游人也是不断。
清早,早市很早就开店。
说明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B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店铺经营不受时间限制,不是商业活动突破坊市制度,排除A项;材料也不是说明都市文化娱乐生活丰富以及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C和D项。
故选B项。
10.D【详解】根据题干信息“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可知,南宋时,临安城四面城门各供城内生活所需用物,这说明了当时城市经济发展,商业繁荣。
D项正确;市场供应单一,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物产分布均衡,在题干内容中没有具体体现,排除B;市民活动受限,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
故选D项。
11.C【详解】根据所学,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开封城内的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瓦子”,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
C项正确;AB项之前都有,排除AB 项;榷场是在边境地区与少数民族贸易的地方,不在城市,排除D项。
故选C项。
12.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都是宋朝时期的词人,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
故选择C。
13.B【详解】根据材料,再结合所学可知,宋朝的主要文学形式是词,B项正确;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排除A项;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排除C项;明清小说达到高峰,排除D项。
故选B项。
14.B【详解】据所学可知,宋代的词人层出不穷,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苏轼的词豪迈奔放;李清照的词委婉含蓄、清新淡雅;辛弃疾的词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B项正确;唐诗、元曲、小说与题干无关,排除ACD。
故选B项。
【点睛】本题考查宋词的相关知识。
知道宋代杰出词人的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