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膝痹病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

附件2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临床疗效总结分析报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一、基本情况膝骨性关节炎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优势病种之一,从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伤科开展了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工作。

期间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46例,接受临床路径管理的住院患者共有91例,完成71例,变异20例,平均住院日17.73天。

应用的主要治疗方法有:口服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灸、推拿、中药薰洗、拔罐、小针刀、关节运动疗法、隔物灸疗法以及康复训练等。

二、诊疗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完成临床路径的71例病例中,采用的主要治疗方法应用情况如下:中药饮片使用率42.25%,中成药(包括中药注射液)使用率100%;特色疗法中,针刀使用率92.95%,关节运动疗法使用率为80.28%,关节腔注射疗法使用率为85.91%,隔物灸疗法使用率为70.42%;辨证施治率100%。

其中,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情况如下: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30例(42.25%),辨证选择口服中成药71例(100.%),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8例(53.52%),针灸治疗71例(100%),推拿治疗69例(97.18%),中药熏洗治疗87例(80.28%),康复治疗13例(18.31%),内科基础治疗25例(35.21%)。

(二)应用情况分析按照应用比例将依从性分为三个层次:好(>75%),中等(25%—75%)和差(<75%),采纳的关键中医治疗方法的依从性均为好或中等。

具体而言,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包括:针灸、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推拿、小针刀等;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有:口服中成药、中药熏洗、康复功能锻炼、口服中药汤剂和其他疗法。

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分析其原因,具有以下特点:1.治疗方法的疗效有循证医学证据,被纳入到正规教材以及正式发布的指南中,因此临床医生的依从性好,如针刺特定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肯定,应用较好;2.治疗方法能广泛被患者乃至民众所认可,因此患者及其家属的依从性好,如手法调整肌力平衡、小针刀逐渐被患者广泛接受,无论是急性期还是恢复期均得到很好的实施;3.国家相关政策如医保政策的支持,为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分析依从性中等的治疗方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某些治疗方法有其临床应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并非所有的患者均可应用,只有部分符合条件的患者才能够采纳,因此应用比例较低,如中药熏洗方法,膝关节炎急性关节肿胀不宜使用,高血压患者慎用;2. 某些疗法虽然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但尚未经过大样本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从而限制了其临床使用,如其他疗法中的一些特色疗法,未被广泛接受;3.某些疗法虽有中医特色,但因疗程长、见效慢、使用麻烦、患者依从性差,如中药汤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因疗效不如中医外治法,而且煎煮服用麻烦,临床使用率较低。

三、疗效评价与分析(一)总体效果评价完成临床路径的71例患者中,症状改善62例(87.32%),体征改善59例(83.1%);临床痊愈7例(9.86%),好转54例(76.06%)。

临床痊愈及好转占病例总数的85.92%。

(二)疗效评价1.评价标准(1)对症状体征的评价采用国际膝关节炎WOMACl量表(v3.1)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主要症状如疼痛、僵硬及日常活动功能等的评价。

(2)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膝关节功能计分法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3)关节肿胀采用关节肿胀计分法对关节肿胀进行评价。

2.疗效分析采用以上评价标准和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疗效点为:以症状改善、体征及关节活动改善为近期主要评价指标;以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病残程度为预后评价指标。

本治疗方案的疗效分析如下:(1)改善疼痛症状71例患者主症疼痛改善62例(87.32%);按VAS疼痛评分治疗前平均分为2.92,治疗后平均分为0.99,其中疼痛完全消除患者9例,明显改善患者28例,治疗有效患者25例。

“左膝疼痛十余年,加重并现右膝疼痛一月余”入院。

既往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形体较胖。

左膝疼痛反复十余年,一月前因劳累加重,右膝疼痛,走路打软,入院时疼痛明显,VAS 评分为3.4分,查体:双膝略肿,双膝髌周广泛压痛,内侧明显,浮髌试验(-),侧方研磨试验(+),抽屉试验(-),双膝活动度左右屈伸0度—100度,双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肌力4级。

行双膝x-ray: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增生退变明显。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膝痹病(肝肾亏虚),西医诊断:1.双膝骨性关节炎,2.腰椎间盘突出症。

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肌力平衡,隔物灸小针刀等治疗后,疼痛症状好转,继续给针刺及手法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周后给予再次予针刀松解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疼痛基本已除,VAS 评分0.6分,关节活动自如。

案例2:陈治见,女,80岁。

住院号:201301826。

主因“双膝疼痛活动受限四余年,加重伴右膝肿胀一月余”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形体中等。

双膝疼痛活动受限反复四余年,一月前因搬重物劳累加重,右膝疼痛肿胀,入院时疼痛明显,VAS评分为4.2分,查体:右膝略肿,双膝髌周广泛压痛,内侧明显,浮髌试验(-),髌骨研磨试验(+),抽屉试验(-),右膝活动度左右屈伸30度—80度,双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肌力4级。

行双膝x-ray: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增生退变明显。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膝痹病(气滞血瘀),西医诊断:1.双膝骨性关节炎,2.右膝滑膜炎 3.高血压。

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肌力平衡,小针刀等治疗后,疼痛症状好转,继续给针刺及手法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周后给予再次予针刀松解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疼痛基本已除,VAS评分1.1分,关节活动自如。

“双膝肿痛活动受限三年余,加重一周”入院。

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形体较胖。

双膝肿痛反复十余年,一周前因劳累加重,入院时疼痛明显,VAS评分为3.6分,查体:双膝略肿,右膝明显,双膝髌周广泛压痛,内侧明显,浮髌试验(-),侧方研磨试验(+),抽屉试验(-),双膝活动度左右屈伸0度—100度,双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肌力4级。

行双膝x-ray: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增生退变明显。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膝痹病(气滞血瘀),西医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肌力平衡,小针刀等治疗后,疼痛症状好转,继续给针刺及手法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周后给予再次予针刀松解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疼痛基本已除,VAS评分0.8分,关节活动自如。

病例基本信息表(2)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预后应用WOMAC指数量表评价日常生活能力,入路径时总平均分72.39分,出路径时总平均分17.29分,,僵硬程度改善63例,进行日常活动的程度改善71例,进行日常活动的难度方面改善71例,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案例1:。

主因“双膝疼痛活动受限四余年,加重伴右膝肿胀一月余”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形体中等。

双膝疼痛活动受限反复四余年,一月前因搬重物劳累加重,右膝疼痛肿胀,入院时疼痛明显,患者入院时关节僵硬,屈伸受限,上下楼梯不能,活动劳累后加重,日常生活自理困难。

查体:右膝略肿,双膝髌周广泛压痛,内侧明显,浮髌试验(-),髌骨研磨试验(+),抽屉试验(-),右膝活动度左右屈伸30度-80度,双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肌力4级。

行双膝x-ray: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增生退变明显。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膝痹病(气滞血瘀),西医诊断:1.双膝骨性关节炎,2.右膝滑膜炎3.高血压。

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肌力平衡,小针刀等治疗后,症状好转,继续给针刺及手法治疗,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周后给予再次予针刀松解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疼痛僵硬症状基本已除,关节活动自如,行走活动基本正常,上下楼梯轻度受限,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疗程结束后出院。

“左膝疼痛活动受限一月余,加重一周”入院。

既往高血压病史,形体中等。

左膝疼痛活动受限反复一月余,一周前因受凉劳累后加重,,入院时疼痛明显,患者入院时关节僵硬,屈伸受限,上下楼梯不能,活动劳累后加重,日常生活自理困难。

查体:左膝略肿,双膝髌周广泛压痛,内侧明显,浮髌试验(-),髌骨研磨试验(+),抽屉试验(-),右膝活动度左右屈伸20度-90度,双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肌力4级。

行双膝x-ray: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增生退变明显。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膝痹病(气滞血瘀),西医诊断:1.双膝骨性关节炎,2..高血压。

进入路径后立即给予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肌力平衡,隔物灸,小针刀等治疗后,症状好转,继续给针刺及手法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1周后给予再次予针刀松解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疼痛僵硬症状基本已除,关节活动自如,行走活动基本正常,上下楼梯轻度受限,日常生活基本自理,疗程结束后出院。

“双膝疼痛活动受限二十余年,左膝疼痛加重一年”入院。

既往体健,形体中等。

双膝疼痛活动受限反复二十年余,一年来症状加重明显,入院时疼痛明显,患者入院时关节僵硬,屈伸受限,上下楼梯不能,活动劳累后加重,日常生活自理困难。

查体:双膝不肿,皮温不高,双膝髌周广泛压痛,内侧明显,浮髌试验(-),髌骨研磨试验(+),抽屉试验(-),右膝活动度左右屈伸0度-110度,双股四头肌肌肉萎缩,肌力4级。

行双膝x-ray:双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增生退变明显。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膝痹病(肝肾亏虚),西医诊断:双膝骨性关节炎,进入路径后根据诊疗方案,予辩证选用补益肝肾中药,并给予针刺特定穴,手法调整肌力平衡,隔物灸,小针刀等治疗后,症状好转,继续给针刺及手法治疗,配合中药熏洗及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1周后给予再次予针刀松解治疗,进入路径2周后疼痛僵硬症状缓解,关节活动基本自如,行走活动基本正常,上下楼梯轻度受限,日常生活基本已能自理,疗程结束后出院。

病例基本信息表(3)改善膝关节活动度71例患者治疗前关节活动自如2例(2.8%),关节轻度受限10例(14.1%),关节活动中度受限34例(47.9%),关节活动重度受限25例(35.2%)。

治疗后关节活动自如24例(33.9%),关节轻度受限35例(49.2%),关节活动中度受限12例(16.9%),关节活动重度受限0例(0%)案例1:牟某,男,55岁。

因“左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3月余”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3月前打乒乓球时出现左膝关节疼痛,当时未予重视,休息后略有缓解,但上述症状时轻时重,舌暗,苔白,脉弦,查体:T 36.4℃,BP120/90mmHg,左膝关节肿胀,左内膝眼处压痛,活动度:伸0°至屈90°,左半月板挤压试验(+),髌骨摩擦试验(+),髌骨内外侧间隙处压痛明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