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及练习题(全面)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1.参加 化学反应 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 化学 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 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没有改变,原子的 数目 没有增减,原子的 质量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必然相等。

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数目不变五个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种类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产物总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宏观)两个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改变 (微观)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一、定义:用 化学式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 2CO 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1、表示反应物是 C 和O 2;2、表示生成物是 CO 2;3、表示反应条件是 点燃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1.宏观: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

微观:每1 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3.质量:每 12 份质量的碳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读作“反应生产”。

例:2H 2+O 2 2H 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 可能改变的是。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 2→CO 2+H 2O,则A 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元素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 2=6CO 2+6H 2O ,则A 的化学式为。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物质A 分解成56 g B 和44 g C ,则反应了的A 的质量为g 。

3、将36 g 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 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_g 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 ,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_g.4.把6.1 g 干燥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

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

2 g,根据定律,可知制得氧气g 。

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作用.5、现有一反应A+B=C ,有10克A 和5克B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克A,B 没有剩余,则生成C 的质量为克。

6、化学方程式是指用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选择题:1、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 .①③④⑤⑥B .①③④⑥C .①②⑥D .①③⑤2、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电解8g 水可得4g 氢气和4g 氧气B.6g 的碳与6g 氧气反应生成12g 二氧化碳C.8g 氧气与1g 氢气化合生成9g 水D.6g 氧气与2g 碳反应生成8g 二氧化碳3、对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相同B .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一定相同C .物质的分子个数一定相同D .原子的总数和质量一定相同4.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5。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A 。

10 g 冰受热融化成10 g 水 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 。

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D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6.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 .50 mL 水和50 mL 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C .在100 g 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 过氧化氢和70 g 水D .1.2 g 碳与3.2 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

4 g 二氧化碳7.从右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8、将a g 一氧化碳和b g 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A.一定为(a+b)gB.大于(a+b )gC.小于(a+b )g D 。

不大于(a+b)g9、在4X + 5Y 2 = 2Z 2的反应中,Z 的化学式用X 、Y 表示为( )A 、X4Y5B 、X 2Y 5C 、XY 2D 、X 4Y 1010、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 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 克氧气和C 克氯化钾,则混和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 、(A+B-C )克B 、(A-B —C )克 C (A+B+C )克D 、(A+C )克11、由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 + 5O 2==4CO 2+4H 2O ,可知x 、y 、z 的值分别是 ( )A .1、2、3B .2、4、1C .4、8、2D .4、4、112.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 Fe CuSO 4 镁条 MnO 2 H 2O 2 Na 2CO 3 稀盐酸 A . B . C . D .A .碳一种元素B .氢一种元素C .碳和氢两种元素D .碳、氢、氧三种元素3.将A 、B 、C 各10g 的混合物加热后,A 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gD ,同时增加了8gC ,则反应中A 与B 的质量比是 ()A .1:5B .l :4C .4:lD .5:l14.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数目B.元素种类C.原子种类D.分子种类15.一种焰火火药中所含的硝酸铜在燃放时产生绿色火焰,发生如下反应:2Cu(NO 3)2 == 2CuO + O 2↑ + 4X ↑。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的化学式为NO 2B.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 。

Cu (NO 3)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D 。

产物中CuO 属于氧化物16. NH 4ClO 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

CO 2 B. Cl 2 C 。

O 2 D. N 217.将20克甲、5克乙、8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可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A .12gB .9gC . 4gD .17g18.图1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B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19.某纯净物M 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 3、H 2O 和CO 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M 不稳B .M 是化合物C .M 中含有水D .M 由四种元素组成20.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 )A 。

只含有碳元素B 。

只含有碳、氢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21。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A. 通过什么条件反应B.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C. 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D 。

化学反应速率22. 之所以采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是因为: 。

A. 化学方程式能够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这一客观事实。

B 。

化学方程式简明、科学,而且通用。

C 。

化学方程式能体现出化学反应的实质。

D 。

化学方程式能体现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3。

化学方程式 S+O2SO2 可读作( )图1 △A.硫加氧等于二氧化硫B.硫加氧气点燃后生成二氧化硫C.硫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硫D.一个硫和一个氧点燃后生成一个二氧化硫24。

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该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为() A。

4:5:2 B。

31:24:47 C。

31:32:142 D.124:160:28425、实验证明X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有水生成,仅根据此结果,对X的成分推测正确的是()A.X是氢气B.X是甲烷C.X含有氢元素D.X含有氢、氧两种元素26.某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由此还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M不稳定B.M是化合物C.M中含有水D.M由四种元素组成23.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煤气泄露。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点燃以充分燃烧,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CO24、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 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25、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化合物A和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O2和9gH2O,则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可能...是()A.26 B.40 C.58 D.9三、综合应用:1、某同学在敞口容器中做了两个实验:一是氧化汞(HgO)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二是铝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体氧化铝。

他准确称量了反应前后容器及所盛物质的质量,发现反应前后质量都发生了变化。

请填空:(1)铝粉燃烧生成氧化铝的质量比参加反应铝粉的质量________(选填“大"、“小”或“不变”).(2)你认为这两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______(选填“是”或“否”)(3)请写出氧化汞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右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1)该反应中反应物(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