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复习)》教学预案
(李鹏飞甘肃省嘉峪关市实验中学 735100)
课题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复习)
授课时间2016年5月31日(星期二)下午第一节(3:00——3:40)
授课学校嘉峪关市第六中学授课地点实验楼录播教室4309室
授课班级七年级(9)班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授课类型讲授式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 (40分钟)教学方法启发、类比、转化、发现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导学案1、2.
一、课标解读:
(1)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3)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理念
在教学的建构中,我将努力执行新课程理念,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地学习,我的课程将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宗旨实施,体现新的学生观和学习观.
教学过程中我将把课堂还给学生,深入的发掘教材,重新整合教材,创设教学情境,适时激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形成师生、生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氛围;通过有效地“教”与“学”,既增长学生的数学知识,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将结合学情,预设目标,并体现学生的差异性,期望更多的课堂生成,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互评,更关注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构建动态的课堂,师生、生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引发智慧和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在达成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最终实现“有效、高效、魅力”的课堂.
三、教材分析
本章位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113——133,主要内容包括:不等式及其解集,
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其中,以不等式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是基础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是基本技能.本章注重体现列不等式中蕴含的建模思想和解不等式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迅速成长期,精力旺盛,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有所增强,但数学学习能力还尚待培养,因此在教学中需注重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因此在本课学习中,主要通过教师引导、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动交流的模式,来让学生观察、类比、分析、归纳、总结第九章所学知识和数学思想.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不等式及其解集;
(2)理解不等式的性质;
(3)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
(4)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
在本章注重体现列不等式中蕴含的建模思想和解不等式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三)问题解决
本章以不等式为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不等式的性质是基础知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解集的几何表示是基本技能.(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们体会协作式学习的好处,培养学生乐于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态度,在小组交流中增加自信.
六、教学重点及设置依据
教学重点:不等式及其解集,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
设置依据:结合具体问题,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探索不等式的性质. 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
式组的解集.
七、教学难点及设置依据
教学难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几何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设置依据:能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用数轴确定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行
为预设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复习不等式及其解集1.引导学生观察知识树,知道本章所学知
识有哪些.
2.复习不等式及其解集的相关概念.
学生在理解概
念的基础上完
成对重点知识
的巩固记忆.
(环节预设3分钟)
设计本章内容
的知识树,旨
在激起学生复
习本章内容的
热情,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
性,并达到对
全章知识复习
回顾的目的.
活动二
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1.下列各式哪些是不等式?
2.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3.解这个一元一次不等式.
在复习了不等
式及其解集
后,完成巩固
练习第1、2、
3题,由第2、
3题复习一元
一次不等式.
(环节预设5分钟)
设计问题巩固
提高,激起学
生的自信心和
探究欲望,使
学生积极主动
地投入到数学
学习活动中
去.
活动三
复习不等式的性质及巩固训练1.不等式的性质1 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
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2.不等式的性质2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
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3.不等式的性质3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
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1.复习不等式
及其解集、一
元一次不等
式.
2.在完成巩固
练习第3题后
总结解一元一
次不等式的步
骤,对应复习
所用到的不等
式的性质.
3.根据不等式
的性质完成巩
固训练.
(环节预设5分钟)
引导学生对比等
式的性质,复习
不等式的性质.
这样,从学生已
有的知识经验出
发,建构新知识,
符合这一阶段学
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发表观点之
后,教师及时实
施多元评价,总
结类比思想,通
过练习,让学生
从练习中复习知
识.
活动四
由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能够用数轴确定其解集七年级(9)班学生到阅览室读书,班长问
老师要分成几个小组,老师风趣地说:
假如我把63本书分给各个小组,若每组7
本,还有剩余;若每组9本,却又不够.你知道
该分几个小组吗?
1.阅读实际问
题,思考后,
进行四人一组
的小组讨论交
流.
2.小组为单位
组织本组同学
汇报讲解该实
际问题,其他
小组的同学负
责点评,预设
6分钟.
3.根据得到的
确定一元一次
不等式组解集
的办法完成巩
采用合作探究
这种方式,让
学生真正体会
到数学学习的
趣味性和实用
性,尝试“发
现数学”的基
本方法,培养
学生细致应用
的良好习惯.
固训练.
(环节预设15分钟)
活动五
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某电信公司采取两种方式收取电话费:
第一种是每月缴纳月租费15元,每通话1
分钟收话费0.20元;
第二种是每通话1分钟收话费0.30元;
请问:用哪种方式比较合算?
学生通过解决
实际问题,体
会用一元一次
不等式解决问
题的思路,总
结对于包含不
等关系的实际
问题的解决过
程.
(环节预设8分钟)
采用合作探究
这种方式,师
生互动,让学
生真正体会到
数学学习的趣
味性和实用
性,尝试“发
现数学”的基
本方法,培养
学生细致应用
的良好习惯.
活动六体验收获1.数学知识小
结:知识树
2.数学方法小
结:数形结合、
化归思想、类比
思想、分类讨论
思想
3.情感态度小结
(环节预设3分钟)
教师在本环节
先引导学生从
知识层面对概
念和性质进行
梳理,深化知
识的同时,引
导学生对本节
课用到的数学
方法做出小
结.
八、教学反思
(一)备课反思
1.兼顾四维目标.在确定重难点与教学环节时,我把知识与能力、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维目标合理安排,有效落实,做到目标明确、和谐统一.
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做到让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和应用.
对于数学思考做到让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对于问题解决做到让学生经历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对于情感态度做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有着克服困难的勇气,能主动与同伴和老师交流.
2.兼顾《数学新课程标准》、学情、教材.我以《数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力争做到用教材教,在教教材的过程中,结合学情,灵活处理教材,能用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后反思
(待完成课堂教学后见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