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 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提升讲与练

12 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式-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提升讲与练

议论文结构之并列式(横向结构)【类型了解】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包括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

“分论点并列式”模板,要求文章在“引论”部分提出中心论点;在“本论”部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并列关系的分论点分层论述,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在“结论”部分深化、总结论点。

并列式结构的主要好处在于,论证全面,有条有理,使阅卷者一目了然,容易把握作文的思路。

【并列式分类】1.分论点并列式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围绕中心论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证,形成若干分论点,几个分论点构成并列关系,共同论证中心论点。

【作文参考】遵守做人规则,走出完美人生有人说“人生如棋”,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下棋的规则,否则就将满盘皆输;有人说“人生如戏”,那么做人就应该遵守唱戏的规则,否则就将无人欣赏;有人说“人生如茶”,那么做人就应该懂得品茶的规则,否则再好的香茗也与枯叶无异。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规则,遵守做人的规则,才能走出精彩纷呈的人生之路。

把勤奋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充实。

(分论点①)“天道酬勤”这句古训,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无数成功人士做人的规则。

鲁迅自小便于三味书屋一起演绎着勤奋的故事,正是他的勤奋,让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即使面临的是人生的大转折---弃医从文,他也没有遇到转行带来的难处,这正是他以勤奋为人生规则的收获,他由此积累了知识的力量,精神的毅力,更让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所以,把勤奋作为人生行动的规则,在勤奋中充实自我,即使遇到突然的转变也不会惊慌失措,反而会让你在与人生对弈时得心应手,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富,成为你这盘棋最终的王者。

把责任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踏实。

(分论点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是每个人的责任,为人君就应以仁为责,为人臣就应以忠为责,为人子就应以孝为责。

汉高祖以仁为责,实行休养生息政策,让百姓摆脱了饥饿和战乱之苦;诸葛亮以忠为责,一生追随刘备建立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世所传颂;李密以孝为责,弃官不做,侍奉在祖母的身边,成为孝之楷模。

由此看来,把责任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的路,必然会无愧于人无愧于心更无愧于世。

相信这样的人生才更加精彩。

把美德作为规则,做人就会更加真实。

(分论点③)美德是一种境界,像一杯香茗,不懂得品茗的人认为是苦的,而真正懂得美德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香甜。

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牺牲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后人敬仰;雷锋以“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作为做人的规则,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朱自清以民族自尊心作为自己的做人规则,让人佩服不已。

这些把美德作为人生遵循的规则的人,人生的路走的真实而美好,正像一杯纯正的香茗,清香四溢。

在如棋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驰骋你的人生;在如戏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精彩你的人生;在如茶的人生中,遵守做人的规则,品味你的人生。

遵守做人的规则,走出完美的人生!【点评】中间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从勤奋、责任、美德三个不同的角度,以标题中的“规则”为立足点,扣住“做人”二字;三个并列的分论点句观点鲜明,句式整齐而优美。

【结构整理】——分论点并列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概述材料,提出论点)本论: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①+论证(论据+分析);分论点②+论证(论据+分析);分论点③+论证(论据+分析)。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2.分论据并列式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首先展开联想,寻找恰当的论据,将论据融入论点之中,然后再考虑如何通过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去扣题点题。

主体部分把几个论据并列起来,各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

【作文参考】平凡微光,温暖人间“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到来的这个格外艰难的寒冬,我们之所以没有被风雨打倒,正是因为有无数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把自己的光与热,汇成了滚烫的融化冰雪的暖阳。

(扣住“温度”二字,提出中心论点)医护阵线上毅然“逆行”的美丽医者,传递着最耀眼的仁爱勇毅的温度。

(分论点①)“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突如此来的疫情爆发让全国上下陷入恐慌之时,是一线医护工作者用他们的担当与专业,安住了全体国民的心。

84的钟南山院士继非典后二次战“疫”,90后医护人员纷纷请战,武汉疫情最危急的时候,346支医疗队4.26万人援助武汉、湖北......正是他们穿上防护服的身影,让平凡的世界有了英雄的模样,让疫情的寒冬里,有了穿透阴霾的阳光。

这阳光温暖着每一位被确诊和被救护的病人,也温暖着举国上下每一个普通人的心。

晨昏晴雨里不停穿梭的快递外卖,传递着最安心的人间烟火的温度。

(分论点②)很难想象,在抗疫过程中一度被按下“暂停键”的社会,如果没有500多万外卖小哥坚持上岗,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运送米面油盐菜药等生活物资,被疫情困在家里的民众生活将有多么不便。

有一名用户在微博上写道,“被困在家里,感觉挺绝望的。

但从窗外看到了外卖骑手,让我燃起了一丝希望”。

这不仅是一个人在恐慌之中的感叹,更是许许多多被外卖守护着的人的共同心声。

正是他们冒着风险的奔波,才让疫情中的隔离少了许多与世隔绝的孤独,多了更多带着烟火气的正常生活的温暖。

防控阵线中每一个努力发出微光的普通人,传递着最绵长的润物无声的温度。

(分论点③)疫情防控阵线中的主动担当的各行业工作者、心怀恐惧却又主动报名帮忙的志愿者、发动自己的同学,主动为医护人员子女开展无偿网络家教的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过程中慷慨解囊,捐资捐物的每一个平凡面孔、108位主动报名参加疫苗临床试验的勇士、为湖北公益直播带货的“小朱配琦”和每一个“为湖北胖三斤”的拼单顾客......无数平凡的你我的涓滴力量,汇聚成春日里奔涌着的庞大暖流,这暖意既流向被帮助着的地方,又回流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我们就在这“予”与“得”的循环里,感受绵延不息的爱的温暖。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战“疫”还在继续,但战“疫”过程中的无尽暖心的温度让我们相信:阳光一直在,希望一直在,人间值得,未来可期。

(结尾点题,升华全文。

)【点评】中间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从医务工作者、外卖快递、普通人三个不同的角度,以标题中的“平凡”为立足点,扣住“温度”二字,从不同的角度产出不同社会群体的温暖正能量。

三个并列的分论点句观点鲜明,句式整齐而优美。

在具体分论点的展开中,作者又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和不同的句式进行分析,使得三个并列段并不显得重复或单调。

【结构整理】——分论据并列式。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

(概述材料,提出论点)本论:证明中心论点——分论点①(论据融入论点)+分析论证;分论点②(论据融入论点)+分析论证;分论点③(论据融入论点)+分析论证。

结论: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3.并列结构变式两个并列分论点后:①可以总结思考,形成递进式;②可以思维一转,形成转折式。

【示例1】旁观者勿笑若是燕雀,莫嘲笑鸿鹄南飞万里的雄心;若是乡民,莫讥讽陈胜推翻暴秦的壮志。

无知的嘲笑,可以休矣。

(论点1)“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是岳武穆留下的绝唱,我们用外行的眼光去断定他人的努力,不也正是知音少的成因吗?我们玩着电脑,用着手机,嘲笑着数学家们那不切实际的运算,可又有谁知道一切与电磁波有关的发明源于数学家对琴弦的振动的研究?作为时代的纤夫,他们用漫天的纸片与复杂的运算将岁月的巨轮一步步拖向光明的未来,而我们中间的一些人却仍在讽刺他们“吃饱了撑的”,全然没有看见他们背上的缆绳与重任。

这些个讽刺别人的人,恐怕是最该被嘲笑的吧!浅薄的嘲笑,可以休矣。

(论点2)备受古希腊哲学家推崇的辩证法可能至今未被某些人弄懂。

初升的太阳不仅投下了金黄的光芒,却也让不少阴影愈发明显;刺骨的寒冬虽然摧残了万物的生机,但也使傲雪的梅花更加冷艳。

“乌青体”的走红无疑是一个需要辩证对待的问题,不少人却对之投以赤裸裸的嘲笑,却忘了肯定其不少值得赞扬的地方,比如创新精神。

没有创新的精神,我们可能至今说着晦涩的文言文,刻着繁琐的甲骨文,唱着古老的诗歌。

那些个浅薄的嘲笑,恐怕正暴露了自己的浅薄吧?无知的嘲笑,可以休矣,因为我们不懂别人的世界;浅薄的嘲笑,可以休矣,因为你们没有认真地思考。

(论点3:综合而谈)而被嘲笑的人,在探幽入微的同时,也要有承担责任的态度,才能做到让旁观者勿笑。

研究“石头剪刀布”的团队为人所讽刺,自己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的科学工作者鲜有能面向大众,普及科学基本知识的一类人,这样一来,科研工作常被认为是象牙塔里的工作就不足为奇了。

燕雀嘲笑了鸿鹄,鸿鹄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乡民讥讽了陈胜,陈胜却“天下豪杰并起而亡秦族矣”。

虽然如此,我们仍得时刻告诫自己,一次嘲笑或许会摧残一束花朵,掩盖一片光芒,夺去一份信仰,可能使长夜更加漫长,可能使曙光悄然而逝。

但愿被嘲笑者能将这些东西“像蛛丝一样拂去”。

旁观者勿笑,让天才引领未来;外行者勿笑,让内行舞得精彩!【点评】本文在“浅薄的嘲笑,可以休矣”“浅薄的嘲笑,可以休矣”两个并列分论点之后,没有延续这个思维再写一个并列的分论点,而是笔锋一转,对前两个观点进行总结,进一步说理。

【示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有学者在评价金庸时认为,一部射雕,表面上是写武侠,骨子里却全是至情至性的文人。

最称心如意的是那个旷世的黄东邪,他有一个自己的岛,外人的进入是不被允许的。

这岛上桃花盛开,山石奇秀,他有箫有剑有明月有好风有爱女有一望无际的大海,因此他懒得与人往还,因为他只爱他自己的岛——那只有他那样智力的人才配居住的岛。

难怪有人说,做人一定要学黄东邪:你可以顽皮,你可以偶尔犯点邪气,但你一定要有一个别人无力进入的、只属于你的美丽的岛。

【范文参考】你的特色,你的岛如黄老邪一般,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座岛,也可以有萧有剑有明月。

这是属于你的岛,只有你有进入的口令。

这岛,是你的个性倾注而成的特色岛屿。

有的人拥有一座忧伤的岛。

(论点1)许知远,这个80年代的文艺青年,用80年代人特有的忧伤填满他的岛。

在这座岛上,连空气都呛人,连天空都在流泪。

他在风靡全国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中毫无保留地展示出他的迷茫和对文化缺失的呐喊。

虽然如此,但他不允许别人踏进,或者说,没有人能踏足这座忧伤的岛,这是他的特色,有人能否认这个文艺青年的忧伤特质吗?拥有一座忧伤岛的人还有很多,如帕慕克,即使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无法舒缓他的愁。

他以伊斯坦布尔人特有的“忧伤”构建了他的岛,构建了他的文学殿堂。

敢问,这世间有比他更深的忧伤吗?有的人拥有一座辛辣的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