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的工业区——东北三省-科普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了解东北三省的工业历史和现状。
3.了解东北工业区振兴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4.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东北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该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2. 东北三省的工业历史和现状
东北三省的工业起步较早,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为主,其中曾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铁路机车和农业机械产业,均源自于这个地区。
1990年代以来,由于资源逐渐枯竭和产业空心化,东北地区逐渐失去了经济发展的优势,一度成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之一。
3. 东北工业区振兴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为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中央政府积极推动一系列的振兴政策。
“东北振兴”战略于2003年发布,涉及到人口、产业、资源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使得东北三省的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截至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东北三省经济已经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特别是通过转型升级推进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成效显著,振兴成果明显。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北三省的工业历史和现状。
2.东北工业区振兴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教学难点
1.学生对于东北三省的特点和产业现状的理解。
2.学生对于“东北振兴”战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方法
1.理论授课与案例讲解相结合。
2.分组讨论与展示。
3.观察实际地理现象。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地理位置与特点
1.导入(1)布置问题:东北三省是哪三个省份?其边界在哪里?(2)让学生拿出地图进行对比,找出东北三省的特点。
2.活动(1)学生发言介绍自己对于位置的认知和地图分析经验。
(2)学生们寻找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东北三省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3.总结让学生总结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第二课时: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工业的概念和分类。
(2)结合探究示例讨论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优势和劣势。
2.活动(1)学生开始分组进行讨论和数据分析,采集资料进行案例展示。
(2)学生在讨论时将自己的观点和分析结果进行讲解。
3.总结让学生分组汇总总结优劣,将讨论结果进行总结。
第三课时:东北工业区振兴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1.导入(1)介绍“东北振兴”战略的背景与意义。
(2)向学生展示战略推行的过程与成果。
2.活动(1)以一个典型企业为例介绍东北三省工业振兴的成功方案。
(2)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就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
3.总结让学生总结东北工业区振兴的政策及其实施情况。
六、作业
1.参考相关数据资料,完成关于东北三省工业振兴的辩论作业。
2.学习分组讨论的技巧,认真准备第二次分组讨论。
七、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了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特点、工业发展史和振兴政策制定与执行情况,增强了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让学生认识到工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为未来做出贡献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