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描写松柏的诗句

描写松柏的诗句

描写松柏的诗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太康·左思)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唐·皇甫曾)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唐·陆龟蒙)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宋·苏轼)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宋·洪适)应有山神长守护。

松风时为扫埃尘。

(宋·史太章)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宋·何孙)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苞:茂盛。

《诗经·小雅·斯干》草木秋死,松柏独存汉·刘向《说苑·谈丛》长松落落,卉木蒙蒙落落:高超不凡的样子。

卉:草。

汉·杜笃《首阳山赋》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罹:遭遇。

汉·刘桢《赠从弟》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郁郁:茂盛的样子。

离离:繁茂的样子,苗:指幼树。

径:直径。

茎:树于。

荫:遮蔽。

百尺条:指高大的松树。

晋·左思《咏史八首》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连林:树多而结成林。

独树:指青松独立。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朝华之草,戒旦零落;松柏之茂,隆冬不衰朝:早晨。

华:开花。

戒旦:指黎明。

隆冬:严冬。

南朝梁萧绎《金楼子·戒子篇》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唐·李白《古风》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唐·李白《南轩松》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唐·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松柯:松树枝。

唐·岑参《感遇》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唐·李群玉《赠元绂》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意谓水性流动,松柏坚定。

宋·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霜风:秋风。

宋·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为然:是这样的。

宋·苏辙《服茯苓赋叙》松柏何须羡桃李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两句形容柏树之粗壮高大。

唐·杜甫《古柏行》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落落:高超出群的样子。

冥冥:深远的样于。

烈风:大风。

唐·杜甫《古柏行》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文章:树木上的纹路。

唐·杜甫《古柏行》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岁老:年代久长。

弥:更加。

阳骄:太阳暴晒。

阴:枝叶繁茂。

宋·王安石《孤桐》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宋·张耒《夜坐》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相对:两棵桧树相对。

敢:不敢。

未要奇:不标新立异。

九泉:指地下。

蛰龙:潜伏着的龙。

宋·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苞:茂盛。

《诗经·小雅·斯干》草木秋死,松柏独存汉·刘向《说苑·谈丛》长松落落,卉木蒙蒙落落:高超不凡的样子。

卉:草。

汉·杜笃《首阳山赋》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罹:遭遇。

汉·刘桢《赠从弟》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郁郁:茂盛的样子。

离离:繁茂的样子,苗:指幼树。

径:直径。

茎:树于。

荫:遮蔽。

百尺条:指高大的松树。

晋·左思《咏史八首》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连林:树多而结成林。

独树:指青松独立。

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陈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诗经中就有“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茂松矣……”用来比喻君主的家业兴旺发达.唐朝大诗人李白对松柏情有独钟,诗作中诸如“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愿君子长松,慎勿作桃李。

”“为草当作兰,为本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等等都是吟咏松柏的佳句.刘商【画树后呈浚师】翔凤边风十月寒,苍山古木更摧残。

为君壁上画松柏,劲雪严霜君试看贯休【春送僧】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张南史【送朱大游塞(一作送朱大北游)】岁暮一为别,江湖聊自宽。

且无人事处,谁谓客行难。

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

苍苍远山际,松柏独宜寒。

孟郊【山中送从叔简】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

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

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

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

于濆【烧金曲】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

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南陌试腰褭,西楼歌婵娟。

岂知蔓草中,日日开夜泉。

1、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魏晋·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译:茂盛的松树生长在山涧底,风中低垂摇摆着的小苗生长在山头上。

由于生长的地势高低不同,凭它径寸之苗,却能遮盖百尺之松。

2、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唐·杜荀鹤《小松》译: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3、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唐·李白《南轩松》译:窗南有棵孤傲的青松,枝叶是多么茂密。

清风时时摇着它的枝条,潇洒终日是多么惬意。

树阴下老早以前就长满绿苔,秋日的云雾到此也被它染碧。

何时才能枝叶参天长到云霄外面,直上千尺巍然挺正。

4、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唐·李群玉《书院二小松》译:一双幽暗的松树在尘世出现,数粒稚嫩而翠绿的小松初生的枝叶挂在二尺高的松树上。

从此静静的书窗外可以听这细微的松声,如琴声一般常伴着读书人。

5、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唐·李商隐《题小松》译: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

桃李盛开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

6、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唐·成彦雄《松》译:大夫松,名气高扬,古今赞赏它的人无数!但是它却仍闲于苍茫的山巅,显得十分的出众!等到山头安静下来的时候,只看到悬崖孤松之上,悬挂着一轮残阳和几片飘渺的云朵!7、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唐·李白《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译:作草就要作兰草,作树就要作松树。

兰草的幽香随风而远,松树遇寒冷而不改容姿。

8、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唐·李贺《五粒小松歌》译:小松树像一条小蛇,满身蛇鳞,蜿蜒曲折,新嫩的松花松果像清香的米粒,被仙人当食物采摘。

那松叶浓绿有光,像在水中浸过,一束束龙须般的针叶,整齐得像用剪刀剪成。

9、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魏晋·刘桢《赠从弟》译: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10、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现代·陈毅《青松》译: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

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11、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唐·张九龄《答陆澧》译:清香的松树叶可以用来酿造甘甜的美酒,春天已经来临,不知这种美酒你到底酿造了多少呢?12、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唐·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四》译:茂盛的春草,在秋天还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绿色。

高大挺直的松树,夏季的树荫凉爽。

13、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译: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14、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

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

——南北朝·吴均《赠王桂阳》译:一棵幼松刚刚出土,就被丛生的杂草埋住。

没能看到它那笼聚云气的心志,谁能知道它有不畏霜雪的傲骨。

15、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唐·李白《山人劝酒》译:苍劲入云的青松,落拓开朗的商山四皓。

松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太康·左思)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唐·皇甫曾)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唐·陆龟蒙)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宋·苏轼)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宋·洪适)应有山神长守护。

松风时为扫埃尘。

(宋·史太章)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宋·何孙)。

刘商《唐》【画树后呈浚师】翔凤边风十月寒,苍山古木更摧残。

为君壁上画松柏,劲雪严霜君试看贯休《唐》【春送僧】蜀魄关关花雨深,送师冲雨到江浔。

不能更折江头柳,自有青青松柏心。

张南史《唐》【送朱大游塞(一作送朱大北游)】岁暮一为别,江湖聊自宽。

且无人事处,谁谓客行难。

郢曲怜公子,吴州忆伯鸾。

苍苍远山际,松柏独宜寒。

孟郊《唐》【山中送从叔简】莫以手中琼,言邀世上名。

莫以山中迹,久向人间行。

松柏有霜操,风泉无俗声。

应怜枯朽质,惊此别离情。

于濆《晚唐》【烧金曲】天寿畏不永,烧金希长年。

积土培枯根,自谓松柏坚。

南陌试腰褭,西楼歌婵娟。

岂知蔓草中,日日开夜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