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初升高--物理衔接讲义

初高中—物理衔接第一讲运动学基本概念(一)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质点1.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对物体的简化.它忽略了物体的和等次要因素,而突出了物体具有这个主要因素.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填“存在”或“不存在”).2.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两种情况(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例1分析研究下列物体运动时,研究对象能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雄鹰在空中的飞行速度B.研究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的动作C.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的滑行时间D.研究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的旋转情况(二)参考系1.同一个运动物体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的结果常常是的.2.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如果题目不做特殊说明,都是选为参考系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的.例2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运动情况是() 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三)坐标系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上包括、和单位长度.2.研究质点的直线运动时,一般建立一维,坐标轴上的一个坐标对应质点的一个.例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列表如下:(1)请在如图1所示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图1(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四)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1)时刻只能显示某一,好比一张照片,时间间隔展示活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相.(2)时刻体现在时间轴上为某一个;时间间隔体现在时间轴上为.①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n称内指的是,在数值上都等于1 s.②最初2 s内,最后2 s内……最初n s内都是指.③第1 s末(或第2 s初),第2 s末(或第3 s初)……都是指,如图1所示.图12.时刻与时间间隔的联系:时间间隔Δt=.例4如图2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五)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例5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高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才开始下落.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路程为________.(六)矢量和标量1.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时间、路程、温度、功、能量等,其运算遵从算术运算法则.2.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如、力、速度等,其运算法则不同于标量.3.矢量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表示矢量的大小,表示矢量的方向.例6下列关于位移(矢量)和温度(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30 m,则这两个位移可能相同B.做直线运动的两物体的位移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也有负,其正、负号表示方向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不能说表示方向(七)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表示方法1.位置和时刻相对应;位移和相对应.2.在一维直线坐标系中,某一个点对应一个位置,用一个点的坐标值表示;线段长对应一段位移,用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位移,即Δx=x2-x1,Δx的数值表示位移,Δ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Δx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例7如图3所示,一辆轿车从超市出发,向东行驶了300 m到达电影院,继续行驶了150 m 到达度假村,又向西行驶了950 m到达博物馆,最后回到超市.以超市所在的位置为原点,以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00 m,试求:图3(1)在直线坐标系上表示出超市、电影院、度假村和博物馆的位置;(2)求轿车从电影院经度假村到博物馆的位移与路程分别为多少?二、课堂检测1.观察图2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图2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3.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 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 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则小球的抛出点、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A.2 m,-2 m,-1 m B.-2 m,2 m,1 mC.4 m,0,1 m D.-4 m,0,-1 m4.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5.下列哪种情况指的是位移的大小()A.机动车里程表上所显示的千米数B.标准田径场跑道的周长是400 mC.乘火车或飞机由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 080 kmD.计量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6.一质点沿x轴运动,如图5所示,t1时刻质点位于x1=-3 m处,t2时刻质点到达x2=5 m处,t3时刻到达x3=-7 m处,则:图5(1)物体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2)t2到t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3)t1到t3这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如何?三、能力提升训练1.某校高一部分学生分别乘坐甲、乙两辆汽车去参加社区劳动实践,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甲车内的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的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C.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东运动D.甲车、乙车以相同速度向西运动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位法国飞行员在2 000 m高空飞行时,发现座舱边有一个与他几乎相对静止的小“昆虫”,他顺手抓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颗子弹头,发生这个故事是因为() A.子弹静止在空中B.子弹飞行得很慢C.飞机飞行得很快D.子弹与飞机同方向飞行,且飞行的速度很接近3.以北京长安街为x轴,向东为正方向,以天安门中心所对的长安街中心为坐标原点O,建立一维坐标系,一辆汽车最初在原点以西3 km处,几分钟后行驶到原点以东2 km处.(1)这辆汽车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A.3 km 2 km B.-3 km 2 kmC.3 km-2 km D.-3 km-2 km(2)如果将坐标原点向西移5 km,则这辆汽车的最初位置和最终位置分别是()A.5 km7 km B.2 km 5 kmC.2 km7 km D.3 km 5 km4.如图2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向东运动,B 车上的乘客看到C车和站台都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向西运动.站台上的人看A、B、C三列火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5.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的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B.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是零,但路程不可能是零C.运动物体的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D.运动物体的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图36.在图5中,李明从市中心向南走400 m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300 m就到了市图书馆,请在图上把李明所走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并说明其大小.图5第二讲运动学基本概念(二)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速度的概念1.速度的定义:_______跟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速度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_.2.定义式:v=_______.定义方法:_______定义法.此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3.方向:速度是_____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_____________.例1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公式v=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对于匀速直线运动,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大,但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不能误认为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D正确.(二)平均速度平均速度(1)意义: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___________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2)定义:在某段时间内物体的__________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__________的比值,公式=_____.说明①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是哪一段时间(或哪一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②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3)矢量性:平均速度的方向与Δt时间内发生的_______________相同.例2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三)瞬时速度瞬时速度(1)意义:表示运动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2)瞬时速度:当Δt______________时,就可以用v=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______速度.(3)矢量性: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____________.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4)平均速度只能_______地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可以_______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例3在一次110 m栏比赛中刘翔以13秒15冲过终点.通过测量,测得刘翔5秒末的速度是8.00 m/s,到达终点的速度是9.80 m/s,则以下有关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8.00 m/s是瞬时速度B.9.80 m/s是全程的平均速度C.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90 m/sD.全程的平均速度是8.37 m/s(四)位移—时间图象x-t图象表示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由x-t图象可以知道:(1)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_______.(2)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方向),或发生一段位移所需要的时间.(3)在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物体做___________运动,其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例4如图2所示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大小大于BC段运动速度大小(五)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例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关于纸带上点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质量和形状D.纸带上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六)利用纸带测瞬时速度例6.如图3所示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试求打点计时器打下B、C、D各点时的瞬时速度:v B=________ m/s,v C=________m/s,v D=________m/s.图3例7图5是一个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图5(1)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物体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3)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八)加速度的概念1.加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速度____________的物理量,加速度a也叫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2.对加速度概念的进一步理解(1)a=是用_______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a的大小与Δv、Δt_______(填“有关”或“无关”),不能说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此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不能说与分子所代表的物理量成正比,与分母所代表的物理量成反比.(2)a的大小与v大小、Δv大小无必然联系;v大、Δv大,a不一定大,同理v小、Δv小,a也不一定小.例8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九)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1.若选v0方向为正方向,若a为正值,则物体做________直线运动;若a为负值,则做________直线运动.2.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与初速度v0方向________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a与初速度v0方向________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例9某汽车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10 s内速度从5 m/s增加到25 m/s,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刹车,2 s内速度减为零,求这两个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v-t图线为倾斜直线时,表示物体的速度______变化,即_________不变,如图3甲中的图线a、b所示;图线为曲线时表示物体的速度非均匀变化,即_________变化,这时该时刻过图线______的斜率表示这一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如图乙中过A点的直线e的斜率等于A 点的加速度.甲乙图3例10如图4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物体做________运动;在10~4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物体做________运动;在40~6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物体做________运动.图4二、课堂检测1.在下面的图象中,不能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有()2.一位同学沿着400 m的操场跑道跑一圈,用时80 s回到起跑点,则他在80 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3.某兴趣小组为测量子弹的速度,采用子弹打苹果的方法,如图3所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2%,子弹长度约为10-2 m,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为10-6 s,试估算子弹打苹果瞬间的速度.图34.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可能的是( ) A .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 .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C .小汽车在某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 D .小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很慢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 B .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 C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必有加速度 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也一定为零6.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v -t 图象如图5所示,试根据v -t 图象判断:图5(1)第1秒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2秒和第4秒内的加速度是否相同?(3)在第4秒内,物体做什么运动?三、能力提升训练1.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 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v -=20+302m/s =25 m/s ,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2.速度都是90 km/h的甲、乙两列火车,在同一水平轨道上相向行驶,当它们相距90 km 时,一只燕子以150 km/h的速度离开甲车车头向乙车飞去,假设燕子每次折返时都不减速,当它到达乙车车头时又立即以原速率返回,并这样继续在两车头之间来回飞.当两车头相遇时,(1)这只燕子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它在整个过程中的位移大小为多少?(2)燕子的平均速度是多大?平均速率是多大?3.我们知道,拍打蚊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看准蚊子停留的位置拍打下去时,蚊子早就不知飞向何方了,这是因为蚊子在感受到突然袭击而飞走时,具有很大的() A.速度B.加速度C.速度的改变量D.位移4.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运动B.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反向做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运动D.速度不断增大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6.如图3所示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质点A、B、C运动的加速度分别为a A=______ m/s2,a B=__________ m/s2,a C=________ m/s2,其中________的加速度最大.在t=0时,________的速度最大,在t=4 s时,__________的速度最大,在t=________ s时,A、B的速度一样大.图37.一个做直线运动的质点,其v-t图象如图4所示,则0~2 s内质点的加速度a1=____,2 s~3 s内质点的加速度a2=______,3 s~4 s内质点的加速度a3=____,t=3 s时速度的大小为______,t=3 s前后质点的速度方向______(填“改变”或“不变”),加速度的方向____(填“改变”或“不变”).图48.如图5所示为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的装置,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3.0 cm的遮光板,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Δt1=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Δt2=0.11 s,遮光板从通过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所用时间为Δt=3.57 s,求滑块的加速度.图5第三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实验例1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 Hz 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4所示.(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在图4中作答),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了求出0.15 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___2___ m/s2.(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加速度a___________.(2)v-t图象是一条______________.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___________;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___________.例2下列图象能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三)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1.公式v=v0+at中各量的意义:v0是开始计时时的瞬时速度称为初速度;v是经时间t后的瞬时速度,称为末速度;at 是在时间t内的______________,即Δv=at.2.公式的矢量性:(1)公式中的v0、v、a均为矢量,应用公式解题时,一般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a、v 和v0的方向相同时取____值,与v0的方向相反时取____值.(2)在计算中注意:若选v0方向为正方向,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取______;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取______.3.当v0=0时,v=____,物体的瞬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例3汽车以40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若汽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刹车以0.6 m/s2的加速度减速,则10 s后速度减为多少?(3)若汽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为3 m/s2,则10 s后速度为多少?(四)v-t图像的进一步理解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其上每一个点表示某一时刻的速度,正负表示速度的______(即物体运动的方向);直线的斜率表示_________,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______,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选定的正方向______ (注意:不能从斜率正负说明质点做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2.如果某时间段内v-t图象一段在t轴上方,一段在t轴下方,但仍是直线,(如例3中5~11 s内)只是说明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加速度是恒定的,全过程可以看成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3.若v-t图象是曲线,表明物体的加速度是______的,曲线______________表示那一时刻的加速度.例4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3所示.图3(1)试分别描述质点在0~2 s、2~5 s、5~8 s、8~11 s内的运动情况.(2)求质点在1 s末、4 s末、6 s末、10 s末四个时刻的速度.它在6 s末、10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吗?(3)求质点在1 s末、4 s末、6 s末、10 s末四个时刻的加速度.它在6 s末、10 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吗?(4)若0~8 s内v-t图象如图4所示,则0~2 s、5~8 s的加速度还是恒定的吗?质点还做匀变速运动吗?图4二、课堂检测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是6 m/s,第2 s末的速度是8 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零时刻的速度是3 m/sB.物体的加速度是2 m/s2C.任何1 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2 m/sD.第1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2.汽车原来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因为路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开始刹车,使汽车匀减速前进,当车速减到2 m/s时,交通灯转为绿色,司机当即停止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汽车加速达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的过程用了12 s.求:(1)减速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开始刹车后2 s末及10 s末的瞬时速度.3.A、B是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5所示.图5(1)A、B各做什么运动并求其加速度;(2)两图象交点的意义;(3)求1 s末A、B的速度;(4)求6 s末A、B的速度.三、能力提升训练1.在研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获得如图1所示的纸带,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 ,x 1、x 2、x 3、x 4、x 5、x 6分别为AB 、BC 、CD 、DE 、EF 、FG 间的距离,下列可用来计算打D 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有( )图1A.x 3+x 4TB.x 2+x 3+x 4+x 54TC.x 3+x 44TD.x 3+x 42T2.如图2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两条纸带,由纸带可知( )图2A .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在打下计数点“0”至“5”的过程中,纸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C .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D .纸带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3.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4甲所示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 、B 、C 、D 、E 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甲乙 图4(1)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v B =1.38 m/s ,v C =________m/s ,v D =3.90 m/s.(2)利用求得的数值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时开始计时).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 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7所示,美国“肯尼迪”号航空母舰上装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已知“F-15”型战斗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5.0 m/s2,起飞的最小速度是50 m/s,弹射系统能够使飞机所具有的最大速度为30 m/s,则飞机起飞时在跑道上至少加速多长时间才能起飞?图75.一辆公共汽车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m/s2,6 s后改做匀速直线运动,快到下一站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经过12 s停止,求:(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加速度.6.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求:(1)汽车经3 s时的速度大小;(2)经5 s时的速度大小;(3)经10 s时的速度大小.7.如图所示,小球以6 m/s的速度由足够长的斜面中部沿着斜面向上滑.已知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恒为2 m/s2,则小球的速度大小何时达到3 m/s?第四讲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用v-t图像求位移无论是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还是非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与t轴所围面积的大小在数值上都表示________.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_____,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_____.例1图3是直升机由地面起飞的速度图象,试计算直升机能到达的最大高度.25 s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多少?图3(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____________,若v0=0,则x=________,反映了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是_______(填“矢量”或“标量”)式.在应用时首先要选择_________,x、v0、a都要根据选定的_________带上“+”、“-”号.一般以v0的方向为正方向.若a与v0同向,则a取正值;若a与v0反向,则a取负值;若位移计算结果为正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正;若位移计算结果为负值,说明这段时间内位移的方向为负.例2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斜面足够长),第5 s末的速度是6 m/s,试求:(1)运动后7 s内的位移;(2)第3 s内的位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