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日期】2021.01.04•【字号】•【施行日期】2021.01.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3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深圳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等文件精神,抢抓数字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加快推动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着力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产业定义。
数字经济产业是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新兴产业。
数字经济产业作为我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主要包括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业及其与各行各业融合衍生出的新兴业态。
(二)发展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对深圳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以“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大力培育数字经济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强化创新驱动,培育应用市场,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产业生态,发展数字生产力,着力提升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级,持续引领产业迭代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将深圳建设成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高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23年,我市数字经济产业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市统计局口径)突破1900亿元,年均增速6.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市统计局口径)突破9000亿元,年均增速15.3%;软件业务收入(工信部口径)突破10000亿元,年均增速10.8%;部分细分领域发展领跑全国。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到2023年,成功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基础软件和CAD、CAE、EDA等工业软件,部分数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新建10家高水平研究院、实验室、创新中心、攻关基地等新型研究机构和创新载体,源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支撑体系更加完善。
到2023年,建成一批对产业有重大支撑作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的高端展会论坛。
加快建立数字经济产业领域的标准规范和测试认证体系,提升标准化对我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力和引领力。
——集聚效应明显增强。
到2023年,全市培育年营收超过50亿元的龙头企业15家以上,年营收超过10亿元的重点企业70家以上,梯次型企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建成3个以上千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6个以上百亿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二、重点领域根据国内外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我市数字经济产业优势和基础,筛选以下细分领域予以重点扶持:(一)高端软件产业。
重点支持突破操作系统、云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套件等基础软件和CAD、CAE、EDA等工业软件。
完善基础软件产品生态,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基础软件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化,支持基础软件开源开发模式,鼓励重点企业加大基础软件开源项目投入力度。
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安全保障等环节需求,加快工业软件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化,构建面向行业的工业软件云服务平台,加快工业软件标准体系制定,完善工业软件测评机制。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二)人工智能产业。
以大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为路径,以构建人工智能基础系统与开放共享平台为支撑,以加快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为先导,以培育智能经济体系为主攻方向,夯实人工智能算法、人工智能芯片等核心环节,发展无人驾驶、智能家居、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产品,推动人工智能特色应用示范,将深圳发展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策源地和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三)区块链产业。
加强共识机制、数据存储、网络协议、加密算法、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研发,支持区块链底层平台开发和开放,培育壮大区块链技术开源社区,努力在区块链基础理论与核心技术原始创新上带头突破、重点提升、抢占技术发展制高点。
加强区块链标准化研究,提升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支持推广高并发、高吞吐、低延迟、高可靠性的区块链示范应用,探索区块链在智慧城市、数字政府、金融、民生、存证、数字产权交易、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创新委、地方金融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四)大数据产业。
重点支持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分析挖掘、数据可视化、大数据行业应用等领域,促进大数据与各行各业融合创新发展。
加快市场化数据共享,支持海量数据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工具库等行业数据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大力激发企业数据开放积极性,鼓励企业将数据资源接入公共数据运营服务平台。
大力推动政府数据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和应用,充分发挥数据资源要素新价值,支持宝安区建设广东省政务数据治理试点单位。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五)云计算产业。
重点支持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领域,推动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多种模式协同发展。
在IaaS领域,以全市政务云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国家超算深圳中心、鹏城云脑等一批重大项目为抓手,完善云计算基础设施。
在PaaS领域,鼓励重点企业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突破云平台基础软件、支撑软件等核心领域,研发一批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云操作系统、云数据库等高端云平台产品,扩大云计算平台应用服务面。
在SaaS领域,鼓励重点企业充分发挥细分领域优势,提供国内领先的云计算综合解决方案。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六)信息安全产业。
聚焦人工智能安全、大数据安全等新兴技术领域,大力发展安全可靠软硬件联合系统及通用技术创新应用平台;防火墙、威胁管理平台、行为监控等边界安全软件;监测发现、追踪定位等监测管理软件;加强授权、登录控制等访问控制软件;漏洞挖掘、入侵检测等工控安全软件;风险评估、安全测试等评测软件。
集中研发基于5G、AI和物联网等泛在网安全产品、网络关键基础设施安全产品、商用密码产品等。
支持提供网络信息安全咨询、培训、测试、评估、认证、审计、应急、运维全体系的安全服务。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七)互联网产业。
重点支持互联网生产服务平台、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互联网科技创新平台等领域。
借助5G、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交互技术,与现代生产制造、商务金融、文化消费、教育健康、商贸流通、交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远程办公、在线展览展示、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研发设计等具有“在线、智能、交互”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各行各业迭代升级。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八)工业互联网产业。
大力发展深圳优势制造行业的工业核心软件,支持高端工业软件、新型工业APP的研发和应用,支持研发设计类、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业务管理类等工业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研发应用,支持开展产业集群工业互联数字化转型试点。
以打造活跃完善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为主线,着力推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改造与优化,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关键支撑能力与综合集成水平,促进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
鼓励龙头制造企业整合行业资源,开发和推广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九)智慧城市产业。
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政府引导、多元共建、全球合作的智慧城市发展新模式。
支持运用新兴软件和新型信息技术服务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加强政务服务、民生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信息化平台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研发应用,重点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监管、智慧社区、智慧能源等应用发展,实现民生政务、节能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城市管理的一体化、智慧化。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十)金融科技产业。
重点支持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的金融产品创新,为行业发展提供突破性的技术方案,同时形成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金融免疫系统,支撑国家与地方金融系统精准决策和事前风险防控。
积极发展金融大数据,面向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服务,提升相关机构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效率、信息综合程度和信息服务水平,助推金融机构完成业务创新和服务创新。
加强政务数据赋能,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全面开展各类新兴金融业态的风险排查治理,探索建立沙盒监管制度。
构建数字人民币应用生态,畅通数字人民币应用体系,实现数字人民币收付系统全覆盖,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全拓展,数字人民币支付模式全打通,支持罗湖区对数字人民币进行全领域、全链路的试点和测试。
(责任单位: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工业和信息化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罗湖区政府)(十一)电子商务产业。
大力培育电子商务发展新动能,持续扩大深圳电子商务内销与外销规模。
加快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支持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服务平台功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建设。
培育垂直细分领域电商平台,带动物流、金融、信息等配套体系建设,助推数字技术与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
进一步推动市中小微企业第三方服务平台发展,鼓励平台吸纳商户入驻,激发领域创新活力。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发展改革委、科技创新委)(十二)数字创意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建设和推广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文体设施智慧服务平台等工程项目。
支持数字内容原创研发,大力推动创意设计、影视动漫、新媒体及软件游戏、数字出版等行业发展,加快建设深港设计创意产业园,打造深港澳创意设计虚拟博物馆,联合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时尚品牌“世界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