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课件


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
成立时间 1947、5、1
首府驻地 呼和浩特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10、1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1958、3、15 1958、10、25 1965、9、1
乌鲁木齐
南宁市 银川市 拉萨市
一.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民族自治地方都设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置在哪里? (三级,不包括民族乡。) ②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 国家统一领导 地位有双重性。它 ③自治机关是什么机 的职权具有双重性,在 关?它的职权与一般的 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 地方国家机关有什么 职权的同时,享有和行 不同? 使自治权。 核心
BACK
在执行全国性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西藏自 治区还将“藏历新年”、“雪顿节”等藏民族的 传统节日列入自治区的节假日。 根据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区 将职工的周工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比全国法定 工作时间少5小时。
1981年,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 会从西藏少数民族历史婚俗等实际 情况出发,通过了《西藏自治区施 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变通 条例》,将《婚姻法》规定的男女 法定婚姻分别降低两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 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以领 土完整、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的,是中央统一领导和民族区域 自治有机结合。
①涵义: 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贯彻 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 本民族自治地方内部事务的权力。 ②自治权是有法律保障的。 ③自治权的内容是广泛而真实的。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 权利;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 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蓬勃发展。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发展情况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3、我国的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都是国 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自治区域,但二者 ( ABC ) A.自治的程度不同 B.自治的内容不同 C.社会制度不同 D.主权不同
4.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 治权.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包括 ( )
C
A.自治地方的人大,政府和法院 B.自治地方的政府,法院和检察院 C.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 D.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大常委会
BACK
立法自治权 经济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文化管理权
其他的自治权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治区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20件地方 性法规和单性条例。如: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 《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例》 《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山管理条例》 《西藏自治区信访条例》 《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决 定》 《关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 分裂活动的决议》 《关于严厉打击“赔命金”违法犯罪行为的 决定》等。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进入了法制化阶段
1949 1954 1984 2001 年份 共同纲领 明确规定: 各少数民 族聚居的 地区,应 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 民 区 自 被 入 法 族 域 治 载 宪 颁布民 族区域 自治法
修改民族区域自 治法,正式确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作为一项基本 政治制度的地位, 扩大了民族自治 地方自治机关的 自治权
1949年 2003年 年份
农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
青藏铁路
小结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 二)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然性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复习巩固
1.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B )的自治。 A.少数民族高度独立 B.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C.少数民族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 D.类似联邦制式 2.下列选项,属于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的有 ( ACD )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自治宪法 C.安排使用地方财政 D.使用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 2008级2班
钱 静 吕 渊 吉美美 王娟
1949年7月20日,我 国成立了第一个省级的 民族自治区——内蒙古 自治区。新中国成立前 夕,在北京召开了有多 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 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 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解放后,我国 先后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 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的民族达到44个。
“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 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 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 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 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 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邓小平 1984年
二.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①由历史情况所决定的: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由现实情况所决定的: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民族关系); ③实践证明: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 会和政治基础。)
在税收方面,全国 只有西藏一直执行比全 国低3个百分点的税收 优惠政策,而且对农牧 民一直免收各种税费; 在金融方面,西 藏一直实行比全国低 两个百分点的优惠贷 款利率和低保险费率 政策。
BACK
对农牧民实行免费医疗,农牧民 子女底,西藏已有 各级各类学校1011所,教学 点2020个,在校学生达45.34 万人,小学入学率达91.8%; 文盲率下降至30%以下。1985 年以来,中央政府在内地21 个省市建立了西藏班(校), 为西藏培养了大中专毕业生 近万人。
2003年和1952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对比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普通高校(所) 中等学校(所) 小学 (所)
2003年学校 1952年学校 (所)
BACK
民族自治机关自治权 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权
不同点: ①两者设立的目的不同。前者是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而设 立的,后者是为了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而设立的; ②两者自治权的程度和内容不同。前者是“一定自治 权”,后者是“高度自治权”; ③两者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前者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 度,后者则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不 变。 相同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都 接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并规定对执行变通条例之 前已经形成一妻多夫或一夫多 妻婚姻关系,凡不主动提出解 除婚姻关系者,准以维持。
BACK
1984年后,在西藏农 牧区实行“土地归户使用, 自主经营,长期不变”、 “牲畜归户,私有私养, 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 政策。 极大调动了农牧民的 生产积极性,使西藏农牧 区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得 到持续发展和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