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产生.本质和职能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货币的产生知识,货币的本质2、提高学生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二、教学重点、难点1、货币的产生过程2、货币与金银的关系三、教学过程:(一)材料导入:1、学生了解我国货币的发展历史,及货币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思考货币为什么能购买商品?导入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的学习。
(二)新授1、货币的产生过程思考:我们现在买东西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在人类社会早期是不是这样的呢?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形式:2只羊=1把石斧(第一次社会分工后)注意点:①此时的交换为什么是偶然的?②等价物:是在商品交换中,用来表现其他“某种”商品价值的商品。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发生在两个部落之间的交换,只能是偶然的多余产品的物物交换。
当时的商品交换在双方的经济生活中只占极比重,因此,彼此都不十分计较交换的比例,如有的时用2只羊换1把石斧,有时用2只羊换2把石斧。
(2)扩大的物物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形式:1把斧头1匹布2只羊= 50千克盐10克黄金其它商品在扩大的物物交换中,人们的交换活动会出现什么困难呢?举例说明:一位欧洲旅行家在非洲野蛮部落想雇用一条小船到另一个地方去.但船的主人要用象牙付账,才肯将船出租,经过打听有个叫沙里布的人有象牙,沙里布愿意用象牙交换呢料,他又打听到有呢料的人想用呢料换针,幸亏这位旅行家带有针,于是他就用铜针换来呢料,接着又用呢料换来沙里布的象牙,最后再把象牙付给船主.经过这样一番周折,他才取得了使用小船的权利.(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形式:1把斧头1匹布50千克盐= 2只羊10克黄金其它商品A.一般等价物的含义:一般等价物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B.一般等价物的特点:a.是商品b.可以和一切商品相交换c.不固定(4)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1把斧头1匹布50千克盐= 10克黄金10克黄金其它商品A.金银作为货币的优点: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易于分割。
B.固定地由金银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理解:(1)货币是一种商品,但又与其他商品不同,是一般等价物,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2)货币同其他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用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标志货币正式产生。
(3)从货币的作用来看,它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起到一般等价物的作用。
(4)商品交换在现象上是物与物的交换,在本质上是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既然货币是一种商品,所以同样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属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现实生活中离不开货币,不了解货币的职能,就不能全面了解商品,了解价值规律。
因此,对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的理解是本单元的重点。
(1)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的“基本”是指这两个职能从货币产生时就存在,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
①价值尺度:A、价值尺度含义。
价值尺度主要是以货币为尺度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的价值的大小。
在这里,“一切”体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
B、可以充当价值尺度的原因。
货币之所以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具有价值,是商品,因此它才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C、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经历了四个阶段: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价值形式。
当商品的价值用货币来表现时,就叫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一般与价值成正比。
D、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功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而不是现实的货币。
②对流通手段的理解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从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历史理解:商品流通的含义。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简单的物与物的交换,即商品——商品。
货币出现后,交换就变成了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流通,商品的交换过程变成:商品——货币——商品,货币成为交换的媒介。
商品交换包括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
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的比较见下图:B、流通手段的含义。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也称购买手段。
明确商品流通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的含义,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区别。
含义不同: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流通手段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
侧重点不同:商品流通是从商品交换的形式上讲的,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流通手段从货币职能的角度上讲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
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C、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是观念的货币。
这一点与货币的价值尺度的职能正好相反。
(2)理解货币的其他三个职能:①贮藏手段。
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
所以人们可以把它当成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
货币当成社会财富的代表贮藏起来,就是货币的贮藏手段的职能。
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支付手段。
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是货币的支付手段的职能。
③世界货币。
货币具有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4.树立正确的金钱观金钱观是对金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和人生观紧密相连的。
金钱是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逐渐成为财富的象征。
资产阶级金钱观有两个特征,一是“金钱至上”。
他们从本阶级和个人的私利出发,把金钱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一切向钱看。
只要能获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
二是“金钱万能”。
他们夸大金钱的作用,鼓吹“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决定一切”,“金钱就是幸福”。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金钱的本质和历史作用,认为金钱作为物质财富,是人类创造的,并为人类服务,人类应当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金钱的奴隶。
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获取财产,金钱是光荣的,而那种用剥削、掠夺欺诈的手段不劳而获,则是可耻的。
金钱在促进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金钱并非万能,世界上有比金钱更重要、更宝贵的东西。
居里夫人放弃“镭专利”的巨额金钱,毅然将炼镭的技术公布于世,并把价值100万法郎的世界第一克镭捐献给治疗癌病的研究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于1950年拒绝美国伊利诺大学终身教授的重金聘约,携妻子儿女一起越过太平洋的惊涛骇浪,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
金钱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条件,但金钱并不等于幸福,因为人类不能没有精神生活。
物质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空虚的人,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
四、易错易混分析:1.价值、交换价值和价格的关系这是本单元易混易错点。
(1)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任何商品的价值不可能由自身表现,需要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
在货币产生之前,商品的价值必须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另一种商品就成为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的大小是由价值决定的。
在货币产生之后,商品的价值由货币来表现,这就是商品的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也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所以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只不过交换价值是在物物交换时期的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价格是货币产生后的价值的表现形式。
(2)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
2.货币与普通商品、一般等价物的关系(1)货币与普通商品的联系与区别。
货币是一种商品,和其它的商品一样都有价值,都体现了一种社会关系,但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是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的商品。
①联系:货币与普通商品的联系:货币也是商品。
②货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主要有:产生时间不同:商品出现在前,货币出现在后;含义不同: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职能不同: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而其它的商品则没有。
(2)货币和一般等价物的联系和区别。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但又与其他的一般等价物不同,只有当贵金属金银用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才产生。
①货币和一般等价物都是从商品中分离出的商品,都可以和其他的一切商品相交换。
货币本身也是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和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有:产生时间不同:其它的一般等价物比货币产生的时间早,只有当贵金属金银用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产生了货币;含义不同: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可以直接和其他一切商品交换并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特征不同:货币的价值比较大,用较少的货币能进行大量的交换;易于分割,分割之后既不会减值,又给交换带来方便;易于保存,不会因为保存时间长而使价值发生变化;便于携带,以利于在广大地区进行交易。
其它的一般等价物各自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上述某种特征,但不能完全具备这些特点;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其它一般等价物不能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3、黄金和黄金饰品这是本节的易混点。
黄金由于体积小、价值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等特点,成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即货币,具有货币的职能。
黄金饰品是以黄金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装饰品,是一种普通的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即商品。
黄金饰品不符合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也不具备货币的职能。
五、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一)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职能1、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4)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2、货币的含义3、货币的本质4、货币的发展5. 货币的职能六、达标检测1、2只羊=1把石斧的等式表明:(BC )A.2只羊是一把石斧的等价物B.1把石斧是2只羊的等价物C.1把石斧是2只羊的交换价值D.2只羊与1把石斧的个别劳动时间相等。
2、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商品、货币从现象上看都是物,但就其本质来说都是( D )A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C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3、在“2匹布——1两黄金——10袋盐”的商品流通过程中,表明:( A )①2匹布与10袋盐的价值量相等②货币已经产生③黄金已经从商品中分离出来, 充当一般等价物④黄金既是布的交换价值,又是盐的交换价值A.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③④D. ①②④4、所谓货币,(AC )A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B是与商品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C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D与其他商品的区别主要在于它的使用价值5、“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句话说明(AC )A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B金银不是唯一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D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发展的产物解题分析:“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说明金银在货币产生之前的商品交换中就已存在,所以说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是错误的,D项可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