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行业 时期
距今四 五千年
成
纺织业的发展
就
丝 织 业
商朝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 (世界最早养蚕缫丝)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西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纺 织 业
棉 纺 织 业
纺织业的发展
素纱单衣,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 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仅49克, 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这件“单衣”如果除 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 柴盒中。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三星堆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 西南地区的青铜时代遗址,位于四川广汉南兴 镇。1980年起发掘,,因有三座突兀在成都平 原上的黄土堆而得名。三星堆文明上承古蜀宝 墩文化,下启金沙文化、古巴国,前后历时约 2000年,是我国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代表, 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信史中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春 秋 金 镡 金 首 铁 剑
春 秋 铜 柄 铁 剑
战 国 铁 双 镰 范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 冶铁用的水利鼓风装置。 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 皮囊。一座炉子用好几个 囊,放在一起,排成一排, 就叫“排囊”用水力推动 这些排囊,就叫“水排”。 水排发明于东汉早期, 是南阳太守杜诗(?-38) 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 基础上发明的。
素纱单衣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纺织业的发展
世界通往中国的阳关大道——丝绸之路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纺织业的发展
黄道婆(1245—1330年),宋末元初知名棉纺织家。松江 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出身贫苦,少年受封建 家庭压迫流落崖州(今海南岛),以道观为家,劳动、生活 在黎族姐妹中,并师从黎族人学会运用制棉工具和织崖州 被的方法。元代元贞年间(1295—1296)重返故乡,在松江 府以东的乌泥泾镇,教人制棉,传授和推广“捍 (搅车, 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和 “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等织造技术。她所织的被褥巾带, 其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黄道婆去世以后, 松江府曾成为全国最大的棉纺织中心。松江布有“衣被天 下”的美称。1330年卒。松江人民感念她的恩德,在顺帝 至元二年(1336),为她立祠,岁时享祀。在黄道婆的故乡 乌泥泾,至今还传颂着:“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 我布,二只筒子二匹布”的民谣。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1965年12月某一天的傍晚,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正在紧张挖掘之 中。当考古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墓主人的内棺打开,赫然发现在 内棺尸首骨架的左侧,有一把装在漆木剑鞘内的青铜剑。当考古人 员将剑从剑鞘中抽出的一瞬间,伴随着一道亮眼的寒光,在场的所 有人都惊呆了。而一名开采队员一不留神就将手指割破,血流不止。 有人再用16层白纸试其锋芒,稍一用力便将纸全部划破。 这把令人炫目的青铜剑长55.7厘米,柄长8.4厘米,剑宽4.6厘 米。剑首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有极其精细的11道同心圆圈,圆箍 最细的地方犹如一根头发丝。剑格向外凸出,正面镶有蓝色玻璃, 后面镶有绿松石,即便在黑暗中也散发出幽幽的寒光。剑身上还纵 横交错着神秘美丽的黑色菱形花纹,精美异常。 最为令专家们兴奋的是,剑格也就是护手处有两行鸟篆铭文。 铭文共八个字,当时在现场的专家仅解读出其中六字,它们是“越 王自作用剑”。而中间代表人名的两个字,是后来经郭沫若等中国 古文字研究专家反复推断,才破译出他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 彩的人物之一——越王勾践。
宋朝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 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普及,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 众主要衣料;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元朝 明清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三、先进的冶金技术
行业 冶 铜 技 术
冶 金 冶 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经营 形态 官营 手工 业 民营 手工 业
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和变迁
一、手工业的经营形态和变迁
经营方式 从征役制到 雇募制、强 制劳动和超 经济剥削 唐代前家庭小 作坊,后孕育 出雇佣劳动关 系 产品特点 政府和皇 帝用物品,不 计成本、不入 市场 从事商品生 产,生产范 围日益扩大 发展情况 明代前期以 前一直占据 手工业主导 地位
先进的冶金技术
时期 原始社会 晚期 商周
西周晚期 西汉 东汉 南北朝 至16世纪 以前
成
就
铁 炼 钢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1.1米
鼎重832.84公斤
1.33米 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 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 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 世界上也是仅见的。
司母戊鼎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先进的冶金技术
纺织业的发展
成 就
丝 织 纺 业
织 业
商朝 西周 西汉 唐朝 宋朝 明清 宋朝 元朝 明清
棉 纺 织 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纺织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济
纺织业的发展
商朝甲骨文文中的奥秘 ——中国是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
蚕
桑
丝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商晚期的贮酒器。原器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是我 国现已发现的较大的方尊。此 尊造形简洁优美,采用线雕、 浮雕手法,把平面图像与立体 浮雕,器物与动物形态有机的 结合起来。整个器物用快方法 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 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 代的青铜器方尊中,此器形体 端庄典雅,无与伦比。羊在古 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 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 中的至尊气象.被誉为青铜器 “十大国宝”之一。
流通方式
不在市 场流通
明中叶后占据 市场 流通 主导地位 剩余 部分 出售
家庭 个体农户的副 手工 业活动 业
产品自己消费 一直存在于社 和纳税 会经济生活中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古代官营手工业——皇室和贵族 (代表当时最高技术)
家庭手工业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二、纺织业的发展
行业 时期
距今四 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