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思路及建设内容2013年 8月目录一、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建设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建设理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中心.............................................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信息基础保障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网络基础设施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云计算数据中心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公共基础数据库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物联设施智能化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智慧政务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电子政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管理创新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智慧民生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智慧交通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智慧城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智慧教育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平安城市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智慧环保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智慧社区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智慧医疗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8、智慧国土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9、智慧水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智慧经济体系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智慧旅游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智慧工业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智慧农业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智慧商务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智慧园区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建设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投资模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融合的方针,将中国的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需求,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战略制高点。
智慧城市的建设为实现“新四化”和美丽“中国梦”提供了现实路径,这也正是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的原因所在。
(一)政策支持2013年7月22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等八个国家部委联合报请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智慧城市这一主要目标,发挥中央和地方积极性,重点推进5方面工作,启动10个领域智慧工程建设,组织100个城市开展试点示范。
制度方面,中央将建立智慧城市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工信部等23个相关部门建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各部门资源,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完善智慧城市评估办法,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城市建设等领域推广应用。
资金方面,在国家严查地方政府债务,压缩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大背景下,充分鼓励地方政府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融资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发行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地方政府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募集资金用于智慧城市建设。
充分依托地方已有的投融资平台,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二)试点建设2012年12月5日,住建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印发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2013年1月和8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和第二批共193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意味着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了正式实施阶段,也明确了智慧化是城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二、项目概念“智慧城市”是以“五网融合”(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为基础,以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以技术集成为手段,通过各个系统工程的智慧化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发展,促进民生建设的城市发展新模式。
智慧城市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新理念,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手段,是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城市转型发展深入融合的产物。
三、必要性和可行性(一)必要性一是构筑新型城镇化、加快信息社会转型的需要。
党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城镇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是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
智慧城市是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城镇化建设深度融合的产物,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
发展智慧城市,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镇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树立发展新优势的需要。
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
智慧城市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用科技创新手段,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