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小架的基本功夫
小架拳五层功夫,都在拳架里,分为五路,炮锤不算。
一路是综合架,练松练柔,二
路练身法,三路练发劲,四路和五路练打法,技击。
招式少。
四路和五路已经看不到,小
架拳锻炼之初始,乃是要以动为主,动中求静。
而且,内家神意等高深法则,也是在动中
体会。
如果没有劲的支撑单单追求“松“和“静“,那么,所得之松,乃是软;所得静,
乃顽空。
只是养生之道,如此,是与内家武学背道而驰,则离道日远也。
拳即是桩,而且是活桩。
要在拳架下功夫的道理,就在这。
架子错误就相当于挫自己
的骨头。
骨头受挫一定痛苦。
把动作调整对了就可以,一定要有明白的老师指导。
不能自
己瞎练。
练习太极拳
一定要明明白白,头肩肘手胯膝脚各有各的位置和规矩,头肩肘手胯膝脚一定必须
规规矩矩练习,小架拳为什么叫规矩拳。
刚刚学习看做动作才是真的,一看就明白,一摸
就知道,摸老师的练习状态,让老师调调自己的身法。
文字内容可以介绍给你,但是不能
解释给你听因为没有看到你的状态,可能产生错误理解,面对面的演示还需要认真揣摩。
太极拳的资料很多,千万不要望文生义,练习是关键,正确的感觉才是收获。
很多东
西是架子好了以后的事,架子没好,求内涵很难求到。
什么事对和错,不能劲力顺达的状
态都是错,劲力顺达的状态就是正确的桩功。
先有型而后成体,这就像自行车的轮子,钢
圈是关键,先必须有好的钢圈,再必须有好的外胎,内胎才有用。
否则内胎再好都是假的。
轮子没有用。
钢圈就是架子就像人的骨架。
外胎就是筋皮。
内胎就是内气。
我们小架的股骨头所放的位置是最佳位置,运动半径最大化。
运动半径最大化,这
问题很多人不知道的。
这就是小架的后裆,所处的空间位置髋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关
节囊,处于自然的对称等涨放松状态
很重要。
从一个半圆到另一个半圆,组成一个太极,一个半圆的切线。
就是小架的
运动轨迹,这个切线就是阴阳鱼的分界线。
整个圆组成对拉拔长,阴阳对称,阴阳转换。
是太极拳背丝扣练法的初级功夫,是"后天背丝扣“,即以两臂运转带动太极本体运转丹
田先天一气。
高层功夫应是以太极本体丹田先天一气运转,带动肢体运转。
需要有一定内功方可,
在内不在外。
外在也就是动作越明显,说明他内在动得很少,内在一动,外面是看不出来的。
这就是行家和泛家的区别,外在表现越多。
说明他还没走到无圈。
也就是还没达到太
极拳的高级境界,为什么我们大师的拳。
初级和中级的人,看不懂的原因所在。
更不用谈
他的小寸劲和搭手就飞的功夫。
小架的开裆“泛臀”,是自然松的特定位置。
“泛臀”不是敛臀也不是撅臀,更不是
翘屁股。
字面上解释,敛:收敛,聚集。
泛:漂浮,透出。
被动松是四肢和躯干不能放到
特定位置的一种强迫的放松,实际上是不松。
小架的呼吸,“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打开内功的钥匙就必须
掌握“逆腹式呼吸法”。
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
逆
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
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
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
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吸。
逆腹式呼吸法在呼吸时改变腹腔容积,而使腹腔改变的内容物又不是吸人或呼出的
空气,而是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就是“内气”。
所以,逆腹式呼吸法在名称上是一种
呼吸空气的“方式”,实质上则是内气的“呼吸”升降、鼓荡。
逆腹式呼吸法,不是说说就能学会的,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
任何太极的云手都是不一样的,有的走圆,有的走圈。
但都要动到内里的东西,小架
从画方到画圆,在到平面,立体。
裆胯带腰的转动;不是练前面,而是练后背,在裆里转圈。
走的是花腰劲。
这样缠丝劲才能练出来,这就是小架拳的初级云手。
很难练啊,有的
练太极拳十来年了,整天辛苦地盘架子,竟然毫无功力可言。
你只需几句话的点化,把窗
户纸捅破,就可以让他功夫猛进。
小架拳只有裆做到了松,合,活,自然就走后弧。
像老爷子这支,他们的后弧,你是
看不出来。
你只看到合裆,因为重心是4,6分,只走一分。
而且后弧是从裆里面走的,里
面正确外面自然就出来。
所以他们不会调屁股,他们比较注重内在,只要内在一样。
外表
大同小异,对初学者,很难体会这个后弧。
小架腰裆胯放到那个位置,才能气沉丹田走
周天。
太极每天都在改变自己,在对与错的改变。
仅凭感觉是不行的。
裆胯内换后弧线,丹田人人有,不松不柔难以转。
外形很重要,型不对,经络就不通。
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说,上下没相随,动作不到位。
对人体结构的了解有误。
有其内必有其外,是内在的结构合理随顺,才有外在的形。
就知道四肢在什么情况下去合,最后心与身合。
否则是凭空想象,就像一听到裆走后弧,
就在那摆胯走屁股。
而不知道后弧是在里面走,也叫内弧。
所以明师很重要,没有明师。
以后你出师,也成不了明师。
小架拳除了松难练外,还有一个“合”。
无合,发不了小寸劲。
合不住,什么都没有。
单合容易,双合更难。
没人教确实很难悟出来,而且老师打得很快。
你无从去悟,当老
师把如何合,合劲怎么打教给你时。
这时你就要万分的认真,这就是真东西。
你为了“气贴脊背”或“裆走后弧”或“两膊相系”,问过很多老师而不得其解,;
你翻经寻典而找不到有实质性的指导内容,你求教于某大师,他语焉不详地给你说了一大
堆让你似懂非懂的东东。
这些会引起你太极拳本质变化东西看得很高深神秘,其实只需5
分钟的时间,一讲你就能练到身上的东西,很多人就是不理解。
说归说。
主要还是得下功
夫去练。
老老实实去练,功夫是自己找上门来的,而不是自己去想象寻找.
真经不轻外传,但看有缘似无缘。
拳传有缘人,是千古变的规律。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