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一、线描画:眼睛宝宝捉迷藏活动容;眼睛宝宝捉迷藏活动目标;1、在观察认识眼睛的基础上,能表现出各种形态的眼睛。
2、尝试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表现各种图案。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
2、材料准备;1教师用材料;示画纸一,图片,记号笔3、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篇】第1-2页;记号笔,油画棒活动过程;一、谜语导入猜谜语,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要点;幼儿通过谜语进一步了解眼睛的外形特征。
指导语;今天,欢欢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谜语,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呢?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打一五官。
二、探索发现1、指导语;我们的眼睛在哪里呢?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长得一样吗?小朋友你可以观察一下你旁边小朋友的眼睛说一说有什么不同,我们中国人的眼睛和外国人的眼睛也不一样。
欣赏图片看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2、我们的眼睛姓什么呢?示画出,上下是什么线呢?眼睛是由两条弧线组成的,眼睛上面还有什么呢?可请幼儿来添画。
3、玩纸上游戏-眼睛宝宝捉迷藏指导语;小朋友,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吗?今天有很多可爱的眼睛宝宝要和我们一起来玩捉文案.标准迷藏,让我们看看它们藏在哪里吧。
小朋友也可以拿起你的笔宝宝,让它来散散步,师边说儿歌边来演示;眼睛宝宝走走走,向前走转个弯,向左走转一圈,继续走,谁能像老师这样走呢?请你来试一试。
眼睛宝宝是由两条弧线组成的,画纸上哪里有这样的弧线?数一数有几只眼睛宝宝?还缺什么呢?添画眼睛眼珠子。
4、幼儿翻开第一页,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
三、创作表现1、引导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眼睛宝宝捉迷藏的游戏。
指导要点;鼓励幼儿大胆随意的画线,并能找出眼睛宝宝,并进行添画。
2、教师指导幼儿大胆作画四、欣赏评议1、围绕画面,请幼儿讲讲自己的眼睛宝宝藏在什么地方?并数一数。
2、鼓励幼儿相互找一找画中的眼睛宝宝。
五、结束活动师幼共同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二、线描画:奇幻过度活动目标:1、欣赏各种类型的房屋建筑图片,尝试根据观察和想象设计造型奇异的房屋建筑。
表现建筑物的外形特征2、能较熟悉的运用各种线条进行装饰,初步体现出画面的黑白灰关系。
感受各种建筑的美,体验想象和创作的乐趣。
3、活动准备:文案.标准1、经验准备:掌握各种线条的基础画法,并能将几种线条进行组合装饰;对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教室用材料:挂图“奇幻国度(一)(二)”;搜集各种房子图片在活动室中布置成“奇幻国度”展览。
幼儿材料:《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5—6页、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教师讲述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参观“奇幻国度”3、鼓励幼儿构想自己心中的奇幻国度,并邀请部分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探索发现1、出示挂图“奇幻国度(一)(二)”引导幼儿感受建筑物的造型美。
2、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五页,引导幼儿欣赏“艺术角”中的作品。
三、创作表现1、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六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胆想象,合理构图,设计不同造型的房子。
2、鼓励幼儿大胆地对门窗、屋顶等作品创意性的造型。
3、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房子,尝试表现画面的黑白关系。
四、欣赏评议1、请幼儿讲述自己所画的奇幻国度,并及时的给与肯定。
2、围绕建筑物的外形、线条的装饰、色彩的运用,以及线条的整齐、画面的整洁等方面文案.标准进行重点评讲。
3、引导幼儿互评。
五、结束活动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三、立体纸工:卷卷圈活动目标1、尝试将纸条卷成大小不一的纸圈、纸卷,感受纸造型的多样化。
能运用黏贴、连接等方法、将纸圈、纸卷组合成各种有创意的图形。
2、感受纸工创作的乐趣。
3、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能熟练地使用剪刀和固体胶棒。
2、材料准备:教师材料准备:用纸卷制作的例2-3个、做好的圆形纸圈一个。
幼儿材料:《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第一页、第11-12页;剪刀、固体胶棒、双面胶。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例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二、探索发现1、鼓励幼儿猜测纸圈和纸卷的制作方法,并操作示让幼儿观察。
2、鼓励幼儿大胆思考:用这些纸圈和纸卷还可以组合成什么图案。
文案.标准3、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截取第1页的作品,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三、创作表现1、欣赏《情境创意美术手工篇》截取第11-12页的材料用纸,动手制作卷卷圈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将制作好的卷卷圈任意组合。
3、教室巡回指导,帮助能力弱的幼儿。
四、欣赏评议1、围绕卷卷圈的作品造型、黏贴及卷的技法进行评议。
2、鼓励幼儿间互相欣赏、评议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作品及原因。
五、结束活动幼儿整理物品,清理活动现场。
四、小蜘蛛的网(线描画)活动目标:1、能较熟练地运用各种线条进行装饰,初步表现出画面中的黑白灰关系。
2、尝试用流畅的线条表现蜘蛛网的不同形态和外形特征。
3、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体验创作和快乐。
活动准备:文案.标准经验准备:在家长的引导下,对蜘蛛网进行过有目的地观察和欣赏。
材料准备:①教师用材料:挂图“小蜘蛛的网”;在教室的地面上画一个大大的蜘蛛网;大蜘蛛胸饰。
②幼儿用材料:《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9-10页;小蜘蛛的胸饰、记号笔。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指导要点:教师和幼儿贴上胸饰,扮演“蜘蛛”。
指导语:蜘蛛宝宝们,今天蜘蛛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好吗?2、游戏:走蜘蛛网。
指导要点:教师和幼儿一边念儿歌(见“活动资源”),一边走蜘蛛网。
二、探索发现1、出示挂图“小蜘蛛的网”,引导幼儿欣赏。
指导语: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蜘蛛网?它是什么样子的?小结:蜘蛛经常出现在角落里、树枝上、草丛中,它们在这些地方吐丝织网,捕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蜘蛛网的线条特征。
指导要点:再次出示挂图“小蜘蛛的网”,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蜘蛛网”的线条特征。
指导语:为什么小小的“蜘蛛网”这么厉害,可以捕捉到害虫呢?它的形状像什么?线条是怎样交叉的?三、创作表现文案.标准1、翻开《情境创意美术·绘画篇》第10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上大胆表现,合理构图,表现出蜘蛛网的外形特点。
指导语:小蜘蛛辛苦几天织好的网,被昨晚的狂风吹破了,我们来帮帮它,送给它一又漂亮、又结实、又能抓住小昆虫的网,好吗?2、引导幼儿用各种线条装饰蜘蛛网,表现出画面中的黑白灰关系。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在蜘蛛网的间隙里用线条进行装饰,使画面更加饱满;线条要疏密得当,运用交叉、交替和不同方向的线条排列表现“网”,并适当运用黑白色块。
3、幼儿自由进行线描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指导要点:启发幼儿用丰富的线条,规律的排列装饰画面。
四、欣赏评议1、展示幼儿作品2、教师围绕蜘蛛网的外形、线条的装饰、黑白灰色彩的表现,以及线条的运用等方面进行重点评价。
3、引导幼儿互评。
指导语:你觉得谁的蜘蛛网更美?为什么?五、结束活动师幼一起收拾整理物品,活动结束。
五、手工:剪窗花活动目的:1、初步感受中国剪纸艺术的美,体验表现美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剪窗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文案.标准活动准备:1、多媒体设施及课件:《美丽的窗花》。
2、纸制房子四幢。
3、色纸、剪刀、筐子等工具和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欣赏环境布置和课件《美丽的窗花》,让幼儿初步感受剪纸艺术的美,激发对剪纸的兴趣。
二、幼儿第一次探索剪窗花。
1、提问:你知道窗花是怎样做出来的吗?2、幼儿自由讨论制作方法。
3、幼儿尝试剪窗花。
三、生共同评价,学习剪窗花的技能。
四、幼儿展示作品,并示讲述制作方法。
五、教师示和小结。
示折纸:学习等平对分的折纸技能,鼓励多种折法。
示剪法:学习挖空的剪纸技能,鼓励多种剪法。
六、幼儿第二次探索剪窗花。
1、谈话:窗花的作用。
2、要求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进行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
(放音乐)文案.标准六、线描画:能干的长颈鹿活动目标:1、初步感受线条的组合规律与疏密变化,体验黑白线描画带来的美感。
2、能表现长颈鹿的外形,尝试用不同线条进行有序组合,装饰长颈鹿。
3、萌发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过程:一、示导入1、引导语: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吃草的动物朋友。
可能会是谁?2、边示边讲解:它有三角形的头,它有长长的脖子,它有圆圆的身体……这是它的身体的轮廓,再请粗笔来帮忙,给它穿上属于它的衣服……3、提问:你们在哪里见到过长颈鹿?长颈鹿生活在哪里?长颈鹿喜欢吃什么?(喜欢草原,爱吃树叶)4、欣赏例:漂亮的长颈鹿想找更多的朋友,一起去草地,一起去公园,一起去森林,一起去河边,瞧,还有小鸟在天空歌唱,有的长颈鹿昂起头,在跟小鸟说:“你好,你好!”二、幼儿尝试1、引导语:你的长颈鹿呢?请你把它请过来吧。
2、幼儿操作。
指导重点:1、粗细笔的转换运用是否得当。
2、长颈鹿的身体特征是否表现完整。
3、长颈鹿的不同姿态表现是否生动。
文案.标准4、主题与背景的互动是否合理。
5、注意多匹长颈鹿之间的大小和遮挡。
三、分享讲评1、观察讨论:看看长颈鹿在哪里?几只长颈鹿在一起?它们之间的故事?2、小结:长颈鹿就是喜欢在一起生活,相亲相爱,很快乐。
七、创意画:魔术师的手套活动目标1、大胆尝试多只手套的不同组合方法。
尝试将多只手套组合成新物体。
2、体验创意画中自由表现创意的乐趣。
3、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参加过与手套有关的活动。
2、材料准备:①教师用材料:实物手套若干②幼儿用材料:《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15~16页;水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出示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手套。
1、指导语:看过魔术师变魔术吗?他有很多变魔术的工具,今天我把魔术师的手套借来了,魔术师的手套也会变魔术的,你们猜,手套会变什么魔术?2、教师示多只手套的不同组合方法。
文案.标准指导语:原来几只手套放在一起可以变成另一个新的物体,谁来试试?小结:把手套组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个新的物体。
(可以重叠、并列)二、探索发现教师引导每个幼儿自选两只或多只手套进行实物操作,在操作中鼓励幼儿想象自己编出的1、新造型。
指导语:你把魔术师的手套变成了什么?用了几只手套?变成新物体的哪个部分?2、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15页中的“艺术角”,引导幼儿欣赏、感受不同作品的表现手法。
指导要点:回顾添加的画法。
小结:添画时可以在物体的里面添加,也可以在物体的外围添加。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作画步骤。
指导语:怎样用手套变出新物体呢?小结:先用线条画出由几只手套组合变出的新物体的外形,然后再用添画的方法表现新物体的其它部分。
三、创作表现。
翻开《情景创意美术·绘画片》第16页,鼓励幼儿在“创意墙”中进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