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润滑基础知识培训

润滑基础知识培训

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 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
破乳化剂,抗氧抗腐剂等。
润滑油,且学且明白
需求情况
•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三大润滑油消费国之一,润滑油2013年年 消耗量近780万吨。
• 目前,工业油市场占整个润滑油市场总量的40%以上,随着 工业现代化技术装备的日趋改善,对润滑油品质专业化、高 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油中的齿轮用 油、电器绝缘用油、橡胶填充油增长迅速,其他用油稳步增 长,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新一轮润滑油生产制造技术的创新 和变革
到腐蚀 • 消除冲击载荷:通过隔离工件之间接触,自身的承载能力,削弱冲击载荷。
润滑油,且学且明白
润滑油的常用添加剂
1. 清净分散剂:吸附氧化产物,将其分散在油中。由浮游性组分抗氧化、抗腐蚀、组合 、合成润滑
2. 抗氧抗腐剂:提高油品氧化安全性——防止金属氧化、催化陈旧延缓油品氧化速度隔绝 酸性物与金属接触生成保护膜具有抗磨性
3. 抗磨剂:在磨擦面的高温部分能与金属反应生成融点低, 4. 油性剂:都是带有极性分子的活性物质,能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在边界润
滑的条件下,可以防止金属磨擦面的直接接触。
5. 增粘剂:又称增稠剂,主要是聚俣型有极高分子化合物,增粘剂不仅可以增加油品的粘 度,并可改善油品的粘温性能。
6. 防锈剂:是一些极性化合物,对金属有很强的吸附力,能在金属和油的界面上形成紧 密的吸附膜以隔绝水分、潮气和酸性物质的侵蚀;防锈剂还能阻止氧化、防止酸性氧化 物的生成,从而起到防锈的作用。
• 对不同的油品具有不同的概念
19
润滑油,且学且明白
润滑脂类 • 润滑脂的外观
– 通过目测和感观来检查润滑脂质量的一种方法 – 主要包括润滑脂的颜色、光泽、透明度、纤维结构、稠度、杂质、析油、均匀性等
• 润滑脂的滴点
– 润滑脂的滴点是指润滑脂受热融化,开始滴落时的最低温度 – 表征润滑脂的耐温性能。润滑脂的滴点越高,其耐温性能越好,使用温度也就越高 – 润滑脂滴点的高低可以确定润滑脂使用的最高温度,润滑脂的使用温度应低于滴点20~30℃
因为润滑,所以润滑油
润滑的种类 1、根据润滑剂的不同,润滑可分为: ①流体润滑。指使用的润滑剂为流体,又包括气体润滑(采用
气体润滑剂,如空气、氢气、氦气、氮气、一氧化碳和水蒸 气等)和液体润滑(采用液体润滑剂,如矿物润滑油、合成 润滑油、水基液体等)两种。 ② 固体润滑。指使用的润滑剂为固体 ,如石墨、二硫化钼、 氮化硼、尼龙、聚四氟乙烯、氟化石墨等。
正是需要解决摩擦的危害,才有润滑的发展进步。 故:因为摩擦,所以润滑。
因为润滑,所以润滑油
润滑的概述 润滑,英文lubrication,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以降低摩
擦阻力、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 一般通过润滑剂来达到润滑的目的,相对运动物体表面加
入第三种物质—润滑剂,降低摩擦、减少磨损。 另外,润滑剂还有防锈、减振、密封、传递动力等作用。
• 根据用途可分为工业润滑剂(包括润滑油和润滑脂)、人体润滑剂。 • 润滑剂的种类很多,应用广泛。润滑剂也常用于塑料等加工中改进流
动性和脱模性,防止在机内或模具内粘着而产生鱼眼等缺陷。
在润滑剂最重要的就是润滑油,从使生产、种类、用途、规模都是 最大的。
润滑油,且学且明白
润滑油概述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 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 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 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 闪点
– 闪点是表示油品蒸发性的一项指标 – 油品的馏分越轻,蒸发性越大,其闪点也越低 – 也是石油产品着火危险性的指标,一般认为,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
18
润滑油,且学且明白
润滑油类 • 水分
– 水分是指润滑油中含水量的百分数,通常是重量百分数 – 润滑油中水分的存在,会破坏润滑油形成的油膜,使润滑效果变差 – 加速有机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锈蚀设备,使油品容易产生沉渣
• 锥入度
– 润滑脂的锥人度是表征润滑脂稠度或软硬度的指标 – 锥人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表示润滑脂能承受负荷的大小,锥人度小的润滑脂可承受的负荷较大 – 润滑脂的锥人度过大,易流失,过小,则流动性差
20
润滑油,且学且明白
选择润滑油的基本原则 • 一般首先应按设备制造商推荐选适当的润滑油 • 自主选择润滑油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有:润滑设备类型、载
因为润滑,所以润滑油
润滑剂概述 润滑剂用以润滑、冷却和密封机械的摩擦部分的物质。
• 根据来源有矿物性润滑剂(如机械油)、植物性润滑剂(如蓖麻油) 和动物性润滑剂(如牛脂)。此外,还有合成润滑剂,如硅油、脂肪 酸酰胺、油酸、聚酯、合成酯、羧酸等。
• 根据性状有油状液体的润滑油、油脂状半固体的润滑脂以及固体润滑 剂。
17
润滑油,且学且明白
润滑油类 • 凝点和倾点
–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油品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 油品的凝固和纯化合物的凝固有很大的不同 – 润滑油的凝点和倾点都是表示润滑油低温流动性的重要质量指标,只是测定方法稍有不同 – 对于生产、运输和使用都有重要意义 – 一般要求润滑油的凝点应比使用环境的最低温度低5~7℃
的摩擦。 • 滚动摩擦一般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但它也是一种取决于许多因
素的复杂现象。引起滚动摩擦的主要因素是接触处变形的微观滑 移、弹性滞后、塑性变形和粘着等。
因为摩擦,所以润滑
摩擦的危害: • 1、摩擦振动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 • ①产生噪音污染(如汽车、火车制动时的尖叫声); • ②振动冲击(如汽车启动、火车制动时产生的急剧冲击或明显振动令乘客
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矿物基础油应 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和生物油基 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这两种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分类: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
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 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 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 量的关键。
动滚动摩擦。
因为摩擦,所以润滑
3. 按表面润滑状态分类: • 干摩擦:两摩擦表面之间即无润滑剂又无湿气的摩擦。 • 边界摩擦(即边界润滑):以具有边界膜隔开相对运动表面时的
摩擦。 • 流体摩擦(即流体润滑):以流体层隔开相对运动表面时的摩擦
,即由流体的粘性阻力或流变阻力引起的摩擦。 • 混合摩擦(即混合润滑):半干摩擦和半流体摩擦的统称。 • 半干摩擦:边界摩擦和干摩擦同时发生的摩擦。 • 半流体摩擦:流体摩擦和边界摩擦或流体摩擦和干摩擦同时发生
却及减低有害的温度 • 洗涤:把机件中有害杂质和未及燃烧的不溶性物质带走,使这些污染物速离润滑表面及
避免油泥的形成。 • 密封:工件与工件之间形成有效的密封性,以防有益介质的泄露和外界的污染物浸入 • 防锈:减少与空气中氧气接触,防止设备氧化 • 防腐:提供接触部件完全分离的油膜,会减少机件接触及磨损的机会,避免金属表面受
③半固体润滑。指使用的润滑剂为半固体,是由基础油和稠化 剂组成的塑性润滑脂,有时根据需要还加入各种添加剂。
因为润滑,所以润滑油
2、根据摩擦副之间摩擦状态的不同,润滑分为: ①流体摩擦润滑。用流体( 厚度在1.5~2 微米以上 )将摩擦表面隔开的润滑方式
。根据润滑膜压力的产生方式不同又可分为流体动压润滑(靠摩擦表面的几 何形状和相对运动由粘性流体的动力作用产生压力平衡外载荷)和流体静压润 滑(由外部将一定压力的流体送入摩擦表面间 , 靠流体的静压平衡外载荷) 两种。
• 机械杂质
– 机械杂质是指存在于润滑油中不溶于汽油、乙醇和苯等溶剂的沉淀物或胶状悬浮物 – 大部分是砂石和铁屑之类,以及由添加剂带来的一些难溶于溶剂的有机金属盐 – 润滑油基础油的机械杂质都控制在0.005%以下(机杂在0.005%以下被认为是无)
• 灰分和硫酸灰分
– 在规定条件下,灼烧后剩下的不燃烧物质 – 一般认为是一些金属元素及其盐类
极为不舒服,纺织机械摩擦振动会使布面图案质量大为下降); • ③导致发生严重磨损和造成尺寸不准,降低工作性能和缩短使用寿命; • ④危害设备甚至人身安全(如产生共振情况)。 • ⑤产生热量,不需要的热量时,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影响系统可靠性
因为摩擦,所以润滑
润滑是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改善摩擦副的摩擦状态以 降低摩擦阻力减缓磨损的技术措施。一般通过润滑剂来达到 润滑的目的。另外,润滑剂还有防锈、减振、密封、传递动 力等作用。 充分利用现代的润滑技术能显著提高机器的使用 性能和寿命并减少能源消耗。
润滑油,且学且明白
润品润滑油,由于添加剂的使用,颜色一般不能判断润滑油质量好坏 – 一般说来,好的润滑油颜色相对较浅,透明
• 粘度
– 粘度反映油品油性和流动性的一项指标 – 一般而言,粘度越大,油膜强度越高,但流动性越差
• 粘度指数
– 粘度指数表示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 –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粘度受温度的影响越小,其粘温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 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因为摩擦,所以润滑
1.摩擦按摩擦副运动状态可分为: • 静摩擦:两物体表面产生接触,有相对运动趋势但尚未产生相对运动
时的摩擦。 • 动摩擦:两相对运动表面之间的摩擦。 2. 按相对运动的位移特征分类: • 滑动摩擦:两接触物体接触点具有不同速度和(或)方向时的摩擦。 • 滚动摩擦:两接触物体接触点的速度之大小和方向相同时的摩擦。 • 自旋摩擦:两接触物体环绕其接触点处的公法线相对旋转时的摩擦。 • 上述摩擦方式即运动方式的可以叠加,就构成摩擦的复合方式,如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