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8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8

2012自学考试政治《毛邓三》知识点习题8 第八章我国的外交战略和对外开放一、选择题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的核心问题是(B)A.政治问题B.经济问题C.军事问题D.外交问题2、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方向是(D)A.单极化B.两极化C.三极化D.多极化3、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C.和平友好,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4、我们应当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5、1988年我国决定建立(C)A.四个经济特区B.十四个沿海城市经济开放区C.海南经济特区D.上海浦东开发区6、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A.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7、发展对外关系必须正确处理好(D)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B.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关系C.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关系D.实行对外开放和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8、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B)A.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B.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C.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D.社会、经济全球化9、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A)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不结盟运动C.建立战略伙伴关系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0、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是(C)A.引进先进技术B.吸收外资C.扩大出口D.扩大进口11、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是(B)A.国家资本主义B.社会主义C.半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结合12、我国经济特区在于实行特殊的(D)A.政治制度B.社会制度C.经济制度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13、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C)A.由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决定的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C.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D.世界各国人民发展友好关系的必然要求14、邓小平提出的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核心是(B)A.和平B.发展C.民族独立D.经济联盟15、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C)A.军备竞赛B.局部战争C.国际经济旧秩序D.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16、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A.对外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17、1979年党中央批准试办的经济特区有(A)A.深圳B.海南岛C.浦东D.大连18、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实行这一国策的前提和基础是(B)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19、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D)A.反对霸权主义B.反对帝国主义C.维护世界和平D.独立自主20、按照三个世界的理论,中国属于(C)A.第一世界B.第二世界C.第三世界D.介于第二和第三世界之间2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A)A.和平共处B.独立自主C.不结盟D.维护世界和平22、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是由于(D)A.争霸与战争成为当前时代的主流B.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引起的战争时起时伏C.人口增长失控,资源破坏,环境恶化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作祟23、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必须是(B)A.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不结盟原则D.自由平等的原则24、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是(B)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共同繁荣和发展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25、中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是(A)A.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B.独立自主C.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合作D.加强对话,反对对抗二、辨析题1、对外开放就是否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错误。

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即指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决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本国人民;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争取外援要付出代价。

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总之,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的统一,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2、特区姓“资”不姓“社”。

错误。

我国经济特区的性质和作用是:(1)我国的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的特别行政区。

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上。

(2)我国兴办经济特区取得的成绩和发挥的作用,主要是:①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

经济特区已成为吸收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的窗口,引进和传播先进管理经验的窗口,获得知识和传递信息的窗口,使世界了解我国坚决实行改革开放等政策的窗口。

③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④经济特区进行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

总之,特区姓“社”不姓“资”。

三、简答题1、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是什么?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是:(1)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商品交换关系,它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

(2)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积极利用国外资金。

对外资金交流是国与国之间的信贷流动和生产经营的投资活动。

对外资金交流包括资本的输出和输入。

吸收和利用外资对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发展国际劳务合作。

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已成为各国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

国际劳务合作内容非常广泛,其形式主要有:通过海外承包工程进行劳务合作;通过第三国的承包商,分包一部分国外的工程项目;采取承建制的劳务合作;通过政府和有关机构聘请高级劳务人员。

(5)发展国际旅游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

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发展国际旅游业可以赚取外汇,增加就业,扩大商品出口,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扩大国际影响。

2、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1)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目标。

(2)独立自主是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中国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4)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3、简述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即指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实际,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夺取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决不允许别国干涉;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本国人民;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争取外援要付出代价。

因此,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是统一的。

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两者都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总之,必须坚持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的统一,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放在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上,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对外开放。

四、论述题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答: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须把握以下要点:(1)邓小平根据世界形势的发展与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

这两大问题是关系全局,带有全球性的战略性的意义。

(2)和平问题,是指在较长时期内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制止局部战争的问题。

(3)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的核心。

发展问题是经济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造成的南北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北方发达富裕,南方贫困落后。

南方不发展,北方就没有市场。

因此,发展问题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而且是整个世界的问题。

(4)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发展要在和平环境下才能顺利实现,和平也离不开发展,只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和平力量才能不断壮大,才能避免世界大战。

(5)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它们的作祟,局部冲突和战争仍时起时伏;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并没有改变,世界仍不安宁。

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6)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两大主题的论断,科学地概括了当前时代的特征,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及新时期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们观察和处理国际问题指明了方向。

2、社会主义为什么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之所以要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是因为:(1)一切文明成果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共同财富。

各国人民在实践中都会有许多发明创造,并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借鉴和综合别国的成果,不断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和文明程度,同时也丰富了整个人类的科学文化知识宝库。

历史表明,一切国家的发展,特别是落后国家跳跃式发展、迅速赶上和超过先进国家,都是与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科技文化成果分不开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