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路护路宣传
交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道路安全逐渐演变成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高度关注。
面对日益严重的道路交通伤害,各国政府纷纷集思广义开展预防工作,誓将与道路伤害的斗争进行到底。
对此,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曾说:“只有人们的精神思想改变了,我们才可能打赢这场既是集体也是个人的生命之战”。
众所周知,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使每天数以千计的人死于非命,或因此而受伤,甚至终身残疾,大量宝贵的财富也因此毁于一旦,给其家庭带来的痛苦更是像瘟疫一样蔓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因为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原因造成的死亡达到了120万人,这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在整个道路交通上造成的伤害有5000万人,且大多都是永久性伤害。
这当中,发展中国家是道路交通伤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
近几年,我们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都在10万人左右,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的高发国家。
与其他国家一样,在中国,我们通常也能看到,半数以上车祸死亡者都是15到44岁的青壮年,他们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路造成的伤亡给整个社会带来的损失确实不容小觑。
据了解,马路悲剧给发展中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2%,比其所接受的开发援助资金还要多。
日常生活中,一些行人宁愿翻越护栏横穿马路,也不愿意多走几步的场景屡见不鲜。
此外,中国有一支庞大的自行车队伍,但是几乎没有人使用安全头盔这样的防护装置。
在无人管辖的交通区域,硬闯红灯,横越交叉道口的自行车人群比比皆是。
有消息称,中国近四分之一的交通死亡与骑自行车有关。
道路的另一使用者,即机动车驾驶员,肇事的主要原因则是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和不使用安全带等。
统计数据显示,系安全带可以减少60%撞车造成的伤残或者死亡。
所以,种种错误行为仅凭制定法律是不足以劝阻的,关键在于共同营造道路安全的良好氛围,提高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中国的汽车化是近几年才逐步形成的。
但时至今日,中国的汽车文明相对来说,依然相当滞后,很多开车人行车的时候,依然保留着骑自行车的习惯。
很多悲剧一次又一次的重复上演,一个个无辜的生命被吞噬。
事实表明,道路交通伤害是可预知和预防的。
尽管它发生在世界各大洲,全世界所有国家无一幸免。
但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通过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事故发生频率逐年递减。
在我国,道路安全一直被认为是交通部门的责任。
然而,它并不仅仅是交通运输问题,还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说匹夫有责决不为过。
所以,彻底改变目前的状况必须标本兼治。
如果先从大处着手的话,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交通安全系统的先进经验,并改良成适合中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除此之外,则是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宣传,提高国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和素质。
道路安
全牵涉到社会每一个成员,正确的认知方能促使自觉遵守,同样,自觉遵守才是遏制交通事故频发的作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