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7.000 F00DB32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标准及计算方法(征求意见稿)前言本标准3为强制性条款。
本标准由江苏省经济信息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节能技术服务中心、江苏省燃气热力协会热力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武忠、江昌鱻、xxx、xxx、xxx。
热电联产能效能耗限额标准及计算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热电厂在生产过程中能量消耗的限额标准及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投产两年后的热电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589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12497 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3466 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GB/T17981 空气调节系统经济运行GB 1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综合热效率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和与总标准煤耗量的热量之比。
3.2 热电比统计期内供热量与供电量所表征的热量之比。
3.3 单位供热标准煤耗统计期内向外供热的单位供热量的标准煤消耗量。
3.4 单位供电标准煤耗统计期内向外供电的单位电能的标准煤消耗量。
3.5 发电量统计期内总发电量。
3.6 供电量统计期内向外提供的电量。
3.7 总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发电、供热和其他的电能消耗量。
3.8 发电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发电的电能消耗量。
3.9 供热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供热的电能消耗量。
3.10 其他厂用电量统计期内用于热网和其他的厂用电量。
3.11 总耗热量统计期内汽轮机蒸汽进口侧、向外供热的减温减压器蒸汽进口侧及锅炉向外直供蒸汽的总热量。
3.12 供热量统计期内向外提供的热量。
3.13 供热比统计期内供热量与总耗热量之比。
3.14 发电厂用电率统计期内用于发电的电能消耗率。
3.15 单位供热厂用电耗统计期内用于供热的单位供热电能消耗量。
3.16 总标准煤耗量统计期内用于发电和供热的标准煤消耗量。
3.17 供热标准煤消耗量统计期内用于供热的标准煤消耗量。
3.18 发电标准煤耗量统计期内用于发电的标准煤消耗量。
3.19 单位发电标准煤耗统计期内用于发电的单位发电标准煤消耗量。
4 能效能耗标准限额4.1 综合热效率η0(%)2012年前(含,下同),>45;2012年后,≥52。
4.2单位供热标准煤耗b r(kɡ∕GJ)2012年前,≤43;2012年后,≤41。
4.3 单位供电标准煤耗b g(ɡ/KW·h)2012年前,≤440;2012年后,≤405。
4.4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列计a) 新机组投产后六个月内。
b)向外供汽的减温减压器的供热量超过全部供热量的10%以上,锅炉向外直供汽的供热量超过全部供热量的10%以上;c)科学研究项目,锅炉、汽轮机等重大技术改造或大修理后的试验及调整阶段内。
5 计算方法下列计算方法适用于本标准。
5.1 综合热效率η0=[(Q r+36E g)/29.3B] ×102(%)式中:Q r —供热量,GJ;E g—供电量,104 kW·h;B—总标准煤耗量,t。
5.2 热电比RR﹦(Q r /36E g)×102式中:Q—供热量,GJ;rEg—供热量,104kW·h5.3 单位供热标准煤耗b r(kɡ/GJ)b r=(B r/Q r) ×103(kg/GJ)式中:—供热标准煤耗量,t;BrQ—供热量,GJ。
r5.4 单位供电标准煤耗bɡ(ɡ/kW·h)bɡ=b d/(1-e d/100)(g/kW·h) 式中:b d—单位发电标准煤耗,g/kW·h;e d—发电厂用电率,%。
5.5 发电量E(104kW·h)E=(E g+E z)(104kW·h) 式中:E g—供电量,104kW·h;E z—总厂用电量,104kW·h。
5.6 供电量Eɡ(104kW·h)5.7 总厂用电量E z(104kW·h)E z﹦(E d﹢E r﹢E w)(104kW·h)式中:E d—发电厂用电量,104kW·h;E r—供热厂用电量,104kW·h;E w—其他厂用电量,104kW·h。
5.8 发电厂用电量E d(104kW·h)E d=(E z-E w) ×(1-α)( 104kW·h)当E w=0时,E d=E z×(1-α)( 104kW·h)式中:E z—总厂用电量,104kW·h;E w—其他厂用电量,104kW·h;α—供热比。
5.9 供热厂用电量E r( 104kW·h)E r=(E z-E w)α(104kW·h)当E w=0时,E r=E zα(104kW·h)式中:E z—总厂用电量,104kW·h;E w —其他厂用电量,104kW ·h ; α—供热比。
5.10 其他厂用电量E w (104kW ·h) 5.11 总耗热量Q h (GJ)3111222333111(()()()10()n n nh m m gm m m gm m m gm m m m Q G i i G i i G i i GJ -===⎡⎤=⨯-+⨯-+⨯-⨯⎢⎥⎣⎦∑∑∑式中:G 1m —第m 台汽轮机的进汽量,t ; G 2m —第m 台减温减压器的进汽量,t ; G 3m —第m 种参数的直供汽量,t ;1m i —第m 台汽轮机的进汽焓,kJ/kg ; 2m i —第m 台减温减压器的进汽焓,kJ/kg ; 3mi —第m 种参数的直供汽焓,kJ/kg ;1gmi —第m 台汽轮机的进汽参数所对应的锅炉的给水焓,kJ/kg ; 2gm i —第m 台减温减压器的进汽参数所对应的锅炉的给水焓,kJ/kg ; 3gmi —第m 种参数的直供汽参数所对应的锅炉的给水焓,kJ/kg 。
5.12 供热量Q r (GJ)(1)(1)(1)(1)(2)(2)(3)(3)31122331111()10()pn n n r m m m m m m n n m m m n Q G i G i G i G i G i GJ -====⎡⎤=⨯+⨯+⨯-⨯-⨯⨯⎢⎥⎣⎦∑∑∑∑式中:G 3m (1) —第m 台汽轮机的抽(排)汽量,t ;G 2m (2) —第m 台减温减压器的排汽量,t ; G 3m —第m 种参数的直供汽量,t ; G n (2) —回收的第n 种参数的凝结水量,t ; G(3)—不回收的凝结水量,t 。
(3)(1)(1)(2)1231111()()npnnnmmm n m m m n GG GG G t =====++-∑∑∑∑;(1)1mi—第m台汽轮机的抽(排)汽焓,kJ/kg;(1)2mi—第m台减温减压器的排汽焓,kJ/kg;3mi—第m种参数的直供汽焓,kJ/kg;(2)ni—回收的第n种参数凝结水焓,kJ/kg;(3)i—不回收的凝结水焓,kJ/kg;(3)i=84(kJ/kg)5.13 供热比αα=Qr /Qh式中:Q r—供热量,GJ;Q h—总耗热量,GJ。
5.14 发电厂用电率e d(%)e d=(E d/E) ×102(%)式中:E d —发电厂用电量,104kW·h;E —发电量,104kW·h。
5.15 单位供热厂用电耗e r(kw·h/GJ)e r=(E r/Q r) ×104 (kW·h/GJ)式中:E r—供热厂用电量,104 kW·h;Q r—供热量,GJ。
5.16标准煤耗量B(t)B=(B r+B d)(t)5.17 供热标准煤耗量B r(t)B r=Bα(t)式中:B—总标准煤耗量,t;α—供热比。
5.18 发电标准煤耗量B d(t)B d﹦(B-B r)(t)或B d﹦B(1-α)(t)式中:B—总标准煤耗量,t;B r—供热标准煤耗量,t;α—供热比。
5.19 单位发电标准煤耗b d(ɡ/kW·h)b d﹦(B d/E)×102(g/kW·h)式中:B d—发电标准煤耗量,t;E—发电量,104kW·h。
6 主要节能管理措施6.1热电联产企业应定期对生产中热和电消耗的能源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各车间,建立用能责任制度。
6.2热电联产企业应按要求建立能耗统计体系,建立能耗测试数据、能耗计算和考核结果的文件档案,并对文件进行受控管理。
6.3热电联产企业应根据GB17167的要求配备能源计量器具并建立能源计量管理制度。
6.4热电联产企业生产使用的通用设备应达到经济运行状态,对用能设备的经济运行管理应符合GB/T12497、GB/T13466、GB/T17981等经济运行标准的规定。
6.5热电联产企业应提高通用设备的能源效率。
6.6热电联产企业应根据热和电生产工艺过程、装置、设施和设备的能耗状况,制定相应的节能改造规划和节能措施的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