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卷(试题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200分,考试时间是120分钟。
2.全卷共35题。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Na:23 O:16 K:39 Fe:56 Cu:64Zn:65 Mg:24 S:32 C:12 Ca:40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列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实验室里不同试剂的保存方法不尽相同,①NaOH溶液、②大理石、③稀硝酸、④NaCl溶液,这四种试剂通常各自存放在下列图示的试剂瓶中。
按照试剂瓶的顺序存放试剂序号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②④①③2.下列实验的装置和操作均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B.分离出AgNO3溶液中的AgCl C.检查装置气密性D.收集氧气3.人体内器官各有分工,为人体的正常运行发挥作用。
下列器官的自述合理的是()A.B. C.D.4.人体肺部约有4×108个肺泡,肺泡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里每个红细胞中约有5×108个血红蛋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肺在结构层次上属于器官B.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C.肺吸收的氧通过肺动脉送到左心房 D.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5.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A.B.C.D.6.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Cu2+、H+、SO42﹣、Cl﹣B.K+、Ca2+、OH﹣、CO32﹣C.K+、Na+、Cl﹣、NO3﹣D.Na+、H+、HCO3﹣、NO3﹣7.在密闭容器中,分别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定铝与稀盐酸反应过程的图象如图。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B.0~50 s时,变化不明显,是因为铝表面有一层致密氧化铝薄膜、C.60~100 s气体压强升高,是因为温度升高的原因D.100 s后温度降低是因为反应停止的原因8.血液流经下列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的是()①肝脏②小肠③大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皮肤⑧膀胱A.③④⑥B.⑥⑦⑧C.①③⑧D.④⑥⑦9.将鸡蛋壳粉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插入电导率传感器,搅拌,测得电导率(用来描述物质中电荷移动难易程度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B. 可以观察到烧杯中有气泡产生C. ab段电导率大幅上升是因为溶液中氯离子数量增多D. bc段电导率基本不变是因为溶液中钙离子数量基本不变10.如图是一个空气压缩引火仪。
在厚壁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会被点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活塞向下压时,玻璃筒内空气体积变小,压强变小B.当活塞向下压时,对玻璃筒内棉花做功,温度升高C.向下压活塞时,快压和慢压的效果相同,因为压缩气体做的功相同D.硝化棉被点燃的原理与擦燃火柴的原理不同1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A.测得反应后溶液中Na+与SO42﹣个数比为2:1B.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C.滴入适量BaCl2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D.滴入适量FeCl3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12.小明发现荡秋千时如果不推的话,秋千会慢慢停下来,他用小球模拟荡秋千,如图所示,小球在A 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向右侧摆动,B点是小球摆动的最低点,C点是小球摆到右侧的最高点,且A、C两点到B点的竖直距离hA>hc。
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A点到B点时小球的重力势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动能B.小球在B点时的机械能大于C点时的机械能C.绳的拉力对小球不做功D.小球在A点的动能大于C点的动能13.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B.实验中,沙、水吸热相同,所以物体吸热能力与物质的种类无关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14.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实验结束后,固体减少的质量均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B.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C.两个实验都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再加热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15.酶是生物催化剂,生物体内都含有各种各样的催化酶。
下列所示为人体内某种酶在不同pH条件下,其催化效率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当pH从5升高到7,酶的催化效率逐渐升高B.t1的温度大概在37˚C左右C.人体内各种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最高D.在温度从0→t2的变化中,酶的催化效率逐渐降低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1)如图1甲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其中压缩冲程是把能转化为能。
(2)如图2甲、乙所示,是我们课堂演示的两个实验,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
17.“嫦娥四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开启了月球背面探测之旅,如图所示。
火箭和探测器加速上升过程中,探测器的机械能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火箭与大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这是通过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8.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丝与空气中的和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2)为了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择Al、Cu和下列试剂中的来达到实验目的。
(选填字母序号)A.Al2(SO4)3溶液B.FeSO4溶液C.CuSO4溶液(3)可以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9.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葡萄糖蛋白质无机盐尿素尿酸红细胞白细胞样本A ﹣﹣ 1.6 2.0 0.0 ﹣﹣样本B 0.1 ﹣0.72 0.03 0.002 ﹣﹣样本C ﹣++ 1.6 1.5 0.02 ++ ++(1)正常的尿液是样本;(2)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20.如图流经泌尿系统的某些结构时,血浆中某些物质含量的变化,根据图示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表示血液流经泌尿系统的器官。
(2)葡萄糖含量在DE阶段升高的原因是。
21.小科爷爷最近身体不适,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规等检查,经诊断患了糖尿病。
请用图中序号或字母完成下列问题:图1 图2(1)爷爷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
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图1中吸收进入血液。
(2)通过皮下注射到爷爷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2中的。
22.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1)如图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重力是N(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自重)。
(2)如图乙是一把剪刀,在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相对省力的效果,则被剪物体应放在点(填字母“A”或“B”)。
23.小球从某一高度下落后,反复弹起,高度越来越低,如图所示,A、B、C、D在同一水平高度,则小球在A点时的重力势能D点时重力势能;在B点时的动能C点时动能。
(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4.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电源为电压可调的学生电源,小灯泡L标有“6V1.2W”字样,R为20Ω的定值电阻。
小组根据记录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I﹣U关系图。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为A,调节电源电压,当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1.35W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W。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45分)25.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具体操作①饲料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置成加酶饲料,并将加酶饲料和普通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烘干后储存。
②鲈鱼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苗,在两个相同的海水鱼池中各随机放养600尾鲈鱼苗,给一个鱼池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另一个鱼池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的。
③结果记录8周后,从每个鱼池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量,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759.3%、947.2%。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1)在烘干加酶饲料时,要在不高于某一温度下进行,若温度过高,会导致;(2)步骤②空白处应填写;(3)根据实验的记录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26.下列框图中的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B属于氧化物,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1)得到F溶液的操作Ⅰ的名称为:。
(2)若I是红褐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3)若I是蓝色沉淀,请写出G+F→I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反应①的基本类型是。
27.某兴趣小组进行纯碱样品(杂质仅含NaCl)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测定实验,主要操作流程如图:(1)请指出图中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
(2)为节约药品,可先向呈碱性的Na2CO3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色,再向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颜色恰好消失,即可停止滴加。
(3)以下操作过程会导致Na2CO3质量分数测定值偏小的有。
A.称量沉淀质量时忘记读取游码所示的值(不为零)B.沉淀未完全烘干就进行称量C.溶解时,充分搅拌后,样品未能完全溶解即进行下步操作28.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使用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2Ω)。
(1)为能顺利完成该实验探究,下列四种规格的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A.“10Ω 0.2A”的滑动变阻器B.“1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C.“20Ω 0.2A”的滑动变阻器D.“20Ω 0.5A”的滑动变阻器(2)电路连接完成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原因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至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为了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端移动(选填:“A”或“B”)。
(4)多次测量,得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为W,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情况是。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共7小题,第29小题5分,第30、31、32小题各8分,第33小题6分,第34、35小题各10分,共55分)29.丁酸乙酯是无色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其密度为0.87g/cm3,难溶于水,可与油类互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