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入临床路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进入临床路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进入临床路径患者知情同意制度
1、目的
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使患者了解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目的及意义,并对是否同意进入临床路径做出选择;充分配合医务人员开展诊疗,并在诊疗过程中协助监督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检查及收费,规范医生诊疗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2、适用范围
各临床科室。

3、定义
进入临床路径患者知情同意:准备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在入径前由医生告知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相关事项,让患者知晓,同意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并配合诊疗工作。

4、标准与规范
(1)患者入院后,由医生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确定初步诊断,如适宜进入临床路径管理,必须请患者签署《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具体见附件1)。

(2)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告知进入临床路径的目的、意义及其他重点事项。

告知内容包括:
①常规告知:患者初步诊断、患者病情情况、确定的初
步诊疗方案,该病种的临床路径简要诊治流程、大概费用、医保/新农合自费项目等。

②特殊告知:在医疗过程中,进行手术、麻醉、输血以及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等,当作为特殊告知内容时,应签署相应的知情同意书。

(3)临床路径变异管理
①治疗计划仅适用于“常规情况”。

如患者存在合并症或并发症,医务人员应告知患方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调整诊疗计划,并向患方作详细说明。

②如患者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存在明显变异,不适宜按照临床路径管理,可退出临床路径;退出临床路径时,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在病程记录中写明原因。

(4)患者进入临床路径后的权利
①患者及家属有监督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权利,并对诊治过程提出意见,向医务人员进行咨询。

②在进入临床路径治疗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可随时退出临床路径管理。

(5)患者进入临床路径后的义务
患者进入临床路径后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开展治疗,自觉缴纳医疗费用及服务费用。

(6)医务人员权利
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适时调整诊疗方案。

(7)医务人员义务
①履行告知义务,随时告知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并解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疑问。

②出院时向患者提供出院记录,告知本次住院主要的辅助检查、治疗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等。

(8)知情同意书管理要求
知情同意书签署完毕后,作为病人进入临床路径管理的凭证,由医生放入病历中存档管理。

(9)部门管理要求
医教部、护理部每月检查《患者进入临床路径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及告知情况,并作好记录。

对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而进入临床路径的病历,纳入临床路径考核。

(10)持续改进要求
由医教部不定期对未按要求执行本制度的科室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持续改进,并跟踪科室整改效果。

5、流程(另附)
6、职责
(1)临床科室职责
严格按照本制度执行,做好入径病人的告知工作。

(2)医教部、护理部职责
监督、检查临床科室进入临床路径患者入径前告知及知情同意书签署情况。

7、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4)《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
(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指导意见》
(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医改办等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3年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通知》(7)《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试行)》
(8)《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
8、特别说明:
(1)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本规定由医教部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