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活动

一元一次方程数学活动

(4)在木杆左端两小物体下再加挂一重物,然后把这三个重物一起向右移动,直至左右平衡,记录此时支点到木杆左右两边挂重物处的距离a与b;
(5)在木杆左边继续加挂重物,并重复以
上操作和记录.
根据记录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实验次数
小物体数
a、b的值
a与b的关系


a
b
第1次
1
1
a=b
第2次
1
2
a=2b
第3次
1
3
环节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活动1
1.阅读
统计资料表明,山水市去年居民的人均收入为11 664元,与前年相比增长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5%.
2.思考
(1)说说“增长8%”和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的意思;
(2)你能利用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从中再计算出一些新的数据吗?
山水市前年居民的人均收入为多少元?




练习:
为了给一本厚书标上页码,印刷工人用了2 989个数字.这本书有多少页?
你能估计出这本书的页码的范围吗?
印一本有9页的书需要多少个数字?
印一本有99页的书需要多少个数字?
印一本有999页的书需要多少个数字?
你能估计出这本书的页码的范围吗?
你能利用方程解决本题吗?
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展 示.
(5)与_____交流,我发现______________.
(6)试想,如果教科书中直接给出最后一段的问题,你认为题目是变简单了还是变难了?为什么? 教科书中的实验起到了什么作用?
注意:
(1)如果把木杆中点放在支点上,但木杆左右不平衡,说明木杆质地不均匀.
(2)中点不要移动,还是在原来的支点上,棋子要放在木杆的末端,离中点位置相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
交流成果,叫几个学生口述解题思路




1.小结
请同学们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反思
无论是新闻报道中隐含的数学问题,还是商品中的盈亏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数学问题,数学中的一元一次方程中的等量关系,也不仅仅用在这几类问题中,现实问题中用到数学知识的例子是数不胜数,因此,学好数学,应用数学.
教师出示题目(投影)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对数学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然后各小组派代表发表解法.
让学生在分析题意的基础上列出有关表示式,体会其中字母n的取值范围会影响用什么样的式子
学生小组内交流、总结,选代表展示.师生共同完善补充.
引导学生从应用题中分析对应的知识点,让学生学会从题目中找与书本相对应的知识点,提高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杠 杆原理:力×力臂=重物×重力臂
这是一个基本力学原理,通过简单试验可以发现这个规律.
师可以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分析等量关系,对于问题中出现的字母n,l,r,解方程时要作为已知数,对于这样的方程学生不太习惯.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规律,在实践中总结知识,得出 结论
渗透一个基本力学原理为学生上初二学杠杆原理打下基础
利用练习题展示掌握的成果
规律的探索,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条件
成果
展示
通过本节课的探究活动,使我们更加明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同时,还可以利用方程对一些问题进行推理判断.
完成同步学习练习题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大胆尝试,
情感
态度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自信心,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求真的科学态度.
重点
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方 程
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明确问题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间的关系,寻找等量关系.
【教学环节安排】
学生分小组讨 论
交流成果
几生口述解题思路
师生共同分析、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加强对学生表达与文字的组织能力




1.写出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及还可能存在的问题.
2.在报纸上收集一些统计数据,想一想利用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能否从中再计算出一些新数据.
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大胆尝试,
3.作业:
(1)了解实际生活中的类似活动1的问题,并举出几个例子.
(2)从报刊、图书、网络等再收集一些数据,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编成问题,看看能否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这些问题.
学生自己谈收获,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给学生留适当的作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数学,应用数学.
你能计算出物价上涨的百分比吗?
统计资料表明,山水市去年居民 的人均收入为11 664元,与前年相比增长8%,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5%.
3.解题后回顾反思:
(1)解决本题用到了什么知识?
(2)解决本题用到什么方法?
(3)解决本题可能遇到 的障碍是什么?如何解决?
(4)与_____交流,我发现_____________.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数 学活动
【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
技能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建模”思想方法.
过程
方法
1.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和实际问题中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预测、判断.
2.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次市场调查,体会数学知识在社会活动中的应用,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a=3b
第4次
1
4
a=4b

第n次
1
n
规律
(1)右边小物体数目、位置不变,左边小物体数目增多时,平衡时左边物体 离支点位置越来越近.
(2)na=b,其中n为支点左边物体的个数.
解题后回顾反思:
(1)你能验证得出的结论吗?
(2)解决本题用到什么知识?
(3)解决本题用到什么方法?
(4)解决本题可能遇到的障碍是什么? 如何解决?
活动二
活动2
课前布置学生做好活动前的 准备工作:
用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和一些等重的小物体,做下列实验:
(1)在木杆中间栓绳,将木杆吊起来并使其左右平衡,吊绳处为木杆的支点;
(2)在木杆两端各悬挂一重物,看看左右是否保持平衡;
(3)动,直至左右平衡,记录此时支点到木杆左右两边挂重物处的距离a与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