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J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塑料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技术规范Techmical Standard abount Plastics InjectMould Designing and Manufacturing2003-1-5发布2003-1-15实施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目次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引用标准 (2)总体原则 (2)3.1 设计原则 (2)3.2 制造原则 (2)1.设计要求 (3)4.1模具的选材及基本结构设计 (3)4.2浇注系统 (5)4.3冷却系统 (6)4.4抽芯机构 (7)4.5顶出脱模机构 (7)5、制造要求 (8)5.1 模具铭牌的打印 (8)5.2 型腔号及模具副数号的打印 (9)5.3 模具涂漆、喷字 (10)5.4其它 (11)6 验收 (11)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标准塑料注塑模具设计制造技术规范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生产所使用的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制造时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生产所用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包括自制及委外开制、加工的模具。
2、引用标准GB1298 《碳素工具钢技术条件》GB1299 《合金工具钢技术条件》GB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号和一般技术条件》3、总体原则3.1设计原则3.1.1必须满足产品生产的工艺要求,结构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低能耗,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装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水平。
3.1.2对重大、关键工装确定方案时,应征求工艺员意见,并经过审批后方能进行。
3.1.3工装设计必须保证图样清晰、完整、正确、统一。
外协加工的模具在交模时必须同时交付文实相符的电子图文资料给工艺部。
3.2制造原则3.2.1模具材料的选用应从塑胶材料、生产要求和使用寿命考虑。
3.2.2 材料代用原则上高级代用低级可不经使用方同意;反之必经使用单位和工装设计人员认可方能代用。
3.2.3对工艺装备制造中的主要件的制造工序质量必须有详细的质量记录,其主要包括有:材质、热处理和主要件的尺寸状态等。
4、设计要求4.1模具的选材及基本结构设计4.1.1模架一般要求选用优质模架。
模架尺寸在满足结构需要的前提下,应参考《工艺装配订制申请单》要求使用的注塑机规格来选取,(注塑机的参数参见附录一),并根据情况合理选用H型模架,以便尽量可采用小注塑料机来生产。
对于模具成型部分的定、动模镶块及型芯、镶件的材料一般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4.1.2模具的整体结构一般选用标准模架,应优先考虑用二板模,成型部分一般采用在定、动模板上镶定、动模镶块及型芯、镶件的结构,如图一所示。
模具分型面的封胶应由定、动模镶块来保证。
4.1.3一模只出一个零件时,应尽量使零件中心与模具中心重合。
如需偏离,应尽量控制偏移量在20MM以内;一模出多件时,应优先采用平衡式布置。
4.1.4分型面要考虑零件的外观要求,当分型线影响外观时应与产品设计人员及工艺人员协商。
4.1.5型芯、镶件,一般采用藏镶件的方式,与模块采用过渡配合(其间隙不能产生飞边),在型芯、镶件底用螺栓紧固。
4.1.6枕位,位于零件侧面之缺口,一般应造枕位而不造擦穿,枕位多采用镶件形式,两侧之配合面斜度一般取5度。
4.1.7排气槽,一般在零件最后充满处及较难排气的位置应开设排气槽,其宽取6MM,深取0.02-0.03MM,一般开在定模上。
4.1.8自锁机构,当分型面或擦穿有一定面积的倾斜面,或零件在模具中位置不对称,或定、动模的同心度要求较严格,如离心风叶模具,一般应制造自锁机构。
4.1.9支柱,规格直径一般取20-70MM,长径1.5-4,长度应比支承块高出0.2MM,碰穿位后一般应加支柱。
支柱硬度在HRC58以上。
4.1.10顶杆的复位不能仅依赖反推杆,一般应借助复位弹簧的作用在合模前能自动复位。
4.1.11成型收缩率,对于装配在一起的面壳、底壳类的两个零件,即使为同一种材料,也可能因零件形状结构不同,而使成型收缩率值有差别,必须根据结构差异来选用合理的收缩率。
4.2浇注系统4.2.1在满足成型和排气要求的前提下,浇注系统的长度应尽量短,以减少压力损失和水口料。
4.2.2主流道锥角约取2-4度,对流动性差的塑料可取到6-10度;流道表壁粗糙度应小于Ra0.63-1.25um;主流道长度一般应小于70MM,否则,模具制造厂应按图二的要求加工沉孔,其沉孔、定位圈及浇口套的尺寸应尽量按标准加工,以方便注塑生产。
如加工的模具对射嘴长度有特别要求时,应在设计阶段与注塑厂、工艺部进行协商,以便注塑厂提前做好准备。
4.2.3分流道,断面形状应主要采用圆形和梯形,圆形流道直径常用Φ4-10MM,优先选用Φ6MM;梯形流道尺寸:单面锥度一般取10度,梯形上宽5-13MM,高3-10MM。
4.2.4冷料井长度应大于流道直径并小于流道直径的二倍。
4.2.5 设计浇口位置时,应尽量避免熔接痕出现在零件结构薄弱处和外观要求较高的位置。
4.3冷却系统4.3.1冷却应均匀,型腔表面温差一般要求不高于5℃。
4.3.2冷却水道直径取Φ6-10MM之间,两条平行冷却水道之距离取40-70MM之间,在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多设冷却水道,并使用较大直径的冷却水道;冷却水道与模腔之间壁厚取15-30MM之间,且离顶杆孔的距离一般不得小于6MM。
4.3.3冷却水道应尽量避开熔接痕位置。
4.3.4要注意进水口、出水口的温差会影响模具冷却的均匀性,故单组冷却水流程不应过长,且冷却水道的进水口应尽量靠近浇口部位。
4.4抽芯机构4.4.1只有当抽拔力和抽拔距不大时,才可允许只采用弹簧抽芯来实现抽芯动作,否则,均需具有机械性质的强制抽芯机构。
4.4.2行位块的工作配合面都应有储油槽;行位块在完成脱模动作后留在导滑槽内的长度应不小其本身长度的三分之二。
4.5顶出脱模机构4.5.1顶杆材料应采用T8、T10,端面淬火硬度应达HRC50以上,顶杆常用规格ф4、ф5、ф6和ф8。
4.5.2顶杆装配后,其顶出端面在复位状态时应比型芯平面高出0.05-0.1MM。
4.5.3对于大于20MM长的螺钉柱,应采用顶管来脱模,顶管的单边厚度应不小于1.5MM。
4.5.4对于易脱模的小零件,顶出脱模机构应考虑满足全自动注塑生产的要求;其中,主流道拉料杆应角向限位以免转动,并同时打印模具安装方向以保证拉料杆的缺口朝下。
4.5.5当零件需要有几个拉料杆时,拉料杆应角向限位并保证缺口方向一致,以方便注塑时取出;拉料钉的设置应易于去除(不影响外观及装配的拉料钉可以不去掉),去除后的拉料钉根部不能影响外观及装配。
4.5.6 支承块的高度一般应保证零件所需的顶出距离小于最大顶出距离的三分之二。
5、制造要求5.1 模具铭牌的打印5.1.1铭牌按《空白模具铭牌制作工艺文件》的要求.制作。
其中塑胶模具铭牌的格式见下面图三。
图三5.1.2“零件图号”即塑胶制件的零件图号,若无零件图号,则注明所属产品型号及产品名称。
5.1.3“使用设备”指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模具所适用的注塑机的型号规格。
5.1.4“零件名称”即塑胶制件的零件名称。
以技术部图纸或有关文件为准,不得另起名称。
5.1.5“工装编号”由工艺部负责提供,其中末位英文字母表示该模具的付数号,第一付模的“A”可以省略不写。
如ZS351/001、ZS351/001B 等。
5.1.6“制造日期”指模具交付验收时的日期。
5.1.7“型腔数”指单个塑胶零件在模具内的型腔数。
5.1.8“尺寸MM,长宽厚”即模具的外形尺寸,其长、宽的区别是指模具正常安装在注塑机上时,模具的高度方向为长,模具的宽度方向为宽。
5.1.9考虑到模具的结构特点,铭牌一般统一装订在面向注塑操作工一侧的模具左上方的方铁上,以便于观看。
5.1.10一模出几种不同零件的,其所有零件名称、零件图号及型腔数都应分别打印在几个铭牌上,而其它内容只须在一个铭牌上打印即可。
5.1.11 铭牌的打印及安装程序:由模具制造厂家将打印内容提供给(委外模具经供应部提供给)工艺部,工艺部将打印内容制成激光打标文件,并将打标文件传送给注塑厂,再由注塑厂利用激光打标机完成打印工作,打印完后通知模具厂(或供应部,委外模具的铭牌由供应部再通知外协模具厂)领取,打印好的铭牌由模具制造厂家安装在模具上。
5.2 型腔号及模具副数号的打印5.2.1为方便生产管理,在塑胶件上应有型腔号及模具副数号。
5.2.2每一副模具均应在型腔的适当位置打印副数号,副数号使用大写英文字母A、B、C……标示出;模具的型腔数如果是二腔以上(包括二腔),则同时须在模具副数号后面打印型腔号,型腔号使用阿拉伯数字1、2、3……标示出。
5.2.3字体在塑胶件上应为正写,如某个零件的第二付模具一模二腔,则在二个塑胶件上应分别有B1和B2字样。
5.2.4打印位置以不影响制件外观面及使用性能为原则。
如有影响,则在工艺员确认后,可以不打印,否则必须打印标记。
打印文字应清晰可认。
5.3 模具涂漆、喷字5.3.1所有塑胶模具均应在两侧及上表面(是指模具在注塑机上的正常安装位置)涂上深蓝色油漆(PANTONE 301C或相近颜色),其下表面及其与注塑机贴合的两个面不用涂油漆,涂油漆的上表面在安装或摆放时,均应朝上。
5.3.2在模具两侧均需用白色油漆喷(或写)上该塑胶制件零件图号的前半段、该塑胶制件零件名称和模具副数号(即A、B、C等)。
其字体为仿宋体,字高为30-80毫米之间,字迹应清晰、端正。
5.3.3 模具运水进出口标识a、当动模或定模只有一组运水且该组运水的中间连接管只有一根时,可以不标识进出口标识,但除此之外,均必需按如下方法标识进出口标识。
b、运水组数以阿拉伯数字表示,运水进口标识以“J”(“进”的第一个拼音字母)表示,运水出口标识以“C”(“出”的第一个拼音字母)表示,如第一组运水进出口分别标识“1J”、“1C”;第二组运水进出口分别标识“2J”、“2C”(参见图四)。
c、每一组运水的中间如果有中间连接管,则标识相同的大写英文字母A、B、C等。
(参见图四)d、进出口标识用白色油漆喷(或写)上,字的高度10-20MM,字的位置应位于孔边缘30MM之内。
5.3.4模具安装时如果有方向规定,则应用白色油漆在模具上端涂(或喷)出向上的箭头,并在旁边喷(或写)出“上”字,箭头和字体的高度为30-80MM之间。
5.3.5所用油漆应有防锈、不易脱落等特性。
5.4其它5.4.1 当模具设有行程开关时,应在模具上安装三芯航空插座,其安装位置应方便注塑生产时使用。
插座规格统一使用安装孔径为16mm 的三芯航空插座,其线路统一接在1、2芯点上。
当模具其中某一个动作有多个行程开关限位时,只准设一个三芯航空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