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视觉艺术特色

浅析《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视觉艺术特色

浅析《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视觉艺术特色
摘要:师徒四人在西行的路上,白骨精为夺唐僧而巧设圈套,被孙悟空识破,屡次受挫。

唐僧却误会孙悟空滥杀无辜,将其逐出师门。

白骨精趁虚而入,掳走唐僧。

悟空闻讯前往营救,彻底击溃白骨精。

师徒冰释前嫌,重新上路。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唐僧白骨精颠覆3D(IMAX)
一、引言
吴承恩当年写《西游记》的时候,一定想不到,几百年后的今天有多少影视从业者靠他而活。

《西游记》可以说是我们是我们最熟悉的影视题材,每一年我们几乎总要与无所不能的美猴王见上一见。

86版《西游记》就不说了,从《大话西游》到《西游降魔》,从《大闹天宫》(64版动画)到《大圣归来》,都各有千秋,套句老话可以说是:年年岁岁猴相似,岁岁年年意不同。

而作为猴年的2016年,今年的“猴戏”则格外精彩。

二、电影《三打》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在故事的丰富度与格局上进行了升级,兼顾娱乐性与商业性,每一次交锋都有不同的涵义,为观众展现一个更完整更震撼的崭新西游世界。

三打在故事上是一步步升级的:一打打的是暴力武力;二打打的是智斗;更具东方玄幻色彩,巩俐饰演的白骨精舍弃了原著中山村小妖的设定,转身成为智勇兼备的“妖皇”,片中她除了用障眼法欺骗四师徒之外,还与孙悟空上演了一场更为险象环生的“智斗”;影片的第三打,也是最重要的一打作为悬念留给了观众。

巩俐饰演的白骨精将第三打都形容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导演郑宝瑞也表示,,如果一打和二打用来满足观众对于西游记的期待,那么第三打就负责超越观众的期待。

电影《三打》对于原著的颠覆不可谓不大,其中二师兄猪八戒、三师弟沙悟净与白骨精的颠覆最大。

2.1二师兄,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不是,是菩萨请来的逗比!猪八戒都减肥成功了!我们还在胖着,啊多么痛的领悟!
不要跑,我和圈养的不一样,我是宠物!——猪八戒
小沈阳这次大胆的尝试打破猪八戒留给观众的既定印象,塑造了一头“帅比吃重要”、色胆包天的猪。

小沈阳的脸已经自带“笑果”,新年合家欢怎能不乐。

但猪八戒依然色胆包天,敢对“妖皇”白骨精暗送秋波。

谈及对猪八戒这个角色的理解,小沈阳表示:“我设计的这个猪八戒,心里就没拿自己当猪。

”除了面对美女耍帅,就连对着沙师弟他都要问一句“被我帅到没有”。

对此导演郑宝瑞笑言:“小沈阳这次演的猪八戒根本就是当成一个偶像来演,还是具有韩范儿的偶像,只要有机会,他就把自己变成一个帅哥”。

猪八戒形象的颠覆给观众的视觉上带来冲击,给观众一种另类与新奇的感觉。

影片中对于猪八戒的设定就是搞笑、色胆包天、耍帅,奠定了喜剧的基调。

2.2沙僧还是认准蓝色牌“史上最抢戏男四号”罗仲谦饰演的沙僧,浑身蓝色被网友大呼颠覆!其实,沙僧的造型不是颠覆,而是严谨的还原了原著中沙僧的形象!由于先前技术上达不到给大家带来的误区!记住了、沙僧就是蓝色的!不是阅兵蓝也不是柴静蓝,是沙僧蓝!
当看到沙僧时的第一印象就是编剧搞错了,但谁也不会想到原来沙僧本身就是蓝色的。

这并不完全算是颠覆而是还原。

《三打》中所呈现的已经不是西游记中的老实、任劳任怨的沙僧了,用网友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蓝巨人。

视觉上对于沙僧这一形象会在观众的印象中形成强烈的反差感,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2.3从未见过如此身材玲珑,风情不羁的白骨精。

这么美的白骨夫人,夫复何求!白骨精变身老妪、村姑、孩儿娘...这个白骨精堪称百变女王!巩俐版的白骨精就是霸气,一个眼神就能让人毛骨悚然。

智斗武斗,这样的妖精打三遍真的就够了吗?
而我们的印象里的,不管是86版电视西游里的白骨,还是大话西游里的白晶晶,白骨
精只是单纯的作为一种妖化的出现,打败她现出原形,从来没有一部西游故事把重点放在妖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成功的开创了先河。

编剧大胆的改变让这个无情角色变得有情,巩俐的演绎让这个形象变得有了深层次的内涵。

她仍然是狠毒的,仍然是冷酷的,但又在狠毒与冷酷之余,有了令观众印象深刻的执着与悲情。

佛意度人度妖度己的哲学思考。

从衣服上来说,最终呈现在电影中,白骨精有一黑一白两套衣服。

郑宝瑞坦言他心中的白骨精是个矛盾的形象:“觉得她一直在挣扎当中。

她从人而来,经历过很多,然后对人性比较失望。

但其实她内心里面还是人,只不过她现在是妖。

我认为她完全是矛盾的一个人物。


比如白骨精以一袭白衣出场,很多观众反应她更像是神仙,而不是妖怪。

矛盾点就出在这,神仙姿态的她一眨眼生吃了人,所以她还是邪恶的。

白色的衣服在处理上,难度也比想象的大,所以白骨精的白衣服并不算是纯白。

另一颜色则是选择了黑色,而黑色服装恰恰更能衬托出白骨精皮肤的白。

三、《三打》以一种绝妙的构思将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重新呈现出来,既保留了故事原型,又新意跌出,而且首尾呼应,细节饱满,情深处难以自禁。

相信不少人看后会对片中唐僧“绝不跨过一叶苍生”度人度己的佛性所感动,而我却对其中的师徒情,情有独钟。

开头,悟空给唐僧收服了白龙马,只因“让俺老孙背你去取经可不行”,没想到却一语成谶。

随着最后经典《西游记》配乐的响起,心中不免动容。

这种感觉也许只有看了电影才懂。

3.1为了电影在视觉上更好的呈现,剧组在造型与特技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猪八戒的造型实现起来要经过非常复杂的工序,每日化妆最长要花费5个小时时间,而为了逼真小沈阳还剃了光头。

郭富城扮演孙悟空也吃了不少苦头:“每天化妆需要8个小时,上妆后不能喝水,因为如果要上洗手间,仅脱掉特效服装就需要两个小时,出汗了也需要工作人员用吹风机往衣服缝里吹...”在特效化妆与后期制作的辅助下,这次巩俐挑战了从18岁到86岁的年龄跨度,演绎人格更为丰富的白骨精。

3.2每个人都有个孙悟空情节,说到中国式的英雄主义,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孙悟空首当其冲。

片中孙悟空打龙与打虎的两场戏,片方专门聘请韩国特效团队负责,动用150人团队制作半年之久,仅模型的制作就需要12道流程,耗资逾千万。

为了呈现小白龙的形象,剧组参考了20多种极具特点的动物形象:鳄鱼的眼睛。

、鹰的爪子、蜥蜴的鳞片等,还原出中国人心目中龙的形象。

3.3如果说特效是《大闹天宫》一大败笔,那《三打》的特效绝对是可以打满分,这也是预告一出黑转路最直接的原因。

对于国内包含魔幻色彩的电影而言,《三打》的特效是跑在前列的。

这种水准不仅体现在宏达场景的搭建之上,也不止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更是创意上非常大胆,其整体环境和立体效果直逼好莱坞大片。

最让人佩服的一点是特效是为剧情发展服务而非单纯的炫技!导演郑宝瑞说,这次《三打》的特效是在做减法,全片的特效镜头“只有”1500个,比起《大闹天宫》的2000+个特效镜头有缩水,但也确实将特效镜头里掺杂的水分挤干了。

“贵精不贵多”的指导思路让这次《三打》的特效实现大精进。

四、在西游记里短短的三打,如何改编成125分钟的电影?一打,师徒离隙,唐僧误解孙悟空,虽然设定和内容不同,但与原著的步骤是一致的,增添了白骨精的身世,为后期埋下伏笔。

二打,师徒之间的矛盾激化,白骨精主动蛊惑孙悟空,在唐僧误解孙悟空的基础上,加了一层孙悟空的动摇,相当于从单向的误解,变成了双向的“离间计”,这段内容为原创!三打,借着费翔国王之口说出了唐僧的桎梏,令后者感悟到“众生心府皆有火起,佛都灭不了。

”三打,虽在内容上做了改编,但在情感脉络上贴合原著,有来有往,有虐心有团圆,有误解有忏悔。

而《三打白骨精》最重要核心的是比三打多
一打,也是整部电影的升华和创新,这是改编的创新。

结论:“我们两个人真的很像,我们只会相信我们眼睛所看见的...”这是唐僧对孙悟空所说。

像,在电影里可以解读为平等,这是以往的西游里是不存在的,而恰恰也是现今社会最热的话题。

唐僧作为师父,在身份地位上本是比悟空高出一级,而在三打里,师徒关系则是平等的,没有好为人师也不迂腐,有的只是以身作则的感化。

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坚持。

西去取经,普度众生,在完成自我救赎后,师徒三人重新上路,而这上路可以解读为对荧幕外观众的一次洗礼,我们没有形而上的取经,有的只是现实里梦想的坚持!
“这取经路上的每一难皆为造化,每一步皆是修行,人上就是这么奇妙。

”——唐僧
参考文献:
1、师妹。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庙会电影”与自我表达。

电影世界,2016年,Z1期,16—17
2、佚名。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电影,2016年,02期
3、影评。

时光网/豆瓣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