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世外桃源解说词

(精选)世外桃源解说词

世外桃源解说词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您来参加本次现场会。

我是本次会议的工作人员某,非常荣幸可以陪同各位领导一起领略千年龙门古镇,百里水乡石城的优美风光。

在旅途中如有什么不到之处,还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我们石城镇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民俗特色明显的千年古镇。

全镇30个行政村,1.3万口人,13900余亩耕地,国土面积27万亩。

历史上,后赵石勒曾在此屯兵聚粮;抗日战争时期,刘邓大军曾在此与日寇浴血奋战,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县委、县政府“高扬旅游龙头、主攻绿色生态;实施‘双五’战略,主攻‘五大’目标”的治县方略的指引下,石城镇已构建成一个初具雏形的旅游格局。

目前全镇已形成“圆梦山庄枣林——千年古刹龙门寺——红旗渠源首——世外桃源下石壕——农耕纺织白杨坡——民俗文化豆口村——百里水乡芦苇荡的旅游格局。

今天我们要横跨浊漳河,驱车14公里到北方别具一格的地方,叫“世外桃源”。

“世外桃源”一词出自我国东晋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诗中所描述的地方。

陶渊明,又名陶潜,江西浔阳柴桑人,生于东晋365年,当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南方是战略不断。

陶渊明耳闻目睹中华大地的如此惨状,激发了他“猛志逸四海,大济于苍生”的宏大理想。

他19岁时出任江诩祭酒(就是现在的宣传部长),参军等。

由于政治腐败,他壮志无法实现,几次出任高官,几次返回田园。

最后在他41岁时,彻底下定决心,辞官隐居田园。

隐居田园后,他与妻子,夫耕于前,妻随于后,辛勤耕作。

闲暇之余,与农民谈古论今,饮酒赋诗,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田园诗人,一生留有田园诗赋180余首。

在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自劳其食、家家富足、生活安定、风气淳厚朴实的地方。

今天我们去的“世外桃源——下石壕”酷似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

愿大家能够领略太行奇峰,感悟田园风情;再寻桃源之路,体味桃源美景。

现在我们经过的是漳河大桥,随我的手向右手边望去,可以看到红旗渠主干道。

现在我们经过的村子叫青草洼村,全村共有84户,246口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去年整村推进项目新修的小公园。

老申峧,全村80户,256口人。

这边是通往农耕纺织白杨坡、民俗文化豆口村的旅游循环路。

现在经过的是大坪村,全村共有60户,155口人。

好了,我们现在就要穿过桃源洞口,进入世外桃源了。

桃源洞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桃源洞。

“桃源洞”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

有人说此洞在远古时期为一片汪洋所形成,也有人说这里原是一小洞,后为交通便利开凿扩建。

不究其祥,但它酷视陶渊明笔下的桃源洞,从此洞进入便是北方罕见的一副世外桃源之景,天高地阔,阡陌交通,泉水淙淙,芳草茵茵;良田果林,石屋石街;男耕女织,淳朴好客。

有不少诗人墨客和乐山乐水者都来此地体味这远离尘嚣俗世的“世外桃源”生活。

今天我们就从这传说中的“桃源洞”进去,看一下世外桃源的“桃花洞”,感受一下陶公笔下的淡泊,田园生活的怡情,于世隔绝的静气,别有洞天的景色,低碳生活的乐处,从而使心情宁静而致远。

右手方向看去壁上石花随处可见,大家知道它是如何产生的吗?左手方向有山水向下飞流形成的瀑布,叫桃源瀑,右手这边还有个上山石阶,大家猜猜这是干什么用的,这个谜等游览结束后我再告诉大家。

再往前走有黄龙洞,观音宝瓶(形似)。

现在我们将进入峡谷仙境,这里有仙女浴,三潭印月等神话传说。

三潭印月“三潭印月”是指进入桃源洞的三个水塘。

别看这三个不大的小水池,确有神话般的传说。

据说在夏季每逢月圆之夜,只要在三个池塘之上点上三只蜡烛默默许下心愿,就能把心愿印入月中求得上苍的保佑,梦想成真。

每到夏季的月圆之夜,这里波光粼粼,水生风起,池水之中山月互映,一派山中别致景观。

有诗曰:“三潭印月波光连,山峰生辉雾屏山;许下心愿印明月,祈福祈财祈平安。

”接下来我们将经太行天路进入桃源大道,在此我们暂停片刻,对太行天路和世外桃源作个简单了解。

太行天路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是进入“太行天路”和“世外桃源”的交叉点。

向上便是太行天路,向北便是“世外桃源下石壕低碳旅游景区”。

现在简单介绍太行天路太行天路全长40公里,垂直高度400米,由此向上在悬崖绝壁间,在云端山峰中盘行5.7公里的乡村公路便是进入西井山的道路,东行8公里是神奇的“九龙洞”,再走8公里便是人间仙境西井山。

南行24公里便是平顺千年古关隘虹梯关。

2007年初,新任平顺县委书记陈鹏飞带着四大班子领导来到下石壕村进行狠抓落实,转变作风大调研,提出修通下石线、太行天路,打通西井山至下石壕的高山相阻,开发世外桃源低碳旅游景区的发展思路。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上下一心,攻坚克难,用三年的时间,投资1000余万元,全线贯通了太行天路。

从而,下石壕这个世外桃源如闺中少女,初露芳姿。

有人这样描述太行天路:车在山巅云间行,千山万岭各不同。

一览群山跨脚下,举手擎天显雄风。

太行天路是一座震撼人们心灵的丰碑;是人们千百年来梦想的期盼;是平顺“四特七不精神”的真实写照。

世外桃源下石壕低碳生活体验区下石壕位于石城镇南14公里处,海拔1200米,总面积16平方公里,120亩耕地,最大地块不超过一亩,全部为山地海带田,以农耕为主,主产作物为玉米、谷子、杂粮,经济作物大红袍花椒、核桃、柿子、中药材等。

该村原本居住在距山底200多米高的半山腰上,群众出行困难交通不便,生产资料购不进,农副产品卖不出,悬崖绝壁上有一条崎岖山路羊肠小道,全靠肩扛人挑,几乎与世隔绝。

且自然风光优美,风景这边独好,所以叫“世外桃源。

”正是这样,才使世外桃源成为今天许多游客神秘向往的好去处,也使它成为真正的天然氧吧低碳生活体验旅游区。

在这里可以进行徒步游、自驾游、村庄游、登山游、周边游、天然溶洞游等多种形式的低碳体验,今天我们主要进行的是登山游。

仙女回眸在进入世外桃源的途中,有一瀑布潭水清澈见底,麻石光滑,呈椭圆形、猪腰形,那就是天然的仙女浴。

传说有一年夏季,天上的七仙女她们看到这里景色清奇,流水潺潺,人迹罕至,是个洗浴的好地方,不由按下祥云,落于此处,解开莲花裙,跃入水中,尽情地游水嬉戏,有说不出的惬意。

从此她们便常来此沐浴。

时间一长她们对这里产生了眷恋之情,但没有办法,还的返回天空,就变出七座山峰兀立在对面,深情地守望人世间的世外桃源。

首先请大家参观下石壕农家旅社现在看到的是陶然居,接下来大家随我走这是清雅居,再让大家体验一下田园居的风情。

大家请随我往上走去看看咱下石壕村的五星级接待中心桃源居。

桃源居是“世外桃源低碳生活旅游区”的接待站。

也是“世外桃源农家旅社系列之一。

”桃源居的建筑用材全部是石材建筑,建筑格局为三房一院,院无大门,院外前面有一街道,呈头冠形状,寓意桃源村首居之地。

原是该村的村工所、村委会。

内部装饰即体现了古建的木质楼板屋顶,又有现代化装饰,有温馨的卧室,大方的客厅,标准的卫生间,整洁的餐厅,功能齐全的厨房。

并配有电视、电话、健身器具等。

院对面的墙壁上,草书一首《躬耕赋》,是陶渊明田园生活诗中的名句摘抄。

当你身置桃源居,坐在院内石桌上,或品茶,或饮酒,坐赏陶渊明的田园诗句,何等惬意。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说的是陶渊明田园生活时有十余亩地、八九间房,诗中洋溢着“古园依旧,我爱我屋”的一种情怀。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说的是榆柳树影婆娑,浓阴匝地,习习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荣实繁,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多少欢欣。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说的是黄昏时远处村落,缓缓升起的家家户户的炊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是陶渊明的采菊名句,诗人悠闲,淡泊的在篱下采菊,眼神不经意间与青山花鸟的南山美景相遇。

这是何等的人生境界与生活情操,不为利所动,不为名所惑,不为世事所烦。

来陶令故居来感悟这人生的另一种境界吧。

降龙树下石壕村上有一罕见的千年树种,叫“降龙树”该树从石缝中生出,同一根部长出七枝树形参天蔽日,在树种中未有学名,百姓称为“降龙树”。

另有一棵柏树合一棵红叶树左右守护,像是忠诚的卫士。

据说,在降龙树下乘凉,会有辟邪驱毒功效,周围没有苍蝇蚊子。

此树枝插入食物之中,可鉴别有毒没有,要是有毒,树枝就会冒白沫。

该村的百姓把它作为护村之宝,世人把它称为“世间奇树”。

飞来峰下靠山亭飞来峰是世外桃源下石壕凤凰山的一座山峰。

山势陡峭,峰如剑削,如从它山飞来一般,故称“飞来峰”。

在山峰脚底,有一石板亭叫“靠山亭”。

在此登山观景,入亭小憩,使你不由地联想起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名句:“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据说,这是一处独特的宝地,他前有降龙奇树,后又飞来山峰,只要你在这个“靠山亭”里默默许心愿,可保你平安人生、仕途坦荡,心想事成。

漫漫人生路,坎坷终相伴。

诸多事不遂,只因无靠山。

你不妨相信一回大自然神奇的外力吧。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凤凰岭路,登上凤凰岭。

沿途有四个字,第一个字是“攀”,大家可猜想后面的三个字是什么?我们在凤凰岭上休息一下,照几张照片。

据说这里曾是陶渊明农耕田园时经常饮酒赋诗之处。

传说旁边的石房遗址他曾在此居住过。

陶渊明一生曾多次为官,后又多次隐归,最后彻底隐居田园。

余闲之际,对酒相伴,赋诗田园。

当年与他同在仕途的朋友,看他生活潦倒,馈赠钱物,但他大都拿去换酒。

他一生书写的田园诗三百余首。

其中“方宅千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萌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句像暖暖的流水从胸中流淌而出,跨越时空流传千古。

到了龙凤观景台,我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

现在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答对有奖,沿途“四个字”是什么?(攀、登、励、志)枯林轶事龙憾千载此块巨石是江河龙王的龙头化石。

讲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年间,江河的龙王因违犯天条,玉帝命唐大臣魏征斩杀此龙。

此龙在唐太宗梦里求情,唐太宗应诺,就请魏征君臣对弈,品茶。

之间魏征忽然睡去,在睡梦中奉玉帝之命将此龙惩罚。

龙头就落于此地,化为巨石。

唐太宗无奈,应不了诺言,因此演绎出一串龙王悲憾,唐王无奈的故事,它从而警示世间之人:天不可欺,法不可违。

大家看看这块石头像不像镜泊湖的缩影?龙凤观景台沿崎岖的山道攀行垂直高度400米长约2公里,大家体会到了山的雄伟和“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感觉。

现在看到的是凤凰山观景台。

站在这里可以领略世外桃源下石壕一年四季的山中景观:春季——桃花节:鲜花盛开,漫山遍野,领略花的世界。

夏季——避暑节:青翠欲滴,凉爽宜人,畅游绿的海洋。

秋季——红叶节:红叶满坡,青山披彩,感受余秋情调。

冬季——登山节:苍山威严,冰崖百丈,欣赏北国风光。

九龙山传说站在凤凰山之巅,远眺群山起伏,绵延不断,好像一条条巨龙扑卧山中,也就是百姓号称的“九龙山”;每个山峰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

俯首看,桃源山庄石板房显得那么神秘;大家随我右手向南看,山腰上那弯弯曲曲的黄土带,便是我们的太行天路,不难看出它们奇而险,使我们平顺精神的真实写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