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方法与措施

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方法与措施

龙源期刊网
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提升方法与措施
作者:何雄
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19年第02期
摘要:乡村乡中小学教学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小学教学质量停滞不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于此,针对乡村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改善策略,旨在促进鄉村乡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乡村中小学;教学方法;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113-01
1.提升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意义
乡村中小学虽然在教育条件、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是乡村中小学也是我国教育教学中的重点。

乡中小学作为学生主要学习场所,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及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加强乡村中小学教学对于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

通过提高乡村中小学教学质量,可以有效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习质量,提高学习成绩,更好的备战高考,为今后的学习与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2.现阶段乡村中小学的教学现状分析
乡村中小学的教育资源匮乏、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不当等多方面原因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对此进行以下简要分析。

2.1照本宣科化严重
乡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缺乏创新意识,受到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较深。

大部分教师将教学目标固定在提高学生考试成绩、提升学生在的考试能力方面,而考试内容以书本中的基础知识点为主,因此教师将教材课本作为唯一的教学工具。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照搬宣科的将教材中的内容逐一讲解,忽视了学生实际需求的考量,没有立足于实际的机械性教学方法难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教师以自身的经验与思想为教学设计核心
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但是传统教师思想在乡村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思想中根深蒂固,想要一时间拔除很难。

乡中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凭借教师以往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师自身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进度为主而进行的教学设计缺乏合理性,没有充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