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9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09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概况1.1规划背景1.1.1金山区行政体系的调整2004年初金山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完成了《金山城镇体系结构和产业布局规划》,将金山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划分为新城(含三个街道)——镇(含己撤并镇的原镇区)——农民居住点(含中心村和规划农民居住点)三个层次,并对金山区域内现有的城镇进行撤并。

原枫泾镇与原兴塔镇在此次规划后合并为新的枫泾镇,成为金山区九镇之一。

2004年10月《金山区区域规划纲要(2004-2020)》编制完成,并报批通过。

2005年初,新的枫泾镇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为更直接地指导城镇开发和建设活动,在此基础上进行新一轮的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1.2枫泾地区进入快速建设时期枫泾镇是上海重点建设的中心城镇之一,近年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发展速度加快。

2003年,实现国内国民生产总值13.5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6.5%、73.2%、20.3%。

财政收入为2.90亿元,比上年增长45%。

工农业总产值59.1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6亿元,工业总产值57.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服装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印染业及汽车摩托车配套制造业等主导产品。

食品加工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建材业、化工化纤、卫生洁具等初具规模,枫泾镇的经济已跳跃式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也迅速展开,但是镇区内的开发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因而急需编制全镇的控制性规划以指导当地的建设开发。

1.2区位条件和镇域概况1.2.1区位分析枫泾镇地处上海市西南隅,金山区西北角,为沪浙五县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嘉善区、平湖区)十乡(镇)交界之地。

距市中心(人民广场)80km,南距杭州湾35km,东距老县城朱泾镇14km,西距浙江省嘉兴市27km,北距青浦区城区30km,东北距松江区城区26km。

枫泾镇是上海的西大门,位于上海与浙江交界地区,是沪杭交通轴线上的重要节点,是金山区的重要产业区和旅游区。

1.2.2镇域概况枫泾镇是商业重镇,历史上一直是江、浙、沪往来通道,为邻近五县物资集散中心。

清末民国初,沪杭铁路在枫泾设站,民国期间公路贯通以后,枫泾镇的苗猪、耕牛及米、麦业贸易市场,更加繁荣。

枫泾镇为江南水乡集镇。

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

又因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莲花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

枫泾镇全镇目前设1个社区、2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

全镇6.78万人,其中镇区总人口2.45万人。

枫泾镇镇域总面积91.67km2,是上海市郊区最大镇之一。

1.3规划区域现状分析1.3.1规划区域范围本次规划区域范围包括枫泾镇镇区和兴塔社区,枫泾镇区范围北临枫兰路,南至亭枫公路(320国道),东靠沪杭铁路,西邻泾纳路。

兴塔社区北临规划八路,南至亭枫公路(320国道),东靠成毛路,西邻兴寒路。

规划总用地范围约10.08km2。

1.3.2土地使用现状规划区域内土地使用分布现状特征为现状各功能城镇用地较为分散,各片区之间开发建设自成体系,枫泾老镇区和兴塔社区内老街部分建筑密集;新枫泾片区除在枫阳路北侧一带进行了一定的开发建设外,现状用地多为农田和零星的农村居民点;上海国际服装机械城片区北部已成片开发并初具规模,南部则以农田和农村居民点为主。

居民点及城镇建设用地占规划总用地的54%左右,其他用地占总用地的46%左右。

表1.3.1枫泾镇区现状用地一览表规划区域内现状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枫泾老镇区和兴塔社区,主要为村民自建住宅,同时有一部分近年开发建设的多、高层城镇住宅。

村民自建住宅中大部分为三类住宅,建筑质量一般。

1.3.3建筑现状规划区域内建筑现状较复杂。

枫泾老镇区内以传统民居为主,多数建筑建成年代较早,建筑物密集,基础设施配套不全,其间又新建有近几年的住宅。

政府已经对枫泾古镇北部的民居进行了维护修整,目前其江南水乡的风貌环境已经初具雏形。

新枫泾片区则以农民自建住宅为主,其小部分地块内进行了开发建设,新建部分以住宅为主。

国际服装机械城片区内则以新建的商业市场与工业建筑为主。

兴塔社区内西南的老街部分以近年建设的民居为主,建筑物密集,基础设施配套不全。

在兴塔社区的东部地块,已经完成了四个低密度农民动迁小区的建设。

1.3.4公共服务设施现状枫泾镇区内现有中学两所,占地7.8hm2,建筑面积20500m2。

小学一所,占地2.2hm2,建筑面积6400m2。

幼儿园3所,占地0.65hm2。

医院有金山区中心医院枫泾分院一家,占地2.05hm2,建筑面积15830m2。

枫围卫生院一所,占地0.35hm2。

影剧院一家,占地0.35hm2。

敬老院一所,占地0.83hm2,建筑面积2485m2。

金山众仁护理院一家,占地5.06hm2,建筑面积16000m2。

农贸市场三个,占地0.71hm2。

兴塔社区内现有中学一所,占地3.67hm2,建筑面积7350m2。

小学一所,占地2.68 hm2,建筑面积9315m2。

幼儿园一所,占地1.76hm2。

卫生院一所,占地0.41hm2。

农贸市场一个,占地1.10hm2。

1.3.5市政设施现状枫泾镇区现有电信支局一所,占地0.29hm2。

泾纳路和枫翠路交叉口东南角有35kV枫阳变电站,占地0.50hm2。

液化气站两座,占地1.81hm2。

地面水厂一座,占地1.39hm2。

在镇区东北角有污水处理厂一座。

停车场一个,占地0.91hm2。

兴塔社区现有电信支局一所,占地0.28hm2。

35kV变电站一座,占地1.00hm2。

地面水厂一座,占地0.27hm2。

加油站一座,占地0.67hm2。

1.3.6自然条件现状1.3.6.1气候气象枫泾镇属亚热带季风盛行地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较长。

春季:4月上旬至6月中旬,冷暖变化大。

时有低温和连绵阴雨。

夏季:6月中旬至9月中旬,气温高,热量足,降雨量多,初夏有梅雨,季末多台风暴雨。

秋季: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时间短,日温差大,初秋多阴雨,季末有霜。

冬季: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时间长,气温低,降水少,光照时间短,多阴冷天气,时有冰霜。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下半段时期干旱少雨,夏季下半段时期湿热多雨。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春、秋三季。

年平均降水量为1146.7mm。

1.3.6.2水文地质枫泾镇内土地平坦,地势南高北低,地面高程为2.2m~4.2m(吴淞基点)。

北部地区绝大部分属低洼田,一般地面高程在3.5m,东部地面高程在3.2m~3.6m,南部地势较高,绝大部分在3.5m以上,小部分在4m 以上。

1.3.6.3自然灾害枫泾镇的自然灾害以水灾为重。

其地势低洼,遇台风、暴雨、浙江客水的下泄和黄浦江高潮的顶托,极易造成泄洪不畅,河水上涨。

2规划设计总则2.1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2005] 146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建设部分)》(建[2000]17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建[2000]202号);《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城市规划制图标准》(CJJ/T 97-2003);《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2003);《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沪府[2003]12号令);《上海市郊区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要求细则》(沪府[2002]79号令);《上海市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沪府[2002]119号令);上海市《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DGJ08-55-2002);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成果规范》(DGJ08-105-2003);《关于加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和管理的意见》(沪规划2005年11月24日);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和条例;《金山区区域规划纲要(2004-2020)》;《上海金山枫泾镇总体规划(2004-2020)》;《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新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2014)》;枫泾镇其他已批的相关规划;枫泾镇正在编制的相关规划,包括《枫泾古镇保护规划》、《中大街街景整治方案》、《古镇主入口景观设计》等;《上海金山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2020)(初稿)会议纪要》(枫泾镇政府2006年6月6日)(见附件一);《关于枫泾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建议函》(沪新枫[2006]30号文2006年5月22日)(见附件二);《关于枫泾镇轻轨线路走向与站址比选的初步意见的复函》(金建交委2006年5月29日)(见附件三);《关于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改意见》(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处2006年10月19日)(见附件四);《关于〈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的修改意见》(金山区城市规划管理局规划科2006年12月29日)(见附件五);金山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对枫泾镇道路红线的疏理成果;枫泾镇政府提供的其它相关资料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2.2规划期限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期限为2005年~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5年~2010年,远期为2010年~2020年。

2.3规划定位枫泾是上海西南门户,金山西部工业重镇和综合中心,历史文化名镇、国际大都市郊区现代化特色城镇。

主导产业为纺织、服装、机械及汽车制造,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旅游及现代服务业。

2.4规划目标●门户——开放:加强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功能;●多元——活力:新城市风貌、传统水乡古镇和商贸城三区整合联动;●超越——创新:提升城镇旅游文化功能,建设具有吸引力的居住环境,景观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城镇。

2.5规划原则●整体性:不同片区的用地功能布局应从整体性角度出发进行考虑,兼顾用地的出让和分期建设,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协调性:布局结构充分考虑居住用地与绿化开放空间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协调发展,创造理想的和谐生活居住环境;●持续性:本着规划的继承精神,集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使用效益,以人为本,创造安宁、方便、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将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动态性:考虑分期建设,规划具备一定的弹性与应变性,可以根据建设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施的可行性;●特色性:充分发掘枫泾镇的自然生态特色、社会历史文化特色以及北美风貌区的建设,并在规划中加以利用,塑造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城镇。

创造高起点的特色产业和特色文化,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镇建设等各个方面产生吸引力,推进城镇全面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