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园保育保健与卫生消毒工作.ppt
幼儿园保育保健与卫生消毒工作.ppt
进餐—餐中
教师:1.问题与组织策略 1)营造温馨进餐环境,注重个别差异(不催促幼
儿快吃) 2)饭前谈谈菜谱:暗示与引导 3)吃得慢的:
先端饭 少装,分多次盛 不等碗 4)严重挑食与过敏:进行特殊护理 5)播放舒缓的音乐 6)切忌逼着孩子吃饭
进餐—餐中
2.进餐常规的幼儿社会性发展缺失: 班级进餐规范:不讲话、不撒饭、不挑 食、细嚼慢咽(快点吃完) 是基于教师班 级管理需要对孩子提出的短时要求
提醒纠正幼儿不良坐姿、纪律行为。 • 协助教师展示幼儿作品,指导幼儿收拾整
理学习用具。 • 配合老师处理突发事件。 • 组织幼儿在两个活动之间的生活活动。
户外活动
• 戴好隔汗巾,协助教师组织幼儿有序到达活动场 地。
• 检查幼儿服饰、鞋子和鞋带,协助教师准备器具, 检查场地、器械安全。
• 参与幼儿体格锻炼和游戏,有针对地给予帮助和 教育。
5.用错别人的擦手巾擦手: 组织生活课程、个别指导
饮水
• 提醒帮助幼儿安全有序地取水和取放水杯。
• 引导和保证幼儿按需饮水。提醒有特殊需 要的幼儿多饮水。
• 每天清洗消毒饮水机,幼儿水杯专人专用。 • 及时提醒幼儿饮水,掌握幼儿饮水量。 • 水杯、杯柜按规范进行消毒。
饮水
教师:问题及组织策略 1. 饮水量不足:
3.便后记得冲水、洗手,并将衣服整理好。 4.能用语言表达如厕时遇到的问题,大班幼
儿在较长的集体活动前,能够主动如厕。
如厕
问题及组织策略 1. 不会脱裤子:新生家长的担心
小班:帮幼儿脱裤子;裤子尽量简便 2. “忘记”上厕所:贪玩完了;被提醒惯了
要从定时提醒——发展为有需如厕 3.不愿在幼儿园如厕——憋回家大便
手指交错,掌心对手背搓擦。
手指交错,掌心对掌心搓擦。
两手互握,互搓指背。
拇指在掌中转到搓擦。
指尖在掌心中搓擦。最后冲干净。整个过程需要1.5-2min, 至少20s,洗手才告完成。 2)手消毒: 可用消毒剂擦手,如75%乙醇、0.1%-0.2%新洁尔 灭、 0.3%-0.5%碘伏、0.1%-0.5%过氧乙酸等,作用1-2min。
2. 空气消毒 当有传染病疫情时,仅开窗通风、机械
换气已经不够了,必须使用物理方法或化学 方法进行空气消毒,控制疾病传播。
1)紫外线灯空气消毒。 2)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3 )臭氧消毒器。
要求房间无人条件下使用。臭氧浓度要达 到20mg/m³,消毒时间>30min,消毒后开窗 通风,待房间内嗅不到臭氧味道后再进入。
• 盥洗准备:肥皂、擦手巾安全摆放,方便幼 儿取用。
• 对幼儿进行盥洗指导。
• 允许幼儿按需随时大小便,给予帮助指导, 提醒幼儿便后用肥皂洗净双手。
• 便后及时冲洗,保持干净无异味,地面干爽。
如厕
幼儿:常规要求与教育价值
1.逐渐学会自理大、小便,避免将大、小便 便到便池外。
2.小班末期学习自己擦大便,中班开始能擦 干净,并按规定取纸,不浪费纸张。
工作流程
开窗通风
消毒饮水机 打开水、拿水杯
消毒液浸泡擦手巾 消毒水擦拭桌面及
其他物表 拖净包干区地面 (消毒液)
桌面、椅面 晨间配合
清水再擦净
晨检接待
1.协助教师热情接待家长,做好交接工作及 个别幼儿的情绪安定工作。
2.协助教师组织孩子入园洗手。 3.观察幼儿精神、身体状况
对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 了解并记录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做到 “一看、二问、三摸、四量” 4..不要迁就孩子的迟到。
消毒2小时。 3.与保教人员及儿童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每天
消毒一次。发生疾病时,应增加消毒次数。 物表清洁消毒应为“之”字形操作。
幼儿园卫生消毒具体操作
4.室内地面每天拖洗1—2次,保持清洁。 5.儿童卧具每天整理一次,保持整洁。 6.卫生间随用随清洗,保持通风清洁,做到无
臭、无垢、无污物、无积水。
幼儿园卫生消毒具体操作
二、餐饮具卫生: 1. 儿童严格执行每人二巾一杯一套餐具。 2. 餐具、餐巾、餐桌一餐一消毒。 3. 口杯、毛巾每天消毒一次。
三、教玩具卫生: 1.教玩具每周消毒一次。 2.发生疾病时每天消毒一次。
幼儿园卫生消毒具体操作
四、个人卫生: 1. 要求幼儿: 1)饭前便后流水加肥皂洗手; 2)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3)勤洗头洗澡,勤换衣裤; 4)勤剪指甲,勤换手帕; 5)不拖鼻涕,不咬指甲, 6)不用手揉眼睛。 7)床单、被套、枕套每半月换洗一次,被褥每
社会进餐礼仪:入座礼仪、进餐礼仪、 离席礼仪
进餐—餐后
3.插嘴敷衍: 不知道正确的擦嘴方法: 餐巾纸一把抓、胡乱摸一下
教幼儿餐巾正确的使用方法、 擦拭方法
进餐—餐后
4.漱口是薄弱环节 问题1. 漱口变成喝水,不知道如何漱口 措施:指导漱口方法:
接半杯水、喝半口水,闭嘴含漱数下,吐在水池 里
问题2:漱口成为幼儿疯闹的“游戏” 措施:适时教育、落实督导(教师分工、值日生)
离园
幼儿:常规要求与教育价值 1.能够将自己的物品整理好 2.离园前,能自主地选择便于收放的玩具进
行相应的活动,离园时能将玩具放回原处。 3.教师叫到自己的名字时,主动向家长问好,
与教师同伴告别。 4.遵守幼儿园的规定,按时离园。
幼儿园卫生消毒内容和要求
一是日常的预防性清洁消毒 二是传染病流行期间的卫生消毒。
4 )化学法空气消毒
3.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饮水机: 用酒精棉球消毒饮水机出水口(15分钟后用清水 冲洗残留的酒精溶液)。 地面: 使用浓度为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拖一遍。 桌椅、门把手 、床围栏等: 先使用浓度为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消毒时 间至少15分钟,15分钟后用清水擦净残留消毒液。 餐后桌面的消毒顺序:清水—消毒液—清水 便盆: 使用洁厕液消毒后用清水冲洗。
一、日常预防性清洁消毒的内容
1. 环境卫生 (1)严格执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 范》中国家卫生标准要求:空气、水、家 具、儿童生活用品、教育设施等物质
(2)室内卫生设备: 应有防蚊、蝇、鼠、虫害卫生设备,有防
暑、防寒、空气消毒设备。
2.个人卫生 包括要求幼儿(含教职工): 每日勤换衣裤,勤洗手、洗头、洗澡、勤剪 指甲等个人卫生措施。 通过养成式教育培训儿童形成个人卫生习惯。
消毒一次,塑料玩具 先用浓度为有效氯250500mg/L消毒液浸泡约 15-30分钟清洗干净, 再放在阳光下晒干。
木质玩具在阳光下 暴晒30分钟。
4.手消毒。
手消毒是非常重要的防病措施,简便易行。只有使用正 确的洗手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消毒除菌的目的。
1) 手清洁: 使用流动水——肥皂搓洗双手。 首先掌心对掌心搓擦。
清洁消毒是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的重 要措施之一,在传染病流行中起切断传 播途径的重要作用。
只有熟悉清洁消毒的意义、方法,熟 练地运用消毒技术,才能达到防止病原 体扩散,阻止疫情传播的目的。
清洁消毒工作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的重 要内容之一,对儿童预防疾病、保障健 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消毒灭菌的具体要求
1.室内通风换气: 儿童活动室、寝室、餐厅等人群相对集 中、停留时间较长的场所,应加强通风换 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午睡
幼儿:常规要求与教育价值 1. 睡前上厕所,进入睡眠室后保持安静。 2. 逐渐学会自己脱衣服,并把衣物叠放整齐
在指定地方,上床前将鞋摆放整齐。 3. 睡姿正确,侧卧式或仰卧,不俯卧或蒙头
睡,不玩东西,不含手指。 4. 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和鞋袜,找老师
检查衣服。 5. 能够逐渐独立入睡,不影响他人。
进餐—餐中
幼儿:常规要求与教育价值 1.会正确取餐具:将勺放在碗里,一只手的大拇指压
勺,正确端碗回位置。 2.进餐姿势要正确:身体坐正,双脚放在自己椅子前
面,正确使用餐具: 左手扶碗,右手拿勺 3.安静、专心地进餐,尽量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 做到“三净”(餐具、桌面、衣服都干净)。 4.用正确的方法表示自己的需要(如,举手代表添饭、 添汤等等)。 5.指导幼儿餐后按顺序做事:送餐具、擦嘴、漱口。 6.逐渐能够接受并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
午睡
教师:问题与组织策略 1. 小班新生入睡困难:安全与依恋感的缺失
带幼儿在家熟悉的一样小物品 2. 长期入睡困难:
营造适宜的入睡环境:安装窗帘 不要过度强求,只要不影响其他孩子即可 3. 睡眠中的意外 惊厥:幼儿入睡头一小时容易发生,要注重巡回 观察 温馨提示:睡房的亮度要求,安装窗帘
既要适合睡眠又要便于观察
1∶200 (250mg/L)
2.具体配制方法: 2000ml水+10ml原液(3瓶盖)
3.发生疾病时消毒使用浓度为: 1∶100 (500 mg/L) 具体配制方法: 2000ml水+20ml原液(6瓶盖)
幼儿园卫生消毒具体操作
一、教寝室卫生消毒: 1.室内卫生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做到窗
明桌净,物品整洁,环境优美。 2.勤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每晚室内空气
晨间活动
• 检查幼儿服饰、鞋子和鞋带,协助教师准 备器具,检查场地、器械安全。
• 观察幼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量,及时提醒或者帮助幼 儿增减衣物、擦汗,特别关注体弱儿。
• 活动中协助教师指导和帮助幼儿。
• 及时处理幼儿的安全或身体不适等突发事 件。
• 做好活动后的整理工作
如厕盥洗
• 随时保持盥洗室地面干燥,做好防滑工作。
常用消毒剂简易配置方法
(一)消毒剂配置原则
1. 配制时计量要准备,以便配置成有效的消 毒液,应使用量杯,不应凭经验估计。
2. 药液随配随用,最好在配好后24h用完,以 保证消毒剂效果。
3. 严格控制所要求的消毒作用时间。 4. 配制消毒液时,注意个人防护,如戴乳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