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与根本,为了更好的地构建校区教研组教师间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坚持安民总部提出的“开展自己的教研,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校区数学教师常态授课能力,达到每位教师都能按照《新课程标准》发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把“打造高效课堂”活动落到实处。
本学期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在校区领导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全体数学教师密切配合下顺利开展。
虽未轰轰烈烈,但也踏踏实实。
一学期来,数学组的老师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共同成长。
一、积极组织研讨学习,旨在提高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要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三维目标”。
因而,我们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研究,不断实施新课程改革。
1、组织教师进行了对前期新课程实验阶段的总结,着重谈做法,讲经验,提问题,出点子,认真分析,找原因,真心交流、协商、学习,共同提高促进。
二、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安民总部提出的“开展自己的教研,解决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指导思想,教研组加强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本学期,教研组利用中午午休时间和校区例会后,以及“雾霾”停课的三结合时间段内进行教研活动9次,计集体研讨5次、教研展示课4节,并有详实的活动记录。
执教者认真备课、上课、反思,听课教师认真听课,集体评议,相互研讨,共同促进,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2.切合数学组教研课题
“同头备课—合理使用教材中主题图”的研讨理念。
活动中以“五六”“三四”“一二”年级组为“同头”备课组,倡导同内容、同章节、同头备课,力求备精品课;倡导分享区课心得汇报课优先,以达到资源共享之目的。
同头备课结合了各类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了教的合力,提高了数学教研组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3.认真执行安民总部的教研组担负的教学常规质量监控要求,每月组织数学组教师进行“组控”检测,阅卷指导、分数登统、材料归档。
起到了“教研推动教学”的作用。
三、做好常规检查,强化教学管理
在鼓励教师们创造性工作的同
时,不放松对教学常规的指导和监
督。
本学期,教研组配合教导室共
进行四次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内容
包括是否写教案,是否写教学反思
和教后记,作业批改是否及时,认
真,有无作业批改记录等方面,起
到了督促教学的作用。
四、注意自身提高,加快专业发展
1.认真学习钻研教材,研究教法。
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作交流的能力,更加突出教学观念,方法要有新的转变。
组织组内老师对教材进行全面分析、交流。
大家畅所欲言,积极探讨学习,加强理解教材的能力。
这样,促进了教师间互相切磋、学习、共同发展提高教学能力,从而团结一致,同心协力,形成教育的合力。
2.重视课改教研活动。
在加强理论学习中,本着以教师为主体,校本研究为载体,培训为依托,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
按照认知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逐步反思实践中的得失,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我。
组内教师出外听课学习,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之后,
我们集中评价、分析讨论、交流。
各位老师都写听课感受上交教学室。
现在都能做到在课堂上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重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
要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综上所述,这一学期,我们着重以学习借鉴“区课”为中心,督促组内教师认真做好课堂教学工作。
但在工件中也存在着不足。
例如:在总部组织的“常态课”验收中,展示的3名教师,有2名待合格,是需要直面的问题。
面对新挑战,我们要迎难而上;面对新机遇,我们要全面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用发展的眼光审视未来,在发展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学校的发展,适应社会和家长的需要,才能成为合格的数学教师。
安民学校东八间校区数学教研组
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