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特色小镇

解读特色小镇

解读特色小镇价值中国2016-08-14 19:30:14阅读(1850)评论(0)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举报解读特色小镇一、特色小镇概述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

改革突出‘试验’。

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

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

政策突出“个性”,特色小城镇的建设需要资金引导,土地支持;科学规划,突出特色;项目带动,加快建设;创新体制,激发活力;夯实责任,严格考核五项措施并举。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一个镇,也不是产业园区的一个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融合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的创新创业发展平台。

特色小镇既不同于行政建制镇,也与各类产业园区有明显区别,是集产业链、投资链、创新链、人才链和服务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融合发展的新形式,显现出“特而精、聚而合、小而美”的独特魅力。

特色小镇的关键在“特色”。

推进特色小镇建设,需对“特色”的内涵和外延有十分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特色”?从本义讲,“特色”是事物本身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即独有性、排他性。

城镇特色是由城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历史、人文、地理、交通、气候、产业等。

特色小镇的特色,与我们平常说的城镇特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同样有赖于其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区别在于,特色小镇的特色,其侧重点在于产业特色、功能特色。

特色小镇是新兴产业和几个传统经典产业发展的平台,是“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载体,其主要功能在于承载产业发展,促进人居改善和环境友好。

可见,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

“特色小镇的灵感来自于国外的特色小镇,如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

”“特色小镇”大载体“小镇”虽小,却是大载体。

有些资源稀缺和需求特定的特色小镇,关键是做强特色和提升品质,并不需要或较少需要其全面的可扩展性。

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坚持“达标了才命名,给财税和土地等政策,不达标不命名,不给政策。

”有奖有罚,扶持政策灵活有力,避免以往经济开发区“一哄而上”的发展模式。

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

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

产业是核心,小镇的发展潜力应该是对产业和企业的分析,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该从产业入手,而不是扩大基建。

特色小镇的产业规划应该让市场方有机会参与进来,前期的策划、规划阶段,应该设置通道让相关产业投资人、运营方参与研究。

需要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比如乌镇,就是依托旅游资源发展而来。

一个小镇,要打造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标志,而产业的规划、建设、传播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如何富有战略性的建设小镇的特色是一项繁重工作,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建设特色小镇,必须创意先行和规划先行,建设资金宜采用多样化的PPP方式,注意发挥政府资源在引导和再分配中的作用。

打造特色小镇的另一核心问题就是资金,地方政府不能再走过去土地财政的老路。

可采用PPP合作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

二、中国规划4年打造1000个特色小镇2016年7月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

《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这是中央层面对从浙江兴起的特色小镇模式从认可赞赏到鼓励推广的新阶段。

这种“产城融合共生”的发展模式被普遍看做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以及中国式产业园区的补充和升级,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确认。

目前,国家层面认可的特色小镇建设有一个总的原则,本身是符合广义的PPP范畴,即“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

《通知》解读五大培育要求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机制体制三大坚持坚持突出特色。

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防止千镇一面。

依据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培育对象,防止一哄而上。

坚持市场主导。

尊重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

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

坚持深化改革。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创新规划建设管理,创新社会服务管理。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发展新经济。

专项建设基金《通知》明确,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支持符合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中央财政将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适当奖励。

特色小镇名单住建部方面介绍,拟于今年10月召开全国小城镇建设工作会议,会上将公布第一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

特色小镇原则上为建制镇(县城关镇除外),优先选择全国重点镇。

住建部住建部村镇司司长张学勤表示,特色小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培育特色小镇,主要是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提供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建设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小城镇内需的潜力很大,小城镇承担着补短板的作用。

”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说,随着小镇青年返乡需求的提升、城市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要适应这些转变的发展机遇,培育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首要内容。

特色小镇概述概念特色小镇非镇非区,并非行政区划单元,也不是产业园区,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特点产业定位“一镇一业”,突出“特而强”功能集成“紧贴产业”,力求“聚而合”形态打造“突出精致”,展现“小而美”运作机制“破旧去僵”,做到“活而新”起源及现状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兴起于浙江。

如今,到小镇品茶,作画,或烧一件青瓷,甚至是创业,已经成为浙江的特色小镇为人们提供的选项。

浙江省2015年4月下旬印发《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力争通过3年,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多种功能叠加的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

截至今年2月,浙江省省已经公布了两批79个特色小镇省级创建对象,51个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对象。

如今,不止在浙江,在整个中国,特色小镇都在以迅猛发展的姿态,加入到方兴未艾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

国家发改委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网站曾发布消息称,今年将选择1000个左右条件较好的小城镇,积极引导扶持发展为专业特色镇。

发改委表示,对特色小城镇健康发展问题,发改委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编制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会同有关部门从加强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宣传推广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在编制起草“十三五”规划纲要过程中,对“十三五”期间鼓励各地区培育发展特色小城镇进行总体安排。

二是在《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魅力小镇。

三是在国务院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对特色小城镇建设进行全面部署。

四是做好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经验的宣传推介,将一些行之有效且可复制的经验推向全国。

五是强化对特色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支持特色小城镇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功能。

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未来五年中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镇。

《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带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就近城镇化。

提升边境口岸城镇功能,在人员往来、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实行差别化政策,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和人流物流便利化程度。

专家观点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研究部副研究员马庆斌说,要建的特色小镇,“特色”就在于产业和文化。

一是产业要和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结合起来,不是别人搞光伏你也搞光伏,别人搞旅游你也搞什么样的旅游。

二是文化要有特点。

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有不同的自然特点,包括建筑业有当地的特点。

只有小镇有特色,才有潜力和价值。

三、国家三部委联合下发通知:四年内要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住房城乡建设厅(建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北京市农委、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的精神,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发展特色镇的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下简称三部委)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创新建设理念,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探索小镇建设健康发展之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突出特色。

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传承传统文化,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防止千镇一面。

依据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培育对象,防止一哄而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