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论测试题及答案(一)第一部分课标(30分)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6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2、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第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口语交际能力。
3、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有机整体,“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充分体现了发展性教学要求和内容,其核心是()。
二、选择题(1为单项选择,2分;2、3 为多项选择,各3分。
共8分)1、阅读教学过程是()A. 教师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 学生与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C. 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D. 教师、学生、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多重对话的过程。
2、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A.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B.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C.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D. 关注指导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A. 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面向全体学生。
B.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C.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D.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E.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F.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取不同的方式三、判断正误题(正、误分别在句后括号内划√、×即可)(4分)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目标中提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500万以上。
()3、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知识的创新,不仅仅是知识的交流,更是一种人格的全面形成的对话。
对话的本质是师生共同寻求、发现真理。
()4、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由学生的管理者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转变,由唯师独尊向师生平等学习的合作者转变。
这种角色新的定位,要求每位教师需要学习、更新、适应。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为什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在新课程理念下,怎样使用教材?谈谈你的看法或做法。
3、如何发挥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部分教材(70分)一、判断题(1题3分,2小题5分,共8分)1、检查下列词语中有无错别字,将查出的错别字依次写下来并予以改正①原驰腊象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③幽默是高品味的文化④人生鼎沸⑤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⑥慎言⑦一言既出,四马难追2(1)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2)去参加歌咏队,去建设铁路,去作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去以自己的火点燃别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
()(3)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4)点燃激情看激情火焰驾祥云登珠峰照耀千山万水;传梦想愿递梦想金凤载和谐伴嫦娥飞越四海五洲。
()(5)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处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不管是修缮是重建,对废墟来说,意义在于保存。
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
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
,收拾来的又前夜残梦,今日的游戏。
A.或因为虽然不是就是B. 或如果但是仅是不是C. 还即是所以仅是不是D. 还如果但是不是仅是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标号处的标点符号,恰当的一组是()薛老师说:“古人说①兼听则明,偏听则暗②全班四③五十人的意见,你最好都听一听④搞清大多数人到底赞成什么。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颔联写的是在岳阳楼上看到的洞庭湖广阔无边、水势浩瀚的雄奇壮观阔大景象,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100字以上)(4分)(2)简述全诗的写法及“坼”“浮”运用妙处。
(2分)四、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4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园千里绿春锦绣座凝香万山金新春对联教师办公室对联五、(一)(二)文言文阅读回答文后问题(22分)(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觽耳。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 节选司马迁《陈涉世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须答出该字的意思.....)(4分)①辍.耕之垄上()②天下苦.秦久矣()③为天下唱.,宜多应者()④固以怪.之矣()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2分)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3、请用两个四字词语概括出陈胜用以“威众”的两件事(4分)①;②(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1、翻译全文(4分)五、表达交流题(作文,30 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中国教师的“祖师爷”非孔子莫属。
孔老夫子有一句著名的话:“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意思是默默地牢记知识,勤奋学习不厌倦,教诲别人不厌倦,对我来说,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孔夫子对待学习终生不倦的态度是我们中华学子的楷模,试问,他老人家学习的劲头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学习的需要。
在你的教学生涯中一定会有值得回忆的这方面事情,请你打开你记忆的阀门,让有意义的事情在你的笔尖流淌。
(1)题目自拟,写一篇600字教育叙事文章。
(2)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套作④文章中不透露个人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一部分课标(30分)一、(6分) 1、工具性人文性 2、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3、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二、(8分) 1、D 2、A B C 3、B C D E三、(4分) 1、√ 2、× 3、√ 4、√四、(12分)1、(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好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需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不仅适应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而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3)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亦应该积极倡导。
2、在新课标提出以前,教材是课程实施的唯一资源,教材处于教学中心地位,教师要求学生背教材,记教材,即教师是在“教教材”。
在新课标中,提倡“用教材教”,就是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并开发其它课程资源,实现新课程“人本”教育理念,使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师生。
“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也不是脱离教材。
教材仍是重要课程资源,关键是怎么用,怎样用好。
我认为用好教材须做到以下几点:(1)领会教材精神,做到心中有数。
(2)关注现实生活,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
(3)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创造力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发展教材。
3、(1)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教学;(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第二部分教材(70分)一、1、(3分)①腊—蜡③味—位④生—声⑦四—驷⑧仓—沧⑨事—是2、(4分)(1)拟人(2)排比(3)比喻(互喻)(4)对偶(5)顶真二、(4分)1、 D 2、B三、(6分)(1)(4分)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
(2)(2分)全诗以自叙和抒情为主,真挚感人;写景只是三、四两句,既是实写,又寓想象,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
四、(4分)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桃李满园春锦绣;芝兰绕阶座凝香。
五、(22分)(一)(10分)1、(4分)①辍:停止②苦:苦于③唱:通“倡”,倡导④怪:,以…为怪(意思对即可。
)2、(2分)现在逃亡也是死,做大事也是死,同样是死,死于国家大事可以吗?(只要能通俗的语言把意思阐述出来即可。
)3、(4分)①置书鱼腹;②篝火狐鸣。
(二)(12分)1、(4分)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
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与我谈笑的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可以弹奏朴素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