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红藤汤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红藤汤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任素霞(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50 妇产科,洛阳 471031)
0c65f5e 医学期刊
余竹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50 妇产科,洛阳 471031)
△与对照Ⅱ组比较 P<0.05
表 1 示,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优于对 照Ⅰ、Ⅱ组;对照Ⅰ组优于对照Ⅱ组。提示:红藤 汤点滴灌肠慢性盆腔炎显著。
4 讨论
0c65f5e 医学期刊
临床实践证实,中药灌肠盆腔炎是行之有效的 方法。但传统的灌肠法,因肛管直径粗,使灌肠液 在短时间内流入肠管,对肠道刺激大,病人较痛苦, 药液保留时间较短,不能充分吸收,药物在病灶部 位达不到有效、持久的浓度而影响。
我院 1995 年 1 月至 1998 年 5 月采用中药红藤 汤点滴灌肠慢性盆腔炎 96 例,取得较好效果,报 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病人 180 例,年龄 22~44
岁,均已婚。病程 6 个月至 10 年。有上环、人工 流产、诊断性刮宫、分娩等宫腔操作史及手术史 164 例(91.1%),原因不明 16 例(8.9%)。临床表现: 下腹痛 171 例(95.0%),腰酸疼痛 61 例(33.9%), 白带增多 87 例(48.3%),痛经 66 例(36.7%),血象 偏高 18 例(10.0%),月经失调 8 例(4.4%),不孕 7
英 30g,紫花地丁 30g,三棱 9g,莪术 9g,桃仁 7g,加水 3000ml,浸泡 40min。煎煮浓缩至 100ml(相 对密度 1.08),经蒸汽灭菌 40min 备用。
观察组:将红藤汤灌肠液 1 瓶(100ml)加温至 39~42℃,备一次性输液器及常规灌肠用物。灌肠
0c65f5e 医学期刊
充分吸收[2],盆腔局部药物浓度高,持续时间长, 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除湿散结的目的。
病人第一次接受灌肠,由于害羞、对环境的陌 生以及对灌肠存有恐惧心理,往往不能很好地配 合。灌肠前,操作者要耐心细致地讲解灌肠的程序
和目的、注意事项,解释点滴灌肠的优点以及灌肠 中、灌肠后腹腔内的异常感觉。消除病人的不良心 理,使病人配合。
灌肠毕,嘱病人先屈膝卧床 20~30min,全身放松, 静卧 1h[1]。每晚 1 次,15d 为 1 疗程,共 2 个疗 程。
对照Ⅰ组:用红藤汤以传统灌肠方法,15d 为 1 疗程,共 2 个疗程。
0c65f5e 医学期刊
对照Ⅱ组:采用胎盘组织液 4mg,肌内注射, 2 次/d;氨苄青霉素 4.0,肌内注射,2 次/d,7d 为一疗程,共 2 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代替传统的肛管,输 液器因管径细、柔软,插管时对肛肠的刺激小,病 人易接受;可以根据个体差异,灵活控制灌肠速度, 该方法基本上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使病人在灌 肠过程中和灌肠毕,便意减小到最低程度,药液在 肠管内一般可保留 4~6h,有利于药液被肠道粘膜
0c65f5e 医学期刊
例(3.9%)。 2 方法 2.1 分组方法 180 例随机分为 3 组,观察组 96 例;对照Ⅰ
0c65f5e 医学期刊
组 40 例;对照Ⅱ组 44 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史、 年龄等分别经χ2、t 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具有可比性败酱草 30g,蒲公
时分别将输液器的主管、排气管插入药瓶内,挂于 输液架上,剪去输液器主管的橡皮管下段部分,使 其断端成光滑圆形。排尽输液器管道内的空气,关 闭调速器,用软皂棉球润滑输液器末端和肛门周 围,将输液器管缓慢插入肛门 15~20cm。打开调 速器,以 70~100gtt/min 滴入,15~20min 滴完。
2.3 评定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B 超示包块消失,输
卵管通畅,不孕症者受孕;②显效:症状消失而 B 超示炎性包块缩小 1/2 以上,或输卵管不通转为通 畅;③有效:症状明显减轻,B 超示炎性包块缩小 1/3 或附件增厚,压痛明显减轻;④无效:症状、 体征及各项检查无明显改变。
0c65f5e 医学期刊
统计学方法采用秩和检验。 3 结果 3 组病人效果见表 1。 表 13 组病人效果比较(例)
分组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 观察组* 对照Ⅰ组△ 对照Ⅱ组 96
0c65f5e 医学期刊
40 4470 18 916
6 108 8 72
0c65f5e 医学期刊
8 18 *组间比较 P<0.05 与对照Ⅰ、Ⅱ组比较 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