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一)
退思园
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主要代表作品: 北方 私家园林 清华园前身——熙春园。 近春园——原熙春园西半部,如今仅剩下 一个荷塘和一个荒岛。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 塘月色》所描写的就是此地之景。
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近春园
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2.私家园林艺术性有了诗画互渗的追求,开始着意 刻画园林景观的典型性格以及局部的细致处理。通过山 水景物而诱发游赏者的联想活动,意境的塑造。 3.寺观园林与风景名胜相结合,促进原始型旅游的 发展。
园林成熟前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发展背景:
1.经济、科学技术长足发展。
2.诗词绘画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出现了园林诗、园 林词的类别,格调婉约空灵,绘画艺术发展到高峰,讲 究以各种建筑来点缀自然风景,画面构图突出人文景观 分量。 3.除传统的琴、棋、书、画等艺术活动之外,品茶、 古玩鉴赏和花卉观赏也开始盛行。这些元素开始进入园 林成为经典,构成为园林造景内涵的雅趣。
园林成熟前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主要成就:
1. 私家园林造园活动最为突出。
2. 皇家园林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私家 园林的倾向。 3.造园手法更加提炼与融合。 4.唐代园林写实+写意,南宋完成了写 意的转化。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明代移都北京城,永乐年间,御花园 与紫禁城同时建成。
曲水流觞引入宫廷 私家园林:城市私园(北魏洛阳诸园) 庄园、别墅(陶渊明的小型庄园,《归田园居》) 寺观园林:东林禅寺 公共园林:兰亭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中国涿州影视城的古代建筑铜雀台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中国涿州影视城的古代建筑铜雀台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电影《大明宫》胜景-麟德殿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私家园林代表作:
浣花溪草堂:杜甫
庐山草堂:白居易
辋川别业:王维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皇家园林代表作: 圆明园、避暑山庄 私家园林代表作:
拙政园、寄畅园、清华园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圆明园鉴碧亭南面的冰场,就是冰嬉表演的地方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避暑山庄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拙政园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寄畅园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清华园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主要造园理论著作代表作: 计成 《园冶》 成书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刊行 于崇祯七年(1634年)。
全面论述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 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西部处理的 综合性的著作。包括“兴造论”、“园 说”、第二卷专论栏杆,第三卷分论门窗、 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
园林成熟前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园林成熟前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园林成熟前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园林成熟前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园林成熟前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园林成熟前期——宋代(公元960——1271年)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园林特点 多有用石堆叠为山的做法,山石一般选用稀有的石材 水体形象多样化,理水与园林小品的雕刻物相结合,再运用机枢而 创为各种特殊的水景。 植物配置多为珍贵的品种。 建筑的内容多样、形象丰富,楼、阁、观、等多层建筑物以及飞阁、 复道都有所发展 重点从模拟神仙境界转化为世俗题材的创作,更多以人间的现实取 代仙界的虚幻。 皇家园林开始受民间的私家园林影响。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明代移都北京城,永乐年间,御花园与紫禁城同时建成。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明代移都北京城,永乐年间,御花园与紫禁城同时建成。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明代移都北京城,永乐年间,御花园与紫禁城同时建成。
代表作
东汉: 私家园林的出现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园林发展的背景
政治氛围:西晋朝廷上下敛聚财富、荒淫奢靡成风 社会氛围:玩世不恭 山水画、山水文学等山水艺术成为文人士大夫的精神生活的一个主要内容。 建筑技术:木结构的梁架、斗拱已趋于完备。
代表作
皇家园林:邺城——仙都苑(铜雀台) 洛阳——芳林苑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成 了第一座离宫御苑——畅春园。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成 了第一座离宫御苑——畅春园。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历史标签: 明清以来的第一座离宫御苑。 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地引进江南造园 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
畅春园建成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康 熙均居住于此,处理政务,接见臣僚,这 里遂成为与紫禁城联系着的政治中心,为 了上朝方便,在畅春园附近明代私园的废 址上,陆续建成了皇亲、官僚居住的许多 别墅和“赐园”。从此以后,清代历朝皇 帝园居遂成惯例,开创了皇帝园居的惯例。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濛的吴门烟水,
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苏园六纪》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赏析
以苏州园林为例
太原市园林局
南海子公园
迎泽公园
北海公园
颐和园
拙政园
留园
日本园林——太宰府天满宫神社
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静心斋
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主要代表作品: 南方 私家园林 寒碧山庄(刘园)后改名为留园。 拙政园
退思园
网师园
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留园
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园林成熟后期——清中叶、清末(公元1736——1911年)
主要代表作品: 皇家园林 乾隆时期,北京西北郊,庞大的皇家园林 集群,其中,规模宏大的五座——圆明园、畅 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山寿山清 漪园,也就是后来著名的“三山五园”。 乾隆年间,西苑(大内御苑)的改造,重 点为北海,著名景点:濠濮间、静心斋等。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历史背景:
经济、政局的发展都比较稳定, 为园林发展提供了更加多元、丰富、 先进的经济、文化、技术的支持。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代表作:
皇家园林:大明宫
规划特点:“一池三山”。 景点以建筑为中心,并构成小的 园林集群。
竖向设计复杂而严谨。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历史标签: 明清以来的第一座离宫御苑。 明清以来首次较全面地引进江南造园 艺术的一座皇家园林。
畅春园建成后,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康 熙均居住于此,处理政务,接见臣僚,这 里遂成为与紫禁城联系着的政治中心,为 了上朝方便,在畅春园附近明代私园的废 址上,陆续建成了皇亲、官僚居住的许多 别墅和“赐园”。从此以后,清代历朝皇 帝园居遂成惯例,开创了皇帝园居的惯例。
代表作
秦: 上林苑 修建时间: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文献记载:《上林赋》、《西京赋》 骊山宫、林光宫、兰池宫
代表作
西汉: 上林苑 扩建时间: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文献记载:《长安志》、《三辅黄图》 甘泉宫、未央宫、建章宫、兔园
代表作
西汉: 上林苑 扩建时间: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文献记载:《长安志》、《三辅黄图》 甘泉宫、未央宫、建89——960年)
寺观园林 水庭的理水方式。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园林全盛期——隋、唐(公元589——960年)
特点:
1.随着封建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以皇权为核心 的集权政治的巩固,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完全形 成。出现了西苑、华清宫、九成宫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明代移都北京城,永乐年间,御花园与紫禁城同时建成。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明代移都北京城,永乐年间,御花园与紫禁城同时建成。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建成 了第一座离宫御苑——畅春园。
园林成熟中期——元、明、清(公元1271——1736年)
主要造园名家与流派: 香山派与蒯(kuǎi)祥。
生于明惠宗朱允炆建文元年,卒于明宪宗朱见深成 化十二年。今江苏吴县人 。蒯祥的父亲蒯富,有高超的 技艺,被明王朝选入京师,当了总管建筑皇宫的“木工 首”。蒯祥自幼随父学艺,蒯富告老还乡后,儿子已在 木工技艺和营造设计上成名,并继承父业,出任“木工 首”,后任工部侍郎。曾参加或主持多项重大的皇室工 程,景泰七年(1456)任工部左侍郎。负责建造 的主要 工程有北京皇宫(1417)、皇宫前三殿、长陵(1413)、 献陵(1425)、裕陵(1464),北京西苑(今北海、中 海、南海)殿宇(1460)、隆福寺(149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