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歪儿

歪儿

歪儿
冯骥才
①那个暑假,总是天刚擦黑,晚饭吃了一半,我的心就飞出去了。

因为我又听到歪儿那尖细的召唤声:“来玩踢罐电报呀——”
②“踢罐电报”是那时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它的玩法简单:先是在街中央用白粉粗粗画一个圈儿,将一个空洋铁罐儿摆在圈里,然后大家聚拢一起“手心手背”分批淘汰,最后剩下一个人坐庄。

坐庄可不易,他必须极快地把伙伴们踢得远远的罐儿拾回来,放到原处,再去捉住一个乘机躲藏的孩子顶替他,才能下庄。

他一边要捉人,一边还得防备罐儿再次被踢跑,这真是个苦差事。

③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他站在街中央,寻着空铁罐左顾右盼,活像一个蒸熟了的小红薯。

他细小,软绵绵,歪歪扭扭;眼睛总像睁不开,薄薄的嘴唇有点斜,更奇怪的是他的耳朵,明显的一大一小。

由于他身子歪,跑起来就打斜,玩踢罐电报便十分吃亏。

可是他太热爱这种游戏了,他宁愿坐庄,宁愿徒自奔跑,宁愿一直累得跌跌撞撞……大家玩的罐儿还是他家的呢!只有他家才有这种装芦笋的长长的铁罐,立在地上很得踢,如果没有这宝贝罐儿,说不定大家嫌他累赘,不带他玩了呢!
④我家刚搬到这条街上来,我就加入了踢罐电报的行列,很快成了佼佼者。

这游戏简直就是为我发明的——我身高腿长,跑起来真像骑摩托送电报的邮差那样风驰电掣。

尤其是我踢罐儿那一脚,啪的一声过后,只能在远处朦胧的暮色里去听它丁零当啷的声音了,要找到它可费点劲呢!这时,最让大家兴奋的是瞅着歪儿去追罐儿那样子,他一忽儿斜向左,一忽儿斜向右,像个脱了轨而瞎撞的破车,逗得大家捂着肚子笑。

当歪儿正要发现一个藏身的孩子时,我又会闪电般冒出来,一脚把罐儿踢到视线之外,可笑的场面便再次出现……就这样,我成了当然的英雄,得意非凡;歪儿怕我,见到我总是一脸懊丧。

天天黄昏,这条小街上充满着我的迅猛威风和歪儿的疲于奔命。

终于有一天,歪儿一屁股坐在白粉圈里,怏怏无奈地痛哭不止……他妈妈跑出来,朝他叫着骂着,拉他胳膊回家。

这愤怒的声音里似乎含着对我们的谴责。

我们都感觉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默默站了一会儿才散。

⑤歪儿不来玩踢罐电报了。

他不来,罐儿自然也变了,我从家里拿来一种装草莓酱的小铁罐,短粗,又轻,不但踢不远,有时还踢不上,游戏的快乐便减色许多。

那么失去快乐的歪儿呢?我望着他家二楼那扇黑黑的玻璃窗,心想他正在窗后边眼巴巴瞧着我们玩吧!这时忽见窗子一点点开启,跟着一个东西扔下来。

这东西掉在地上的声音那么熟悉,那么悦耳,那么刺激,原来正是歪儿那长长的罐儿。

我的心头第一次感到被一种内疚深深地刺痛了。

我迫不及待地朝他招手,叫他来玩。

⑥歪儿回到了我们中间。

⑦一切都奇妙又美好地发生了变化。

大家并没有商定什么,却不约而同、齐心合力地等待着这位小伙伴了。

大家尽力不叫他坐庄;有时他“手心手背”输了,也很快有人情愿被他捉住,好顶替他。

大家相互配合,心领神会,做假成真。

一次,我看见歪儿躲在一棵大槐树后边正要被发现,便飞身上去,一脚把罐儿踢得好远好远,解救了歪儿,又过去拉着他,急忙藏进一家院内的杂物堆里。

我俩蜷缩在一张破桌案下边,紧紧挤在一起,屏住呼吸,却互相能感到对方的胸脯急促起伏,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原来他有这样一双又美又动人的眼睛。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

1.概括叙述“踢罐电报”的玩法。

2.第三段划线句“然而最苦的还要算是歪儿”,联系后文,说说“歪儿”“苦”在哪里?
3.文章第三段描写“歪儿”“眼睛总像睁不开”而第七段“我忽然见他那双眯缝的小眼睛竟然睁得很大,目光兴奋、亲热、满足,并像晨星一样光亮!”,这是因为
4.联系全文,理解第七段划线句“这紧张充满异常的快乐啊!”的含义。

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

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

”父亲说。

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

我们到了一条河边。

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

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

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

”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

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

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

我无奈,只得跟随。

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

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

我不能不钦佩父亲。

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

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儿想哭。

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

坐下来扳起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

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儿事没有。

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

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

”①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

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

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

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

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

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

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

”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

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

”②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

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实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

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

”父亲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岸走着。

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

父亲说:“走,往上游走。

”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

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

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③
我使劲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认真阅读文题,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回答两点即可)2.本文围绕“我不愿让父亲失望”而陪父亲到乡下转转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是
,第三件事是。

这三件事叙写了“我”在父亲的诱导下的过程。

3.文中加粗的“厚”和“舔”这两个字,在用字炼意上非常讲究,请分别揣摩其妙处。

4.文中加横线的三句话,是父亲对“我”饱含深意的教育和启发,第一句话告诉我,第二句话告诉我,第三句话告诉我。

5.朱自清的《背影》与本文都表现了如山的父爱,但父爱的表现形式却不一样,《背影》一文侧重于写父亲为我,本文侧重于父亲为我。

6.等待不仅仅是一种煎熬,更是一种成长。

请围绕等待,写一段80字以内的文字,表达你的见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