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18秋《1113遗传学》机考大作业

西南大学18秋《1113遗传学》机考大作业

考试剩余开始计时..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三、问答题1 2四、计算题1已做未做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1113)《遗传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杜海香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3.0分,共45.0分)1. 假设某种二倍体植物A的细胞质在遗传上不同于植物B。

为了研究核-质关系,想获得一种植物,这种植株具有A的细胞质,而细胞核主要是B的基因组,应该怎样做?()A.A×B的后代连续自交B.A×B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C.B×A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D.A×B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2. 在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中,形成噬菌体颗粒的时候,偶而会发生错误将细菌染色体片段包装在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

这种假噬菌体称为()。

A.λ 噬菌体B.F因子C.转导颗粒D.温和性噬菌体3.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和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发生在()A.前期I 和中期IB.中期I和中期IIC.粗线期和中期ID.后期I和后期II4. 遗传漂变最易发生在()。

A.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的群体中C.基因型频率为1的群体中D.数量很少的有限群体中5. 假设A对a, B对b, C对c为完全显性,而且b为隐性致死基因,bb个体在胚胎发育早期就死亡。

那么基因型为AaBbCc的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A_B_C_为的概率为()A.3/8B.1/2C.3/4D.9/166. 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A.孟德尔B.摩尔根C.贝特生D.狄·弗里斯7. 在人类中,褐色眼(B)对蓝色眼(b)为显性性状。

一个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个褐色眼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3个蓝色眼的女儿。

决定该父亲和母亲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和BbB.BB和BBC.Bb和BbD.Bb和bb8. 遗传物质(基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不包括:()A.遗传功能即基因的复制B.表型功能即基因的表达C.遗传物质多样化即遗传结构多样性。

D.进化功能即基因的变异9. 估算狭义遗传率时由2VF2-(VB1+VB2)计算所得是()A.加性方差值B.显性方差值C.环境方差值D.遗传方差值10. 母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而变成公鸡。

如令这性反转形成的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预期其子代中两性的基因型比例为()(无Z染色体的卵不能孵化)。

A.1:2:1B.1:1C.3:1D.2:111. 当符合系数为0.5时,就说明实际双交换比率()A.与理论双交换比率相等B.小于理论双交换比率C.不确定D.大于理论双交换比率12.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纯合的严重的代谢缺陷病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那么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8B.3/4C.1/2D.1/4E.2/313.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C.人工诱导多倍体惟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14. 园艺上经常利用易位进行“疏花、疏果”,这是利用了易位的哪个遗传效应()A.改变基因的连锁群B.半不育C.染色体融合D.降低基因间的交换值15. 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A.同源染色体B.等位基因C.姐妹染色单体D.双价染色体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 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以发生联会。

对错2. 雄性不育分为生理性不育和遗传上的不育,其中遗传不育和环境没有关系。

对错3. 在碱基配对时,A和T之间形成两对氢键,G和C之间形成三对氢键。

对错4. 基因是决定性状的内在因子,是由孟德尔最先提出的。

对错5. 决定多对性状的多对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它们均遵循于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错6. 一因多效和多因一效在生物界是特例,多数情况下均为一因一效。

对错7. 回交与自交在基因型纯合的内容和进度上是一样的。

对错8. 异源多倍体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

对错9. 易位杂合体会导致半不育性,产生半不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邻式分离和交替式分离的机会大致相似引起的。

对错10. 三体的自交子代仍是三体。

对错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间接证据有哪些?2. 玉米的淀粉质胚乳基因(Su)对甜质胚乳基因(su)显性。

某玉米植株是甜质纯合体(susu),同时是第10 染色体的三体(2n+I10)。

使该三体植株与粉质纯合的正常玉米(2n)杂交,再使F1 群体内的三体植株自交,在F2 群体内有1758 粒是淀粉质的。

586 粒是甜质的,问Su-su 这对基因是否在第10 染色体上?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道题15.0分,共15.0分)1. 玉米种子的有色(C)与无色(c),非蜡质(Wx)和蜡质(wx)胚乳,饱满(Sh)与皱粒(sh)是三对等位基因,用三隐性个体与这三个基因均杂合的植株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数量如下:无色非蜡质皱粒 84 无色非蜡质饱满 974 无色蜡质饱满 2349 无色蜡质皱粒 20 有色蜡质皱粒 951 有色蜡质饱满99 有色非蜡质皱粒 2216 有色非蜡质饱满 15 总数 6708 (1)确定这三个基因是否连锁。

(2)假定杂合体来自纯系亲本的杂交,写出亲本的基因型。

(3)如果存在连锁,绘制出连锁遗传图。

(4)是否存在着干扰?如果存在,干扰程度如何?考试剩余开始计时..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6 7 8 9 1011 12 13 14 15二、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 10三、问答题1 2四、计算题1已做未做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课程名称:(1113)《遗传学》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姓名:杜海香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道题3.0分,共45.0分)1. 假设某种二倍体植物A的细胞质在遗传上不同于植物B。

为了研究核-质关系,想获得一种植物,这种植株具有A的细胞质,而细胞核主要是B的基因组,应该怎样做?()A.A×B的后代连续自交B.A×B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C.B×A的后代连续与B回交D.A×B的后代连续与A回交2. 在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中,形成噬菌体颗粒的时候,偶而会发生错误将细菌染色体片段包装在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

这种假噬菌体称为()。

A.λ噬菌体B.F因子C.转导颗粒D.温和性噬菌体3.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开和姊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发生在()A.前期I 和中期IB.中期I和中期IIC.粗线期和中期ID.后期I和后期II4. 遗传漂变最易发生在()。

A.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B.基因频率为1的群体中C.基因型频率为1的群体中D.数量很少的有限群体中5. 假设A对a, B对b, C对c为完全显性,而且b为隐性致死基因,bb个体在胚胎发育早期就死亡。

那么基因型为AaBbCc的进行自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A_B_C_为的概率为()A.3/8B.1/2C.3/4D.9/166. 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名词,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A.孟德尔B.摩尔根C.贝特生D.狄·弗里斯7. 在人类中,褐色眼(B)对蓝色眼(b)为显性性状。

一个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个褐色眼的女性结婚,他们生了3个蓝色眼的女儿。

决定该父亲和母亲眼睛颜色的基因型分别是:( )A.BB和BbB.BB和BBC.Bb和BbD.Bb和bb8. 遗传物质(基因)必须具备的基本功能不包括:()A.遗传功能即基因的复制B.表型功能即基因的表达C.遗传物质多样化即遗传结构多样性。

D.进化功能即基因的变异9. 估算狭义遗传率时由2VF2-(VB1+VB2)计算所得是()A.加性方差值B.显性方差值C.环境方差值D.遗传方差值10. 母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而变成公鸡。

如令这性反转形成的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预期其子代中两性的基因型比例为()(无Z染色体的卵不能孵化)。

A.1:2:1B.1:1C.3:1D.2:111. 当符合系数为0.5时,就说明实际双交换比率()A.与理论双交换比率相等B.小于理论双交换比率C.不确定D.大于理论双交换比率12.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隐性纯合的严重的代谢缺陷病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正常的双亲,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一个正常表型的儿子,那么儿子是此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A.1/8B.3/4C.1/2D.1/4E.2/313.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C.人工诱导多倍体惟一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D.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14. 园艺上经常利用易位进行“疏花、疏果”,这是利用了易位的哪个遗传效应()A.改变基因的连锁群B.半不育C.染色体融合D.降低基因间的交换值15. 通过着丝粒连结的染色单体叫()A.同源染色体B.等位基因C.姐妹染色单体D.双价染色体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道题2.0分,共20.0分)1. 在细胞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染色体都可以发生联会。

对错2. 雄性不育分为生理性不育和遗传上的不育,其中遗传不育和环境没有关系。

对错3. 在碱基配对时,A和T之间形成两对氢键,G和C之间形成三对氢键。

对错4. 基因是决定性状的内在因子,是由孟德尔最先提出的。

对错5. 决定多对性状的多对基因如果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它们均遵循于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错6. 一因多效和多因一效在生物界是特例,多数情况下均为一因一效。

对错7. 回交与自交在基因型纯合的内容和进度上是一样的。

对错8. 异源多倍体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

对错9. 易位杂合体会导致半不育性,产生半不育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相邻式分离和交替式分离的机会大致相似引起的。

对错10. 三体的自交子代仍是三体。

对错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道题10.0分,共20.0分)1. 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主要间接证据有哪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