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社区稳定及社区安全的意义、内容

浅析社区稳定及社区安全的意义、内容

管理科学
浅析社区稳定及社区安全的意义、内容
摘要:在基层政权建设和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稳定的工作要服务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稳定及发展的协调,同时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应与改革本身的思路相配套,与改革的内在要求相适应。

从目前来看,从社区稳定着手,以社区方式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是较好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社区稳定;社区安全;意义;内容
1社区稳定的意义
1.1社会稳定是基层的社会稳定
社区是社会的基层,或者说基层社会。

以社会的方式解决问题,意味着把社会稳定问题放在基层来解决。

城市的稳定一样需要从基层组织来进行,从而实现以稳定的、强有力的中枢控制系统为保证,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12社区稳定是生活基层的社会稳定
任何全局性的改革都会对现有的家庭生活产生影响,要尽可能地降低风险与代价,减少人民群众分担的改革成本。

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人们的各种需要和要求,在社区里主要表现为生活性的满足,非常实在而不那么政治化。

通过加强社区稳定的工作,在生活层面上把问题解决,这里,社区物业提供服务的程度决定着社区稳定的程度。

另外,社区管理体制上的一些缺陷或有关人员工作不力造成的社区的不稳定,影响了群众正常生活的要求,最终会导致群众由对诸如物业公司或其他中介机构的不满而上升为政府的不满,并由此触发其他问题的爆发。

比如房屋中介公司的工作在社会上是颇有微词的,所以在社区管理体制、机制和工作改善就应该从解决人们住宿、环境、安全等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着手,实现社区的稳定。

13社区稳定是社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与社会改革相伴的社会稳定,在“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框架内,具有强烈的行政意味,但国家把“基层政权建设”与“社区建设”并列,足以表明尽管两者同样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基础,但其运作机制是不一样的,更准确地说,是互补关系。

社区建设的一种目标是基层民主建设,是群众自我管理。

相应地,社区稳定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主要通过社会机制,即群众自治管理实现的区域社会的稳定。

社区稳定因此成为未来狭义社会稳定的一个和机制上完全相同的缩影。

在市场、政府、法律和群众自治等多种体制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社区稳定,预示着新型社会稳定的确定,预示着城市发展本身走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2社区安全管理的原则
2.1指导思想
社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建立最健全、最完备的组织机构,尽可能选用先进的设备、设施,选派最具责任心的专业人才,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千方百计地做好预防工作,最大可能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杜绝万一出现的安全事故,要根据具体情况,统一指挥、统一组织、及时报警,并采取一切有效的手段和措施,进行处理,力争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减少到最低点。

22社区安全管理的原则
22.1思想落实。

要把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要真正从思想上重视安全管理。

要大力宣传安全教育,组织学习有关的法规和规定,学习兄弟单位的经验和内部制订的各项安全制度、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

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在相应的整体治安的宣传和落实上各尽其责。

通过宣传和不断学习,使广大员工和业主、使用人重视安全,懂得规定和要求,自觉遵守,主动配合,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2.2制度落实。

公安派出所、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等机构对社区治安的日常管理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在制度上得以落实。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的制度和办法,如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安全管理操作规程等,并要解决组织贯彻执行。

22.3装备落实。

要配备专门的、现代化的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如中央监控系统、自动报警系统、消防喷淋系统以及其他安全管理器材设备,以增强管理的安全系数与效率,保证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在基层政权建设和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稳定的工作要服务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稳定及发展的协调,同时社会稳定问题的解决方式也应与改革本身的思路相配套,与改革的内在要求相适应。

从目前来看,从社区稳定着手,以社区方式来解决社会稳定问题是较好的切入点,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3平安稳定社区建设要注意的几个问题3.1要处理好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目的在于“平安”和“稳定”,以社会的平安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平安稳定社区建设必须紧紧抓住的根本所在,是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统一性。

但是,不同社区由于所处地域位置的不同,影响
其安全稳定的因素也不同,抓平安稳定工作任务侧重点也不可能完全一致;不同社区由于在建设水平上存在着差异,决定了对不同社区在力量投入方面的差别。

对那些基础较差的社区,关注的重点应更多地放在平安稳定的基础建设上,对那些基础较好的社区,平安稳定建设要在提升层次上给予关注。

因此,在平安稳定社区建设上,决不能一概而论,要避免工作落实上的“一刀切”,要在对社区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确定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形成平安稳定社区建设的多样性。

3.2要提高社区综治干部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一是统一思想,认清抓好综治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综观全局,综治工作已纳入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已深刻认识到综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予以高度重视。

在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争创先进的大趋势下,要实现各种层次争创目标,社区平安稳定是基础。

因此,要求社区综治干部在平安创建中有所作为,不辱使命,上下一心,全民动员,咬住目标不放松,全力推进平安创建。

二是内强素质,提高驾驭综治工作的能力。

要找准位置,提高协调能力。

有所作为,通过不懈工作实现自身价值;善于协调各方力量,解决好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难题;指导务实,要深入下去、走进群众、真抓实干,树立只唯实、不务虚的工作作风,让综治成果惠及百姓。

三是开拓视野,提高创新的能力。

要有大局观念,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有新举措;要着眼治安防范,在社会面控制上有新成效;要着眼资源整合,在完善机制上有新突破;要着眼务实作风,在队伍素质上有新提高。

四是争当内行,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

强化工作责任制,落实岗位考评制,通过施加压力,增强动力,激发活力,促进社区综治干部业务精通,能参善谋,善于解决问题。

3.3要善于“借势”推进,搞好配合与衔接
平安稳定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与社区的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物质文明建设等一起构成了社区全面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方面。

社区全面建设的各个方面之间形成了相互依托、彼此促进的对立统一关系。

社区的平安稳定会对社区其他方面的建设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

反之,社区其他方面建设的长足发展又会推动社区平安稳定工作步入新的层次。

因此,在开展平安稳定社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兼顾到社区其他方面建设这一因素,围绕中心工作,结合“三个文明”同步发展,必须将其纳入到社区全面建设的整体之中去加以谋划,找准与社区建设其他方面的对接点。

安全社区建设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要求,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和谐社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以及保障公共安全的基础。

因此,在我国开展安全社区建设的研宄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⑴于瑞华丨构建安全的社区安全防范体系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
仅供交流学习使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