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进美丽的家乡课件

走进美丽的家乡课件


家乡人取水方式
再之前 爷爷小 时候 爸爸小 时候 现在 未来
不同 时期 取水 分析
◇我们的水从何处来
◇讨论:
1、自来水是怎样来到我们的家?
2、我们用完的水跑到了哪里去?
3、为厦门成为节水城市支招。
全球都在闹水荒——可利用淡水仅占地球总储水量的0.26%
全球都在闹水荒——可利用淡水仅占地球总储水量的0.26%
调查。
• • • • • • • •
活动2:课前访谈: 活动3:课堂汇报 “衣食”调查组。 “住”调查组 “用”调查组 “行”调查组 “城市面貌”调查组 教师汇报。
课题2.学校的变化真大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的过去,探究学校的历史,感受学校的变化; 2.增进对学校生活的情感; 3.从对学校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中理解家乡的变化; 4.尝试合乎逻辑地思考和表达对事物的看法.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单元内容
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 体地理位置入手,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 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对不同家乡的认识和 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提 升到更加科学和概括化的水平。
陆羽
唐朝复州竟陵(今 湖北天门市)人 世界第一部茶叶 专著—《茶经》 闻名于世
以家乡的地理环境为中心,从家乡的整体和地理位置入手,加深 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并由此拓展到以不同家乡的认识和 了解。
第二单元:家乡的故事
以家乡人的生活为中心,从家乡人的生活变化切入,帮助学生 多层面、多角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第三单元:家乡,我为你骄傲
以家乡的文化、民俗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更深、更广的角度,认 识家乡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了解家乡人的智慧、家乡与进步的变革 和家乡人对祖国文化发展的贡献。
家乡名人故事会.
课题2.传统与进步
选择家乡某传统工业的现代化生主方式的录像
调查它在家乡发展过程起到了什么的作用? 职工人数
年产量
年创利税 对家乡的主要贡献 调查该产业的传统生产方式 谈感想
课题3.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
选一处家乡的名胜古迹,为它写一篇简介
课题2.乡风乡俗
准备 教师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 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录像。 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 活动过程 1、欣赏教师搜集的录像。 2、同学展示几件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 3、学生制作家乡的手工艺品。
深青驿站的历史
“螯园”名称的由来?
讨论:
灌口名称的由来?
原来学村叫做“集美”吗
课题2.家乡水的故事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有关水的发展变化;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感受水资源的宝贵,对水资源持珍惜的态度; 4.了解家乡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来源.
◇调查:家乡人取水方式的变化 1、年表:小溪挑水 水井打水 水井压水 全村有了一个沙龙头,排队 2、取水故事 ◇调查: 水务集团:现在城市用水量变化
调查:
美仁宫:海边有一个码头叫美仁码头,当地渔民在上面修建了 一个宫 史巷: 打铁街、卖鸡街 大走马路、小走马路 洪本部巷:郑成功部将洪旭在此办公。 将军祠路:当年这里修有两座祠堂,均为纪念清代两位英勇善 战的福建水师提督而建,这两位将军一位是施琅,另一位是吴英。 讨论: 凤凰大道?成功大道?
调查:
时间: 地点: 观察者: 观察结果: 东——————————————————— 西———————————————————
南———————————————————
北——————————————————— 东北———————————————————
西北———————————————————
我们的结论: ————————————
被誉为“茶仙”, 尊为“茶圣
李时珍 明代湖北蕲州人 代表作:《本草纲 目》、《奇经八脉 考》 李时珍出生在明代 一个医学世家,祖 父、父亲都是医生。 他自幼也喜欢医学, 长大后当上医生, 并钻研医学,成为 中国伟大的医学家。
远完名 存的言 在,: !因正 为义 真是 理杀 永不
全代 集表 》作 : 《 闻 一 多
亚热带,无酷暑,无严寒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降雨量 统计图 民族 外来人口
第二单元 家乡的故事
单元内容
教学内容以家乡人的生活为中心,从家 乡人生活的变化切入,帮助学生多层面、多角 度地感受和理解家乡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巨大 进步,从而产生热爱家乡、愿为家乡的明天做 出贡献的积极态度。
校舍 教室 操场
上课、 下课
课桌椅 教科书
课题3.生活中的智慧
教学目标:
1.模拟使用过去的生活用品,体验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2.感受普通劳动者的智慧,培养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情感 活动要点: 1. 搜集过去的用品
2、你知道这些东西的用途吗?
3、展示:展示自己带来的物品,请其
他同学猜一猜这些东西的大致年代和用 途。当时,这些为什么被人们所喜爱和 利用?现在哪些东西已经被淘汰了,哪 些东西现在还在作用?
主题一 从家乡看祖国
活动准备:调查家乡历史发展的计划
地点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
访问对象________
调查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1. 家乡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体会家乡人
教学目标
1.在俯瞰家乡的活动中拓展对家乡的认识,增进对 家乡的情感; 2.了解四个正方向和四个副方向.
活动要点:
1、读图:
老师、虎子、妞妞和同学位都在什 么? 2、认识四个“副方向”。
请同学们将自己面前的课桌当做地 图,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四个 正方向。
3、选择家乡的高处观察家乡
观察记录:
4、交流、讨论自己的家乡。
课题2.用手描绘家乡
• 活动建议:
• 巩固四个副方向
• 以小组为单位,各人画家乡不同的方向的景
物。
• 交流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家乡。
主题二 从地图上看家乡
课题1.用心体会家乡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特点和风俗习惯;
2.认识家乡的多样性;
3.初步理解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主题一 展览室里故事多
课题1.家乡人的生活变化
教学目标
1.增进尊重历史、珍惜今天生活的积极情感;
2.掌握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事物发展的方法; 3.感受家乡人民生活巨大变化.
活动1(课前指导):
1.学生自由结合成探究小组,选择衣、食、住、行、
用等几方面开展调查活动,了解家乡生活的变化
情况。
2.教师帮助设计调查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去访问、
4、我国不同地方的年平均降雨量。(阅读P17页中的图)
5、我国不同地方的气温差异。 年平均气温最高:
海南岛:地处热带,靠近赤道,没有四季,只有雨季和 旱季,平均26.4
年平均气温最低:、 青藏高原的五道梁:海拔最高,零下5.8 最高气温: 吐鲁番:48.9, 高低气温: 黑龙江漠河:零下58.7
• 思考:
玩一玩过去的游戏,交流体会和收获。
2、同学们现在玩什么游戏?最喜欢玩什么游戏?
3、今天的游戏与过去的游戏有什么不一样?
课题3.今非昔比的厨房
• 教学目标
1.理解厨房在变化过程中体现出的生活的进步,学
习从具体的,细微之处观察感受社会进步;
2.从不同的厨房中了解人们生活的不同状态,家 庭设施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变化;
活动建议1:
1、爷爷的学校 2、奶奶的学校 (奶奶没有学校,带弟妹,为什么?) 3、爸爸、妈妈的学校 4、我的学校: (制作年表P31) 校舍 教室 操场
上课、 下课
课桌椅 教科书
活动建议2:
• 过去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参观校史室、 上网查询、访问等途径来了解) • 现在的学校 • 制作年表:
• 为什么最高气温不在年平均最高气温的
地方? • 为什么最低气温不在年平均最低气温的
地方?
6、为不同的民族寻找家园。
课题3.请到我的家乡来
• 教学目标: • 总结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 体验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成 功感.
1、阅读卓玛的来信。 2、让我们把学习成果汇集起来,制作一份家乡的手册。 (1)把家乡的景色画下来。 (2)把家乡人的民俗文化记下来。 民歌:《月娘月光光》 中秋博饼文化 端午找龙舟,吃粽子 种水稻,花生 特区 地形,丘陵,海洋 美丽的风景
北师大版《 品德与社会》 四年级上册
•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 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
四年级属于哪一层次的“生活领域” • 儿童社会生活
学生自我
学生生活范畴
家庭 社区、家乡
儿 童 发 展
祖国
世界
一、关于教科书的结构和内容组 织 第一单元:走进美丽的家乡
4、体验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用具, 身体验一下它的用途。 5、学看年表P15 6、制作年表
时间 更早 爷爷奶奶 时候 小时候 照明 笔 油灯 毛笔砚台
爸爸妈妈 小时候 电灯 铅笔钢笔
我小时候 日光灯 水笔自动 笔 空调
乘凉
蒲扇
电风扇
主题二 从家里带出来的历史
课题1.“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教学目标:
看书:观察讨论
讨论1:为什么灶台旁边还要放一口大水缸? 讨论2:为什么灶台垒得那么大? 讨论3:为什么要拉风箱? 讨论4:为什么要烧柴草?
请奶奶说厨房的变化
主题三 说不完的家乡故事
课题1.家乡名称的来历 教学目标
1.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感受家乡历史的悠久以及独特的传统; 3.了解家乡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从中探究家乡的 有关历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