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
九九歌
九九歌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乘法口诀。

远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都有关于九九歌的记载。

最初的九九歌是从“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

因为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所以取名九九歌。

大约在公元五至十世纪间,九九歌才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在所用的一样,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现在我国使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

儿歌比赛
动物学校举办儿歌比赛,大象老师做裁判。

小猴第一个举手,开始朗诵:“进位加法我会算,数位对齐才能加。

个位
对齐个位加,满十要向十位进。

十位相加再加一,得数算得快又准。


小猴刚说完,小狗又开始朗诵:“退位减法并不难,数位对齐才能减。


位数小不够减,要向十位借个一。

十位退一是一十,退了以后少个一。

十位
数字怎么减,十位退一再去减。


大家都为它们的精彩表演鼓掌。

大象老师说:“它们的儿歌让我们明白了
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它们两个都应该得冠军,好不好?”大家同意并鼓掌祝
贺它们。

高斯小时候的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
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1+2+3+ ..... +97+98+99+100 = ? 老
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
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
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把1加至100 与100 加至 1 排成两排相加,
也就是说:1+2+3+4+ ..... +96+97+98+99+100 100+99+98+97+96+ .....
+4+3+2+1 =101+101+101+ ..... +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
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 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
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
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数学小故事(1)
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恺撒指定历法。

由于他出生在7月,为了
表示他的伟大,决定将7月改为“儒略月”,连同所有的单月都规定为31天,
双月为30天。

这样一年多出一天,2月是古罗马处死犯人的月份,为了减少
处死的人数,将2月减少1天,为29天。

数学小故事(2)
卖钢琴的厂家有20台钢琴。

一天,来了4个小朋友他们都抢这要这
20台钢琴。

只有亚亚一个人突然平静了下来,说:“我们可以分一分呀!”
卖钢琴的阿姨说:“对呀,我怎么没想到。

”后来星星说:“那我们怎么分呢?”谁能回答星星的问题,亚亚说。

一个叫红红的小朋友说:“我能回答,20除以4=5。

所以我们每人能分到5台钢琴了。

”大家都说:“太棒了。


数学小故事(3)
战国时期,齐威王与大将田忌赛马,齐威王和田忌各有三匹好马:上马,中马与下马。

比赛分三次进行,每赛马以千金作赌。

由于两者的马力相差无几,而齐威王的马分别比田忌的相应等级的马要好,所以一般人都以为田忌必输无疑。

但是田忌采纳了门客孙膑(着名军事家)的意见,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结果田忌以2比1胜齐威王而得千金。

这是我国古代运用对策论思想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