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文的写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 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 ,符合历史事实。)
(2013· 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 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5年全国卷 I)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 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 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 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 关系进行认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 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 准确。)
16世纪
17世纪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 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 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16· 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 41)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 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 ;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 了” 。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 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 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 史实依据)。
材料表4
时间 14~15世纪 中国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 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 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 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外国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 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 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 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 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 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 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 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 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 代表作《哈姆雷特》。 ,追求爱情自由。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 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 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 。郑成功收复台湾。 花号”到达北美。
从评分标准来看,核心是观点明确、多角度评论 、史论结合。
四、具体操作方法
一、审题定观点。 1、读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 2、审设问明确要求或角度。
评述 提出观点 选择观点(角度)
二、论证观点。 (一)分论点建立 1、分论点要遵循段落化(序号化)原则 注意:切勿一段到底,分数一定不高。 2、分论点要遵循全面性(充分性)原则。 注意:从多方面从证明你的总论点。 3、分论点排列要遵循逻辑合理性原则。 注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 如政治、经济、文化、 如时间顺序,如空间顺序。
二、论证观点。 (二)分论点论证 1、史论结合 2、史实准确 3、语言专业 4、语言精练
五、实战演练
【例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明朝中后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萌 芽,并不比多数西方国家晚,但几百年 一直只是一个“芽”,原因何在?有一种 观点认为:是明清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评价材料中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 (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 论结合。)
பைடு நூலகம்【审题定观点】
1、审问题 (1)题型:“评价”是评论题。 2、审材料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
• 明清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 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论证观点】
角度——分论点 史 —— 论
农民被局限在土地 封建君主专制及统 重农抑商 上,缺乏劳动力 政治 治政策阻碍资本主 角度 义萌芽的发展。 海禁、闭关锁国 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历史高考小论文专题 辅导与训练
一、概览高考42题,初步感受
•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 ,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 如下: •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 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 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他凭借 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 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 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 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 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都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 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 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 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2分)
封建经济基础 经济 的顽固阻碍资 角度 本主义萌芽的 发展。
思想 文化 角度 封建思想文化的 专制阻碍资本主 义萌芽的发展。
农村自然经济 根深蒂固 封建土地私有 制吸引商人买 田置地 理学思想
使国内市场狭小
影响了资本积累
重道轻器,不注重科 技创新,使科技停滞 八股文、文字狱 文化专制,缺乏实 用性人才
(2012· 全国新课标卷文综·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 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 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 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三、明确评分标准
【评分方法】
要素等级
观点
角度
论证
紧扣评论对 合理引用史实, 一等 论证充分,逻辑 象,观点明 进行多角度评 12~10分 严密,表述清楚 确 论
结合评论对 二等9~5 引用史实,评 论证较完整,表 象,观点较 分 论角度单一 述清楚 明确 偏离评论对 三等4~0 象,观点不 未引用史实 分 明确 论证欠缺说服力, 表述不清楚
二、明确小论文的基本构成要素
观点:观点明确
论证:角度1——(分论点1),史论结合进行说明。
角度2
角度3
……
结论:
三、写作步骤
一、审题定观点 1、读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 2、审设问明确要求或角度。评述、提出 观点、选择观点(角度)
二、论证观点。 (一)分论点建立 1、分论点要遵循段落化(序号化)原则 注意:切勿一段到底,分数一定不高。 2、分论点要遵循全面性(充分性)原则。 注意:从多方面从证明你的总论点。 3、分论点排列要遵循逻辑合理性原则。 注意: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如政治、经济、 文化、如时间顺序,如空间顺序。 (二)分论点论证 1、史论结合 2、史实准确 3、语言专业 4、语言精练
(2014 年全国卷 I)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 ;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一、总结小论文基本类别
• 一、观点论证题目(冲击反应模式) 1、一般不提出相反意见。 • 二、选择观点类。(公式) • 1、选择有史实可写的 • 三、信息提取类。(地图、中外关联、漂流记、修改 建议。) • 1、有的材料阅读需要整体出发。仅仅关联即可。 • 2、有的需要整体阅读把握。 • 四、主题式(制度构想与实践) • 1、围绕主题,不偏离主题。 • 2、主题和材料的中心观点结合
三【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