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号管理制度
一、目的:
用于生产的物资及质量管理部门的分析、批准为主要的鉴别标志。
进而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与过程记录。
二、范围:
适用公司所有产品的批号管理。
三、责任者:
生产部负责人、生产计划人员。
四、定义:
在规定限度内具有同一性质和质量,并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中生产出来的一定数量的产品为一生产批,以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作为识别标记,谓之“批号”。
五、内容
1.产品的每一生产批都有指定的永久批号。
产品批号一旦确定,所有用于生产的物资及质量管理部门的分析、批准都以此作为主要鉴别标志。
根据批号,应能查明该批产品的生产时间及批记录,进而追溯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
批号必须明显标于批记录、产品标签、包装物上。
2.产品的批号由生产部直接给定,批号的划分必须具有质量的代表性,具体按产品生产质量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划分。
3.批号的编制方法
1)正常批号:以生产日期为准,用11位数字表示,前四位表示生产年度,中间四位表示生产月份与流水号,后三位表示产品代码号。
2)返工批号:因故返工的产品,返工后原批号不变,只在原批号后加一个代号(自定)以示区别。
3)耗材批号:编制方法与正常批号一样,批号后不加代号以示区别。
4)为便于追溯产品的生产历史,可在批号后加副批号。
六、要求
产品批号为固定式,从来料开始设定到出货中的过程记录,产品包装等都不变。
产品的批号一旦给定,必须严格按给定的批号执行,不得任意修改。
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1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