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试分析指定参考书重要程度考点整理重点章节

2016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试分析指定参考书重要程度考点整理重点章节

研咨询师陈老师编辑 4、状元版笔记(冲刺高分拓展) (四)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题源论文和导师讲义课件讲解 1、外交学专业课出题老师分析 2、外交学导师重点课件讲义 (五)2010-2015 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专业课真题及解析 1、2010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解析 2、2011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解析 3、2012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解析 4、2013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解析 5、2014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解析 6、2015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真题解析 (六)2016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专题整理及热点整合 专业一“政治学综合二”重点专题整理解析 专题一:政治权利,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威的比较 专题二:两党制与多党制 专题三:马克斯.韦伯关于政治合法性来源的论述 专题四:代议民主制的发展历程与当代特点 专题五:亨廷顿政治发展理论 专题六:文官制度的优缺点 专题七:利益集团,大众传媒与当代政治 专题八: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的发展历程与政治影响 专题九:主权理论的缘起与演变 专题十:社会契约论 专题十一:现代国际体系的产生和发展历程 专题十二:现代国际体系与中国传统封贡体系的比较 专题十三:民族主义的产生发展与政治影响 专题十四:政治伊斯兰运动与政治世俗化 专题十五:全球化的政治影响 专题十六:国际关系三大理论传统(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优缺点 专题十七:国际关系理论的几个重点学派关于国际问题的分析范式 专题十八: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分权制衡理论 专题十九:自然法传统与现代法治
四、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资料—《政治科学基础》笔记整理(9) 第四篇 政治文化——第二章 政治心理
一.什么是政治心理 政治心理指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 治现象等政治生活和政治过程各个方面的一种自发的、不系统的、不定型的、感性的心理反映,表现 为一定的政治动机、政治态度、政治情绪、政治信念等,构成了人们政治性格的基本特征。
育明教育 资料来源: 外交学院考研咨询师陈老师编辑 二.政治心理包括哪些内容 1.政治认识,即对政治活动和政治体系的认识,指人们对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角色, 政治产品等方面的知识,是其他政治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前提。一般包括政治知觉,政治印象和政治判 断三个过程。 2.政治情感,即人们在政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对政治兑现的爱憎、好恶、亲疏之感,可以分成政治 情绪和政治感情。政治情绪是对政治生活产生的暂时性的主观体验政治感情则是对政治关系的认识 过程中产生的复杂而有稳定的心理体验。 3.政治动机,即激励并维持人们去从事某种政治活动以达到一定政治目的的内在力量,是在政治认知 和政治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动机因人因时而有很大的差异性。 4.政治态度,即人们对一定政治现象较一贯,较固定的综合心理反应倾向,是政治认知,政治情感, 政治动机的统一体,是人们政治行为某种规律的前提和基础,可概括为支持、反对、不介入三种。 5.政治性格,即人们对现实政治生活的态度与之相适应的习惯性政治行为,直接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和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应承担的角色。 6.政治信念,即人们对某种政治主张,学说,注意的仰慕和尊崇,是高级的心理,推动人们为实现一 定的政治理想而不懈追求和奋斗。 三.政治心理的特征有哪些 1.自发性。政治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相互交往中根据经验和直观感受自然形成的一个自发过程, 是一种不够深刻尚未上升到“自觉”程度和状态的政治意识,是以连串的“自在”的、简单的联想和 条件反射,另外,政治心理自发性能够还表现在它是一种缺乏理性指导的心理现象,具有相当程度的 随意性。 2.差异性。政治心理因成员的个人条件、社会地位等不同为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 (1)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 (2)因环境的不同导致的政治心理不同 (3)社会差异,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政治心理根本不同 (4)区域差异,不同区域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的人们,政治心理明显不同 (5)民族差异,不同国家或民族处于不同的社会历史和生活方式,形成不同的政治心理。 3.潜隐性。政治心理和其他社会心里一样,没有明显的表现和显著的反映形式,潜藏在主题的内心世 界中,一旦条件成熟或遇到一定的导体就会爆发出来。 4.相对稳定性。政治心理有相对稳定的一面,又有不稳定,易变化的一面,相对稳定就是它一经形成 就难以改变,其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长期社会化的结果,是政治环境长期作用的产物不稳定
育明教育 资料来源: 外交学院考研咨询师陈老师编辑 性指的是政治心理能极敏感地反映社会政治的细微变化,并随其发展而变化,另外,对个人或群体而 言,国内外政治事件或政治更迭等都可以引起政治心理的变化。 四.政治心理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根据政治心理的主体,可分为个体政治心理与群体政治心理根据主体的参与程度可分为参与者的政 治心理和冷漠者的政治心理根据政治主体对客体的心理倾向和内容划分,可以分为逆反心理、崇拜 心理、认同心理等。 1.个体政治心理,是个人社会政治实践的产物,使人们对于政治人物,政治事件和政治活动的心理倾 向,具有认知评价,价值表达和适应环境的功能,是影响政治行为的主要因素,可细分为政治领袖的 政治心理,和一般政治人的政治心理。 2.群体政治心理,是政治个体在群体情况下共有的,有别于其他政治群体的心理现象,其特点为(1) 去个性化(2)情绪强烈(3)自发性。根据不同的群体,可以划分为,阶级阶层的政治心理,民族的 政治心理,集团的政治心理,政党的政治心理,大众的政治心理等。 3.社会政治心理,是人们对重大的国内国际社会政治事件,政治运动,战争与和平等政治现象的心理 倾向,主要包括,政治运动心理,战争心理,改革心理,国际政治心理等。 五.政治心理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治心理与政治生活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政治心理来源于政治生活,另一方面,政 治心理一旦形成,就会对社会政治生活产生巨大能动作用,具体表现为:1.政治心理是产生人们政治 行为的中介,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政治体系、政治人物、政府政策的看法,从而影响人们的政治行为。 2.社会政治心理是统治阶级制定政策的心理依据。社会政治心理反映出一定阶级,集团的政治情绪, 政治倾向,政治要求等,同时也折射了劳动人民的利益,觉悟,信念等,对制定政策或作出重大决策 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作用。 3.社会政治心理是社会政治变革的制约力量。从根本上讲,任何社会的政治变革,根本原因在于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社会政治心理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心理基础,对 政治变革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4.政治心理可以促进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和发展,成为连接政治生活与政治理论的中介环节。社会 政治生活中,每一个政治心理问题的解决都会创新性地推动政治理论的发展,知道和推进新的革命实 践,政治心理是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感性认识,是形成理论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基础。 5.政治心理是形成社会政治氛围的重要力量。社会统治阶级可利用政治心理促进政治认同,稳定社会 情绪,维护政治安定,也可以调适政治心理,阻止其消极作用的产生。
育明教育 资料来源: 外交学院考研咨询师陈老师编辑 学长、老师加以批改和讲解。另外就是在看书是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前后比较和联系。 《中国当代外交史: 1949—2001》 这本书包含的内容、 罗列的事件特别多, 记忆起来经常容易混淆, 建议考生能够形成知识网络,可以按照“国别线”、“时间线”来畸形整理背诵。记忆的同时还应当 进行概括归纳,因为考试的时候往往是多个知识点一同考察,但对于个人备考的考生来讲概括归纳的 难度比较大、耗费的时间比较多,所以可以借鉴学长的经验或参加相应的成辅导。最后,虽然书目上 写的是截止到 2001 年,但是 2001 年以后部分也是要认真看的。(更多外交学院考研参考书解析、资 料经验获取、课程咨询可联系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 。 《外交决策》这本书一般都会考察一个名词解释和一个简答题,所以对于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知识 点的整理背诵应当作为重点。但是和《外交学概论》一样,书中有的只是知识点并没有直接的答案, 还需要考生概括、总结、扩展并能够联系其他知识点。建议考生在备考时可以画一些流程图和图像来 协助自己的记忆,最终借鉴学长经验、通过老师的指导形成一套专属考点专题笔记。在具体章节上, 与中国有关的部分应当作为记忆的重点,后面其他国家的外交决策稍加了解。
育明教育 资料来源: 外交学院考研咨询师陈老师编辑 专题二十:民主与民本思想比较 专题二十一:无为而治与小政府 专题二十二:法家思想与西方法治思想比较 专题二十三:中西封建社会比较 专业二“外交学”重点专题整理解析 专题一:中国近代外交重要人物 专题二: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中的几个重要条约 专题三:民国外交政策与贡献 专题四:评析弱国无外交 专题五:新中国对外战略的演变 专题六:中国政府对重大国际问题的主张 专题七:中非关系的发展历程 专题八:南海外交争端专题(由来、争议体现、处理方针) 专题九:一带一路战略思想下我国外交策略的影响以及需要做出的调整 专题十:亲诚惠容的外交思想 (七)复试流程及常见问题讲解 (八)2016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模拟押题试卷及解析 1、2016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专业课模拟试题一 2、2016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专业课模拟试题二 3、2016 年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专业课模拟试题三 育明教育的专业课辅导课程由外交学院各专业博士领衔,能够全面系统的搭建知识体系,深度的 挖掘出题导师相关信息,精确掌握考试的最新动态和热点,为学员的考研成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和 信息基础。 近 3 年来考入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的考生中有四分之一出自育明的相关辅导课程。 (外交学 院学院考研资料获取、复习方法经验可咨询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八六贰) 。 针对外交学院考研开设的考研辅导课程包括: 考研集训营课程· 专业课一对一课程· 视频课程· 定 向保录课程·复试保过课程。
育明教育 资料来源: 外交学院考研咨询师陈老师编辑
外交学院外交学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解析及一本通复习资料介绍-育明教育 一、外交学院外交学考研参考书分析(育明陈老师独家解析)
专业一“712 政治学综合二” ①《政治科学基础》,唐晓、杨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年版; ②《政治学十五讲》,燕继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 育明教育陈老师解析: 《政治科学基础》这本书是专业一复习的重中之重,每年的试题都会考到大量书中的知识点。建 议考生要把这本书研读 4-5 遍, 千万不要因为知识点比较琐碎而产生复习的死角,像 15 年的考试中出 现了“政府四职能说”相关的命题,很多考生在复习中就并没有作为重点。另外“全读”的同时还应 当“精读”对于书中的重要知识内容需要还要做到熟练背诵。对于笔记整理,按照“类型”和“方法” 的主线来进行,一看到标题就能够想到有几方面的内容、每一方面包含几点、没一点的关键词是什么。 唐晓老师和杨帆老师都是我们外交学院的老师,其中唐晓老师更是我们外教系的系主任,虽然专 业课的命题基本是众多硕士生导师轮流出题,但这本书每位老师在出题是都会重点参照。(更多外交 学院考研参考书解析、资料经验获取、课程咨询可联系陈老师扣扣:伍四七.零六叁.捌六贰) 。 《政治学十五讲》这本书几乎是所有学政治学、考政治学的人都会认真研读的一本书。书的写作 脉络以及框架是非常清晰的,阅读起来也并没有大的难度。从 2009 年《政治学十五讲》这本书成为指 定参考书之后,每年考试中能够从书中找到的知识点并不是很多。但这本书在复习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确实不容忽视的,建议考生要把书中专属性的知识点记忆清楚最好有一本优秀的笔记来协助。 专业二“806 外交学” ①《外交学概论》,鲁毅等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年版; ②《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二版)》,熊志勇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 ③《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谢益显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年版; ④《外交决策》,张历历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 年版。 育明教育陈老师解析: 《外交学概论》 这本书整个框架和思路是比较明晰, 书中能够作为考点的知识内容也比较容易抓取, 考试时的难度在于如何使用相关知识内容来答好试题。原因在于:这本书经常会考到两类题型,名词 解释和论述,对于名词解释考生很难从书中找到标准答案,只能是以书中知识为基础进行扩展。而对 于论述题,答题时能够对应到的知识点有特别的多,所以需要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好形成专题。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二版)》一般年份对于近现代外交史部分的考察都会有一道 20 分的答题。 复习时对于书中的课后习题要认真准备一番,不是为了碰到原题而是要训练解题的思路和答题的方式 及结构。史论的部分比较琐碎,所以想要答好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建议考生在每次打完题后能够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