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

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

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口耳目》一、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十、木、禾”三个生字,认识三种笔画,竖、撇、捺。

2、培养观察能力,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识字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难点是“目”和“木”的不同意义,“木”和“禾”的字形。

兔子和鸟字的点也容易忘记。

三、教学准备1、生字卡片。

2、实物图片四、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数学目标1、复习已学过的生字若干。

2、利用象形文字和图画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在生字王国里,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叫得出它们的名字吗?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鱼、飞、雨、风、土、云、马、牛、山、水、下、大、田。

2、导入新课,现在,识字王国里的几位十分有趣的新朋友在焦急地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呢,瞧,它们来了!(出示12个生字)(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2、了解学情,这么多的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3、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会自己认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三)揭示课题,教学1、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2、图字对照,认记“羊”字(1)出示图片和字,学生看图说说,图画上画着什么?(指导用上正确的量词一只)(2)比形认字比一比,图画下面的古代象形字,和下面的现代字有什么不同。

(3)识记生字,交流学生的识字方法(4)师生共同讨论学习“羊”的方法看图说字——比形认字——识记生字学习生字小组合作自己其余11个生字,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六)汇报交流(1)各组选择一个字,派一名小老师,教全班小朋友学习过程。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补充交流。

(3)小老师没有教的字,教师重点指导。

(4)引导学生编,记住难学的字。

鸟:小鸟不长眼睛看不见。

兔:兔子长着看短尾巴,竖弯钩里有一点。

(5)学生看图说话时,引导学生用上正确的量词。

(七)巩固生字用各种方式认记12个生字。

(八)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中的新朋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学过的生字。

2、会正确写出“十、木、禾”3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给字宝宝带帽子出示12个字宝宝和12顶帽子(即拼音)将字或拼音分给12个学生。

教师出示字或拼音,学生找出相应的拼音或字。

捡贝壳(1)出示桃子图,(有12个桃子,背面为课本中的生字,看谁反应快,最先读出来。

)(2)齐读生字3、猜字谜,编字谜教师出谜面,学生猜谜底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弯刀(月)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日)4、加一加,变一变如:“口”字一笔变什么字(中日)口加两笔变什么字(目白电右田)同桌相互考一考②师生互相考一考_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

5、完成课后连一连,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指导出写十禾木1、认识新笔画“竖”教师范写,介绍两种笔画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

12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成四类。

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课后练习“我会连”又举出了四个字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

本课学写的三个生字中出现了“竖、撇、捺”三种新笔画。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认识3种笔画。

2.感悟汉字的形象性,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本课教学重点是识记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小朋友们,前面,我们为一、二、三找到了他们的家。

其它的汉字看见了,都很羡慕,也都想找到自己的家。

小朋友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是哪些汉字呢?他们想跟大家捉个迷藏,他们就藏在这些图画里。

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找得最多。

二、联系生活,自主识字1.老师出示图画,让学生说说画上画的是什么。

2.动手做一做。

将图片分发到学生手中。

分小组找找,每幅图中都藏着哪个汉字。

比一比哪个组找的最多。

(因为这些字比较简单,可能多数孩子已经认识,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猜想。

)3.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

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将图贴到黑板上,在图的下面写上自己猜出的汉字。

(这里可能黑板会显得小,教师可以先发一张整的白纸,让各小组贴在白纸上,再展示在黑板上。

每个小组在展示的时候,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让他们当小老师,教大家读。

如果绝大多数小组都找到的字,就只让学生读读。

而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学设计曹坊中心校学:黄宗伟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

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学流程:一、图字结合,突出象形字的特点_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

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说师贴上生字卡片)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二、认读生字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

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尖子学生可以自己介绍识记的方法)三、巩固认读(1)书上48页“我会连”。

(2)找一找,下面哪些字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今天学习的?shu mu yue liang er duo xiao niao树木月亮耳朵小鸟yi zhi xiao yang zai chi cao一只小羊在吃草。

long zi li mian you jiu zhi tu笼子里面有九只兔.wo men jia you san kou ren我们家有三口人。

注:带点的字是以前学过的。

带横线的字是今天学习的。

(3)生活识字:谁的名字中有今天学习的生字?四、指导书写十;是上节课学习的,可让学生复习认读。

木、禾是本节课学习的。

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3、学生练习书写:任意选择写几个。

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五、实践作业:回到家里收集一下今天学习的生字。

(商标、电视、广告、网络??)xx.10.21《口耳目》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图画中的象形字,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认识“丨、丿、?”3种笔画。

2、学生通过讨论,区分“目”和“木”字音相同,意形不同。

3、学生通过了解汉字由象形字的逐渐演变,了解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学习重点:1、通过图画,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认识“丨、丿、?”3种笔画。

2、“目”和“木”字音相同,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学习难点:了解汉字义形结合的特点,感受学习汉字的乐趣。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生活识字,读准字音。

1、教师导学:许多小朋友已经认识不少字了,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

2、过渡:谁来读读你认识的字?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读。

3、学生读字。

4、引导学生采用自由读、领读、对读等方式认读生字,重点认读课前学生不认识的字。

5、教师引问:刚才,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都认识“口、日、月、火、木、羊、鸟”这几个字,读得特别好,你们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6、教师小结:是呀,放学路上、电视节目里、课外读物中??生活中的汉字无处不在。

二、探求规律,了解形与义的联系。

1、想知道这些字最早是什么样子的吗?这就是它们最初的样子,你愿意帮助它们找到好朋友吗?现在请每个小组拿出1号口袋,把生字一个一个摆在桌上,再拿出2号口袋的字,给这些字找朋友。

2、小组反馈,以“目”为例,重点点拨。

(1)理解字义。

“目”指什么?是呀,“目”就是指人的眼睛。

(2)了解字形。

你发现了什么?(字形与眼睛很像,有眼珠和眼眶。

)(3)了解字体的发展。

3、学生针对其余四个字继续交流。

4、教师小结:真有趣,原来很多字都是根据事物的样子或者特征造出来的,我们看到这个字,就会想到这一事物,从而也就知道了字的意思了。

5、下面我们再来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1)请你仔细观察,找到你们各自的朋友,并按照先后顺序排排队。

(2)读读你们组里拿到的字,说一说:为什么你们3个是朋友,又为什么这么排列?6、教师小结:今天学的这些字和图形多像呀,像这样根据事物的形状、样子造出来的字,我们就叫它象形字。

汉字中,这样的象形字还有不少呢。

看看课后的“我会连”,请你看看图,你能猜出这几个字吗?7、教师导学: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字中哪些字也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

(如,山、田。

)感兴趣的小朋友回去再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你认识的字中还有哪些字和它所表示的实物很相像,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

8、再读读课文中的生字:齐读、开火车读、小组间抽读。

三、阅读课文,了解分类。

1、教师导学:读一读课文,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你能给今天的生字分组吗?2、教师引问:说说你把生字分成四组的理由。

(如,木、禾、竹是植物;羊、鸟、兔是动物??)3、自由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学习笔顺。

1、学习生字:十、木、禾。

引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十”加撇和捺就是“木”;“木”上面加一撇是“禾”。

)2、交流:你发现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3、学习新笔画:教师写,学生书空。

4、学生用食指在手掌上练习,感受用力的轻重变化。

5、先观察,再交流: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学一学笔顺。

你发现三个字中的竖有什么不同?6、教师边范写边提示书写要点,学生跟着写。

“十”:“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面略高些,“竖”写在竖中线上。

“木”:“横”短“竖”长。

“撇”“捺”起笔应相接于“竖”,左右对称展开,收笔应高于“竖”的收笔。

“禾”:第一笔为平撇,应写得平而短,在竖中线上。

下部与“木”的写法相同。

7、展示个别同学写的字,再针对问题进行指导。

8、对照自己书写的汉字,你觉得哪个字写得不满意,就再多写几个。

五、拓展延伸。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2、找一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

第二课时一、复习生字,导入新课。

1、教师导学:在汉字王国里,我们已经交了许多朋友。

瞧,它们坐着小火车来了,也想坐上这列小火车的小朋友快来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2、学生开火车读车厢上的生字,比一比谁接得又快又准。

(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

)3、教师小结:小火车顺利开到车站了,这些朋友听说我们的小朋友很聪明,想和我们做一个闯关的游戏,愿意吗?二、闯关激趣,巩固生字。

相关主题